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33章 皇宫殿外揍狂臣 弈者心照避猜忌

第33章 皇宫殿外揍狂臣 弈者心照避猜忌(2 / 2)

这步棋看似冒险,却暗藏精妙。徐骁算准了靖安王多疑的性格,知道他一旦发现王家异动,定会将其视为潜在威胁,从而分散对徐凤年的关注。而王家也能借着与北凉的合作,在青州站稳脚跟,甚至在关键时刻保全家族。这般互利共赢的谋划,尽显徐骁的老辣。

当徐凤年抵达青州时,王林泉按照徐骁的安排,故意在靖安王的眼线面前展露锋芒,制造出王家要与靖安王府对抗的假象。靖安王果然‘上当’,以为王林泉是徐骁安插在青州的棋子,目的是牵制自己,于是立刻调回了原本准备暗杀徐凤年的兵力,全力应对王家。徐凤年也趁机摆脱了靖安王的监视,暗中安排林探花去寻找林家在青州的散落族人。

林探花的家族曾在青州颇有声望,后被靖安王赵衡盯上,赵衡利用林探花,于是便有了之前林探花前往北凉大骂徐氏父子。徐凤年让他寻找族人,一方面是想帮林探花完成心愿,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林家旧部,探听青州官场与江湖的秘密,为将来北凉与青州的博弈积累情报。这一切,都在徐骁的预料之中,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虽有徐骁的暗中布局,徐凤年在青州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靖安王虽被王家牵制,却也没完全放松对他的警惕,仍在暗中观察他的动向。徐凤年深知,若想彻底摆脱靖安王的控制,安全离开青州,还需主动出击。

他注意到靖安王对王妃裴南苇,便心生一计。裴南苇,虽已过三十,却依旧美丽动人,出身名门望族。然而, 命运弄人,她竟被靖安王所觊觎,沦为权力的棋子与玩物。在关键时刻,她被推至风口浪尖,承担着难以言说的重任。身为王妃,她的生活并不如表面风光那般绚烂。靖安王喜怒无常,心思难以捉摸,这使得裴南苇在宫廷中如履薄冰,度日如年。 成为王妃后,她面对靖安王的喜怒无常,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选择屈服,30几岁的她历经磨难,却依然保持着超乎寻常的坚强与韧性。

裴南苇的美丽与魅力无可置疑,甚至连靖安王的儿子赵珣也对她情有独钟。每当看到裴南苇遭受欺辱,赵珣都深感痛心。然而,命运弄人,两人终究未能结缘。裴南苇已过三十,身为后妈,她只能与世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仅如此,裴南苇在靖安王府中的地位微乎其微。仅仅因为徐凤年无意中的触碰,靖安王便对她大打出手,这样的待遇实在令人同情。 芦苇荡大战后,裴南苇人生转折,开始追求自由,她宛如一只被圈养的孔雀,过着卑微而受束缚的生活。然而,芦苇荡大战之后,裴南苇的人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她终于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道路,去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裴南苇于襄樊城外成为靖安王刺杀徐凤年的牺牲品,徐凤年初见裴南苇,就开始眼神轻佻,语言挑逗,而且还是当着靖安王父子的面。事实上,在初进青州之时,徐凤年就听别人说过,靖安王视王妃如珍宝。他要救的是王家的所有人。而裴南苇就是他破局的关键。世人不都在传靖安王很宠这个新王妃吗?自己偏偏就要去招惹她!

他赌靖安王不会坐视不理。只要他理会了,自己就成功了一半。他约裴南苇在芦苇荡见面。在约定到来之前,王泉林和他的家人被安全转移到了北椋。那么,芦苇荡就势必有一战,这是徐凤年和靖安王的共识。原因不简单:王泉林死了,离阳皇室自然会认为北椋和青州这是杠上了。这样一来,不仅皇室可以高枕无忧,徐骁也能换来北凉王的世袭罔替。

王泉林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出去后,皇室会怎么想?北凉和青州结盟了?这样的结果徐骁或许可以接受,靖安王是一定不会接受的,毕竟他所图的更多。所以,必须有一个更合适的理由让他和徐凤年干一架。而徐凤年又是送手串,又是约年轻的王妃在芦苇荡见面,就是最好的理由。既让裴南苇和徐凤年扯上关系,又让他们以这样的方式交锋,还给了靖安王退路,一举三得,很精彩!

徐凤年这一策略,既避免了与靖安王的真正冲突,又巧妙地双方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为自己争取到了安全离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方式,向靖安王传递了 “北凉无意与青州为敌” 的信号,为将来两家可能的合作埋下了伏笔。更是让离阳朝廷看见了北凉与青州的更加敌对。

徐凤年安全离开青州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靖安王府与太安城。靖安王得知后,长舒一口气,对着赵珣说道:“徐骁这步棋,终是成了。徐凤年平安离开,咱们既没与北凉撕破脸,也没让皇帝抓住把柄。”

原来,徐骁与靖安王虽立场不同,却都是深谙权谋的弈者。他们都清楚赵惇的猜忌,也明白一旦让赵惇认定两人联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徐骁安排王家与靖安王府 “冲突”,徐凤年又故意 “冒犯” 裴南苇,看似双方剑拔弩张,实则是在演一场戏给赵惇看。

在明面上,青州与北凉因王家之事、裴南苇之事产生摩擦,甚至 “见了血”,足以让赵惇暂时放下对两人联手的疑心。即便赵惇心中仍有疑虑,也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只能暂时作罢。这般心照不宣的默契,是两位弈者多年来在权谋场上磨练出的智慧。

而在太安城,赵惇收到徐凤年离开青州的消息后,沉默了许久。他看着案几上的密报,脸色阴晴不定。虽对靖安王与徐骁仍有猜忌,却也不得不承认,此次青州之行,并未发现两人勾结的迹象。他终究还是没能找到除掉徐骁或靖安王的借口,只能暂时按下心中的念头。

此时的徐骁,正走在回北凉的路上。当鹞鹰传来徐凤年安全离开青州的消息时,他正坐在马背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接过密信,看完内容后,徐骁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笑容,比拿到世袭罔替诏书时更加真切,更加轻松。他知道,自己的谋划没有白费,儿子不仅平安度过了青州的危机,还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徐凤年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处处庇护的懵懂少年,已经开始学会独当一面,学会在权谋与江湖的旋涡中周旋。

徐骁轻轻抚摸着腰间的佩刀,想起在太安城受的委屈 —— 张巨鹿的挑衅、刘体仁的刁难、赵惇的猜忌,此刻都烟消云散。只要徐凤年能平安成长,能顺利接过北凉的重担,他受再多的苦,也值得。

风拂过草原,带着北凉的气息。徐骁勒住马,回头望向青州的方向,眼中满是期许。他知道,徐凤年的江湖路还很长,北凉的未来也充满挑战,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定能扛起这份责任,成为一个让北凉子民骄傲的王。他催马扬鞭,加快了回北凉的脚步,心中默念:“凤年,爹在北凉等你回来。”

————————————————

正所谓:

徐骁赴京受窝囊,巨鹿砍柳把气扬。

忍下怒火进皇城,殿外又遇官嚣张。

三品大夫嘴炮狂,敢对北凉王叫板。

骁爷忍无可忍时,五爪蟒袍身上穿。

抽出佩刀砸过去,打得大夫喊爹娘。

求饶声中太岁来,老友求情才收场。

太岁开口传君意,见与不见看凤郎。

青州能否平安出,才定面圣好时光。

青州靖安知京城,巨鹿皇帝心思明。

探查是否通北凉,设局试探不敢停。

为破此局心一横,王妃南苇作牺牲。

制造冲突还见血,假意不和演得真。

骁与衡是老棋精,默契做局瞒朝廷。

离阳君臣被蒙骗,以为两派仍相争。

凤年安全离青州,徐骁心喜往回行。

静待世子江湖归,接过北凉掌大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