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8章 谋定中原定序章 骁赴离阳展锋芒

第8章 谋定中原定序章 骁赴离阳展锋芒(2 / 2)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分析,他们发现后隋的皇帝昏庸无道,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他每天都在后宫里与妃嫔们纵情声色,完全不顾及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这样的君主,显然无法有效地治理国家,使得后隋的政治环境日益恶化。

朝堂之上,奸臣当道,这些人结党营私,为了个人的利益相互勾结。他们不仅贪污腐败,还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使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一片混乱。正直的官员们受到排挤和打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国家的政务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官员们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军队方面,虽然兵力不少,但训练不足,装备陈旧。将领们大多平庸无能,缺乏谋略。他们只知道按照既定的战术作战,不懂得随机应变。

而后隋的百姓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生活困苦不堪,对朝廷怨声载道。田野里,百姓们面黄肌瘦,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生计。集市上,物价飞涨,百姓们为了买一点粮食而奔波劳累。

基于这些分析,三人制定了一套比较全面的攻打后隋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徐骁亲自率领,他身先士卒,率领着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如同一股狂风般席卷而来,直取后隋都城。徐骁深知这座都城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后隋的政治中心,更是其政权的象征。一旦攻下都城,后隋的政权便会像一座失去根基的大厦一样迅速崩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徐骁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计划。他将率领这支精锐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后隋的防线,直捣黄龙。在行军过程中,徐骁对军队的纪律要求异常严格,他下令士兵们不得骚扰百姓,要以仁义之师的形象示人,以此来赢得民心。

与此同时,另一路由赵长陵指挥的军队则从侧翼迂回,他们如同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悄悄地绕过了后隋的主力部队,迅速切断了后隋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使得后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赵长陵擅长谋略,他对地形和情报的掌握堪称一绝,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最后一路则由李义山统领,他的任务是负责牵制后隋的地方军队,确保主力部队能够顺利推进。李义山心思缜密,他巧妙地布置了疑兵,让后隋的地方军队摸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支援都城。这样一来,主力部队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前挺进,直逼后隋都城。

同时,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战略战术。利用间谍扰乱后隋的军心民心,间谍们会潜入后隋的都城和各地,散布谣言,说离阳军队势不可挡,后隋即将灭亡。还会在军队中制造混乱,让将领们相互猜疑。

在关键时刻发动奇袭,选择在后隋军队防备松懈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比如,在夜晚或者恶劣天气下,离阳军队会悄悄接近后隋的营地,然后发起猛烈的攻击。

就在三人确定好第一个攻打后隋的计划后三天,离阳王朝的消息也来到了军中。老皇帝赵礼得知徐骁等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统一中原计划和攻打后隋的作战方案,心中大喜。

他立刻下旨召见徐骁。徐骁深知此次会面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离阳王朝的兴衰。他带着三人精心绘制的统一中原顺序图和攻打后隋的作战计划,只身前往离阳王朝都城。

一路上,徐骁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征战沙场的经历,想起了那些为了离阳王朝而牺牲的将士们。他深知,统一中原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毫不畏惧。他坚信,在离阳王朝的领导下,在三位谋士的辅佐下,离阳一定能够实现统一中原的伟大目标。

终于,徐骁来到了离阳王朝的都城。这座都城宏伟壮观,城墙高大厚实,城门上刻着精美的图案。

在杨太岁的引荐下,徐骁很快便与离阳皇帝赵礼见了面,在与皇帝赵礼相识的几天内。因徐骁与皇帝赵礼有着相同的想法,所以他们二人几乎是无话不谈,皇帝赵礼对待徐骁更是去兄弟般。

几天后,徐骁觉得赵礼是一个值得为其效力的君主,于是将自己与赵长陵和李义山关于天下大一统的先后顺序,并呈献出他们谋定的作战计划。

赵礼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睿智。他仔细地听取了徐骁的汇报,看着手中的统一中原顺序图和攻打后隋的作战计划,不时地点头称赞。

赵礼仔细地看完作战计划后,心中对徐骁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厚,他不禁转头对身旁的杨太岁感叹道:“杨爱卿啊,你可真是给朕找了个战神啊!”

站在一旁的徐骁听到赵礼如此夸赞,脸上露出些许腼腆之色,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然后谦逊地说道:“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命硬一些罢了,每次打仗都是第一个冲上前线而已,唯有死战才有可能赢得胜利,实在算不上什么战神。”

赵礼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徐爱卿太过谦虚了!”接着,他话锋一转,好奇地问道:“不知徐爱卿如今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徐骁略一思索,回答道:“回陛下,目前我徐家军的规模大约在二十万左右。这些将士们大多都是跟随我一路从关外打到关内的,他们久经沙场,个个都英勇善战。”

“好,我让兵部再给你十万兵马,如何?”赵礼面带微笑,毫不吝啬地说道。

徐骁闻听此言,心中一喜,但他并未表露出来,而是面色沉稳地单膝跪地,拱手说道:“臣,徐骁,谢陛下隆恩!”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坚毅和决心。

赵礼看着徐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好,你先回去准备一下,不日我便会派人将这十万人马送到你的徐家军。同时,我还会正式册封你为大将军,统领我朝大军。”

徐骁再次叩头谢恩,“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必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他的话语坚定而自信,让人不禁对他的能力产生信任。

赵礼微笑着挥手让徐骁起身,然后说道:“徐骁,朕相信你定能带领我朝军队取得辉煌战绩。待你凯旋归来之时,朕定会重重有赏。”

徐骁谢过皇帝后,在杨太岁的引领下,缓缓退出了宫廷。一路上,徐骁和杨太岁谈笑风生,两人似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

至此,徐骁在为离阳的征战当中,可谓是战功赫赫,他的勇猛和智谋让老皇帝赵礼对他刮目相看,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徐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才能,一步步地成为了赵礼身边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

在这个过程中,杨太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其过人的智谋和策略,为徐骁出谋划策,帮助他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而赵礼则在后方坐镇,凭借着他的果断决策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为徐骁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徐骁则是在前方冲锋陷阵,毫不畏惧地面对敌人的攻击,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为离阳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的死战精神不仅让敌人闻风丧胆,更赢得了离阳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

正所谓:

徐骁踏殿献奇谋,长陵义山袖中筹。

铁骑踏破山河图,烽烟欲卷九州秋。

君王击节叹英物,笑论龙蛇并辔游。

剑指中原同虎啸,胸藏社稷共云讴。

昔年蛰伏寒霜刃,此际惊雷动帝州。

天子掷樽金口诺,增兵十万付骁侯。

徐字旌旗蔽日月,北凉铁甲覆寰丘。

春雷裂空风云起,一统山河万骨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