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9章 徐骁归营谋远略 祭旗誓师展豪情

第9章 徐骁归营谋远略 祭旗誓师展豪情(1 / 2)

徐骁在与离阳皇帝相处的短短数日里,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他们彼此交流,发现对方都有着相同的志向和抱负,这让徐骁迅速赢得了皇帝的青睐和喜爱。

在离阳朝会上,皇帝赵礼面对众多大臣的反对意见,毅然决然地力排众议,毫不犹豫地任命徐骁为征伐诸侯的大将军。这个决定震惊了朝堂上下,众人皆对皇帝的决定感到意外,但赵礼却坚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徐骁定能不负所望。

徐骁在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无上的荣耀。在拜谢皇帝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启程离开离阳王朝的都城。

一路上,徐骁马不停蹄,风尘仆仆。马蹄声响彻在空旷的道路上,仿佛是他内心急切的呐喊。风在他耳边呼啸,似乎也在催促他早日回到那片他熟悉的战场。

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徐骁远远地望见了自己的徐家军大本营。那座巨大的营帐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仿佛是他心中的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他的心情愈发激动,马鞭一挥,加快了速度,向着大本营疾驰而去。

营中旗帜猎猎作响,那鲜艳的色彩在风中肆意舞动,仿佛在诉说着将士们的热血与忠诚。将士们早已列队相迎,他们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整齐的步伐声似是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歌。徐骁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那沉稳的动作尽显大将风范。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庞,那些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上,写满了对他的信任与期待。徐骁的心中豪情顿生,仿佛有一团火焰在胸中燃烧,他深知,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回到营帐,营帐内的布置虽然简单,但却透露出一种威严的气息。徐骁坐在营帐中央,他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阳才赵长陵和阴才李义山。三人围坐在一起,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探子们从后隋传来的情报。

纸张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后隋的局势。赵长陵身着一袭白衣,他的气质儒雅,宛如仙人下凡。他的手指轻轻地点着地图,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透过地图看到后隋的每一个角落。

赵长陵缓缓说道:“从这些情报来看,后隋的防御能力似乎并不强。其边境守军士气低落,粮草储备也略显不足。”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让人不禁对他的分析产生信任。

李义山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赵长陵的看法。他的身形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的光芒。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沉思片刻后,沉声道:“云州有后隋有名的防守型大将镇守,此人用兵沉稳,善于利用地形。云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想强攻,怕是会损失惨重。”

徐骁双手抱胸,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他的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对策。沉思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不能硬拼,得想个法子将那云州守将引出来,再将其围困,如此方能减少伤亡。只是,这计策还需细细谋划。”

于是,三人开始日夜商讨计策。营帐中的灯火彻夜不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容。赵长陵时而站起身来,在地图上比划着,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李义山则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与徐骁交换着意见。他们时而激烈争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时而陷入沉思,整个营帐安静得只能听到烛花爆裂的声音。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力求万无一失。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在等待离阳皇帝派来的十万兵马。这十万兵马,将是他们统一中原的重要力量。徐骁每日都会到营地中巡视,他看着将士们操练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期待。操练场上,将士们挥汗如雨,喊杀声震天。他们手持长枪,舞动得虎虎生风;他们策马奔腾,扬起漫天尘土。徐骁知道,这些将士们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将与他一起,在战场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十日之后,天空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仿佛是在迎接离阳王朝的使者到来。而在徐家军的大本营,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大营前,每个人都神情严肃,等待着离阳王朝的使者。

终于,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声音的来处,只见一支庞大的军队正缓缓驶来。这支军队人数众多,足有十万之众,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在这支军队的最前方,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正是离阳王朝的使者。他风尘仆仆,脸上透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威严。他身着华丽的服饰,腰间悬挂着一把宝剑,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

徐骁早已得知离阳王朝使者的到来,他亲自率领着徐家军的将领们出营迎接。徐骁身着黑色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大营前,他的身影如同山岳一般巍峨,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当离阳王朝的使者来到大营前时,双方都停下了脚步。使者从马上下来,他的动作优雅而庄重。他双手捧着皇帝的旨意,缓缓走向徐骁。

徐骁见状,赶忙单膝跪地,双手接过使者手中的旨意。他的动作恭敬而虔诚,仿佛这旨意是无比珍贵的宝物。

使者看着徐骁,言辞中带着几分嘱托:“徐将军,陛下对这次行动寄予厚望,还望将军能不负圣恩,早日统一中原。这十万兵马皆是我朝的精锐之师,他们训练有素,英勇善战,定能助将军一臂之力。”

徐骁听后,抱拳说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末将定不辱使命,带领将士们统一中原,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使者交代完后,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一口气,然后率领着随从们踏上了归途,向着离阳王朝疾驰而去,他们肩负着向皇帝赵礼禀报情况的重任。

徐骁站在原地,目送着使者一行人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那十万新加入的兵马身上。

这些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新奇与期待的神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勇敢,仿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徐骁凝视着他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深知,这十万兵马的加入,将使他的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他的军队将更加强大,更具战斗力。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所领导的势力的一种认可。

徐骁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训练这十万兵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他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这十万兵马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他的事业增光添彩。

他立刻安排这十万兵马融入自己的徐家军中。徐家军的将士们热情地接纳了这些新伙伴,他们主动上前与新兵们交谈,分享着战场上的经验和故事。双方很快便打成一片,营地中一片热闹景象。训练场上,新老将士们一起操练,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训练的口号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徐骁站在高台上,看着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心中热血奔腾。这三十万黑甲铁骑,是他多年来的心血,也是他实现统一中原梦想的底气。他们身着统一的黑色战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他们手持锋利的长枪,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徐骁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看到了他们为国家和百姓浴血奋战的场景。

第二天,徐骁带着赵长陵和李义山及数十位副将来军营进行祭旗。这是出征前的重要仪式,象征着军队的决心和勇气。

在宽阔的军营中,一面面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庄严肃穆。三十万大军如同一座钢铁长城般整齐列队,他们身姿挺拔,如同山岳一般稳固,每个人的目光都如同火炬一般坚定地凝视着前方。

在这支庞大的军队旁边,战马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息,它们不安地踏着蹄子,不时发出阵阵嘶鸣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军营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徐骁身披一袭黑色的战甲,如同黑夜中的战神一般,威风凛凛地站在军队的最前方。他头戴战盔,盔上的缨饰随着微风轻轻飘动,更显得他英姿飒爽。

徐骁深吸一口气,然后扯开嗓子,用他那洪亮而又充满威严的声音对士兵们说道:“将士们!今日,我徐骁正式成为离阳的大将军!”他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多年来,我们一同经历了无数场激烈的战斗。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毫无怨言!”他的话语慷慨激昂,让每一个士兵都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日子。

徐骁的声音再次提高:“然而,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百姓们饱受战争之苦。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到战争的折磨,我决定遵循陛下的旨意,率领大家统一中原,为天下的百姓谋一个和平安详的生活环境!”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一般,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内心。最后,他大声问道:“你们,愿意跟随我吗?”

“将军威武,我等愿意!”三十万大军的欢呼声如同一股洪流,汹涌澎湃,震耳欲聋,似乎要冲破云霄,直达九天之上。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散。

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将军的敬仰和信任,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有的士兵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那冰冷的钢铁在他们的手中微微颤抖,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兴奋。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那是对国家、对将军、对胜利的渴望。

有的士兵则高举着手臂,大声呼喊着口号,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响彻整个战场。那口号声中,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胜利的信心。

在这欢呼声中,徐骁缓缓地走到了旗帜前。他手持利剑,步伐稳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庄重和肃穆。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

当他走到旗帜前时,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割破了自己的手指。鲜血顺着他的指尖滴落,滴在那鲜艳的旗帜上,仿佛为这面旗帜注入了无尽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