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枭雄临关(2 / 2)

曹操眼中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缓缓道:“蜀中有如此人物,实乃刘备之幸。”他的目光再度投向远方关隘,语气中既有赞叹,又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忌惮。

在场众将闻言,皆默然不语。一阵山风吹过,卷起帐前旌旗猎猎作响,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与此同时,黄忠屹立关墙之上,远眺曹军大营。只见十里连营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各营寨间互为犄角,防守严密有序,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城池。老将军不禁抚须长叹:“观其布阵之法,攻守兼备,曹操用兵,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面色渐渐凝重,沉声道:“曹军十倍于我,若不惜代价强攻,纵然关险,恐怕也难以久守。”

霍峻立在身侧,闻言朗声笑道:“黄老将军多虑了!阳平关险据天堑,粮草充足,滚木礌石堆积如山。纵有百万敌军,又能奈我何?”他抬手遥指关外曹营,语气坚定,“我等只需坚守士日,主公大军必至。到时里应外合,必教曹贼有来无回!”

然而放眼望去,关外曹营如乌云压城,旌旗遮天蔽日。虽然众将谈笑自若,但见那连绵不绝的营寨和如林的刀枪,守军将士们仍不免心生寒意。一阵山风吹过,卷起城头战旗,猎猎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大战将至的紧张。

黄忠默然不语,手按刀柄,目光如炬。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十万大军在曹操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开至阳平关下五里处,依令列阵。旌旗蔽空,刀枪如林,肃杀的寒意随着晨风弥漫开来,连关上的守军都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阵势列定,曹操遣一嗓门洪亮的使者策马至关前一箭之地。那使者勒马仰头,向关上高声喊话,声音在群山间回荡:“魏公有令:尔等若识时务,早开关门投降,必保尔等荣华富贵;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破关之日,定叫尔等鸡犬不留!”

关上守军闻此狂言,无不面露愤慨,握紧了手中兵刃。老将军黄忠闻言更是纵声大笑,笑声豪迈而充满不屑:“曹贼欺人太甚!诸君稍待,待老夫回他几句!”

只见黄忠大步登临垛口,身形挺拔如松。他目光如电,望向关下浩荡的曹军,深吸一口气,声若洪钟,竟压过了十万大军的肃杀之气:“曹操!你且听好了!吾主刘皇叔,仁德布于四海,乃汉室宗亲,天下归心!尔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我汉中将士,上下一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本事便放马过来攻关,休要在此徒逞口舌之快,聒噪不休!”

早有快马将黄忠之言报与中军的曹操。曹操听罢,不怒反笑,对左右道:“黄忠老儿,倒是硬气。”言毕,他竟一抖缰绳,在许褚及一众持盾亲兵的紧张护卫下,亲自策马至关前。

“黄老将军!”曹操于马上昂首,声音清晰地传上关墙,“卿乃当世之英雄,宝刀未老,何苦明珠暗投,追随那织席贩履之辈,困守于此孤关?若能幡然来归,我必奏明天子,封侯拜将,赐以千金,断不相负!”

黄忠见曹操竟亲自前来招降,须发皆张,怒极而喝:“曹贼!休得妄言!吾虽年迈,尚知‘忠义’二字重于泰山!岂似你欺君罔上,专权跋扈,狼子野心!今日便让你这汉贼见识见识,老夫手中宝刀利也不利!”

话音未落,黄忠已取过身旁亲兵递来的铁胎硬弓,搭上一支雕翎箭,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那支利箭撕裂空气,带着尖啸,直取曹操面门!

电光火石之间,护卫在侧的虎侯许褚眼疾手快,暴喝一声,挥动长刀奋力格挡!只听“铛”的一声脆响,箭镞擦着曹操的头盔飞过,最终没入其后不远处的地面,箭羽仍在微微颤动。

这惊险一幕让所有曹军将领都惊出一身冷汗,纷纷策马上前护卫。曹操却面色如常,仿佛方才那致命一箭并非射向自己。他抬手止住骚动的护卫,目光深沉地望了关上的黄忠片刻,方才淡淡说道:“既然如此,休怪操不留情面了。”

遂拨转马头,在重重护卫下从容回归本阵。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拉开血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