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xi,洗涤。《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在上位者洒濯其心”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背后还有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快速了解这句话的全貌:
项目 内容
原文 “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 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
核心句意 处于上位的人,应该经常洗 涤自己的内心,专一地对待 他人。
故事背景 公元前552年,晋国贵族栾 盈被其母诬告谋反,被迫逃 亡楚国。他的家臣州宾、知 起等人纷纷出逃,引发舆论 讨论。
言说者 祁奚(司马侯)
创作背景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贵 族内斗激烈。孔子《春秋》 微言大义,左丘明作《传》 详述其本事与评论。
现实意义 对领导者个人修养、廉政 建设以及社会信任体系的重 构,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原文、注释与翻译
了解了概貌,我们来详细解读这段文本。
1. 原文节选
秋,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不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 祁奚见范宣子,曰:“……《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 ……” 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2. 关键词注释
· 洒濯其心:洗涤自己的内心。比喻清除私心杂念,使思想纯洁。洒濯,本义是洗涤。
· 壹:专一、一致。这里指待人要始终如一,没有偏私。
· 轨度:使之符合法度。轨,动词,遵循。度,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