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áo,通“遨”。声音嘈杂。《荀子·强国》:“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huān)敖。”(讙:喧哗。)
我们来全面解读《荀子·强国》中的这句名言:“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huān)敖。”
一、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荀子·强国篇》):
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而求有汤武之功名,可乎?
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凡得人者,必与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古者明主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
今则不然: 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
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夫是之谓为乱人之道。
【注释】
1. 日: 每日,整天。
2. 为: 实行,推行。
3. 乱人之道: 导致人们作乱的方法、政策。指扰民、害民的暴政。
4. 百姓: 先秦时可指百官和庶民,这里泛指民众。
5. 讙(huān): 喧哗,呼叫。这里指因不满而发出的抗议声。
6. 敖(áo): 通“嗷”,愁怨的哀号声。“讙敖”并列,形容百姓怨声载道的景象。
7. 从而: 接着,然后就。
8. 执缚: 逮捕捆绑。
9. 刑灼: 用酷刑惩罚。灼,指用火烧烫的刑罚。
10. 和: 使……和谐,安抚。
11.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 下层的人就会结党营私、离心离德而背叛君主。
· 比周: 结党营私。
· 贲(bēn)溃: 奔走溃散,指民心离散。贲,通“奔”。
· 离上: 背离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