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与身后:左丘明晚年辞官回乡,最终安葬于故乡(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他的高尚品德和史学贡献为后世景仰,司马迁在《史记》中尊称其为“鲁君子”。唐太宗等历代帝王也多次追封。
体现的精神品质
左丘明的生平和着作,体现了多种宝贵的精神品质:
1. 秉笔直书的求真精神
作为史官,左丘明忠于历史记录,继承了春秋时代史官文化崇尚真实的基本特征。这种忠于史实、秉笔直书的精神,为后世史家确立了典范。
2.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左丘明晚年虽双目失明,但他克服身体障碍,坚持完成《国语》的编纂。司马迁“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记载,正是这种在逆境中奋发有为、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
3. 崇高的史德与君子人格
左丘明被孔子引为同道,共斥虚伪,其正直坦诚的品格可见一斑。他被称为“鲁君子”,故乡肥城也因此被誉为“君子之邑”,这都体现了世人对其君子之风的认可。
4. 深邃的儒家思想与民本关怀
左丘明的思想属于儒家体系,他尊崇德、礼,重视民众力量,具有重人和、轻鬼神的理性倾向。在《左传》中,他借“史曰”等形式发表的评论,以及通过生动叙事(如“不贪为宝”)寄寓褒贬,都体现了其儒家价值观和民本关怀。
左丘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刻的洞察力和杰出的文学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左传》和《国语》这样的文化遗产。他秉笔直书的求真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高尚的君子品格,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
相传左丘明受教于孔子,并为孔子的《春秋》作传(解释和补充),故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他也是《国语》的作者。
(现代学界对于《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有不同观点,但传统上仍尊左丘明为其作者。)
总结:“忧未艾也”短短四字,是历史智慧的结晶。它穿越时空,告诫每一个时代:在欢呼胜利之时,更要警惕那些潜伏的、尚未终结的深远忧患。这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也是一种永恒的领导哲学。
成语“方兴未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成语,它描绘了一种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远未到达止境的蓬勃状态。
一、成语溯源:从经典中走来
“方兴未艾”是一个联合式成语,由“方兴”和“未艾”两部分组合而成,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两部儒家经典。
1. “方兴” - 出自《尚书·虞书·益稷》
原文: “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背景: 大禹和皋陶在舜帝面前讨论治国之道。其中“率作兴事”有倡导和发起事业的意思,后来演化出“方兴”一词,表示正在兴起、正在发展。
2. “未艾” - 出自《诗经·小雅·庭燎》
原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含义: 这里的“艾”读作 yi,本义是割草,引申为 尽头、停止、完结。“夜未艾”就是长夜还没有到头。所以“未艾”就是没有停止、没有完结。
3. “艾”的另一种经典用法 - 出自《左传·哀公二年》
我们在上一个问题中刚探讨过:“忧未艾也”。这里的“未艾”同样表示“祸患还远没有停止”。这进一步巩固了“未艾”表示“未止”的用法。
融合成词:
宋代以后,文人将“方兴”与“未艾”合而为一,形成了“方兴未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新生事物蓬勃发展、势头正盛,没有停止的迹象。
二、故事与寓意
虽然“方兴未艾”本身没有一个特定的历史故事,但它精准地概括了无数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核心阶段。
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理解它的“故事框架”:
想象一个新兴的王朝在建立之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这时,一位史官在记录中写道:“国朝新立,百废俱兴,文教武功,方兴未艾。” 这描述的就是一种蓬勃向上、前景远大的状态。
其核心寓意包括:
1. 蓬勃的生命力: 它描绘的是一种向上的、增长的、扩张的态势,充满了朝气和潜力。
2. 持续的进程: 它强调这种发展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持续的、尚未看到尽头的进程。
3. 积极的态势: 这个词几乎总是用在积极的、令人鼓舞的事物上,如事业、运动、潮流、技术等。
三、现代应用与实例
“方兴未艾”在现代汉语中应用极其广泛,常用于以下领域:
1. 科技领域
例句: “人工智能的浪潮方兴未艾,正在深刻改变每一个行业。”
寓意: 强调AI技术仍处于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早期阶段,远未达到顶峰,未来有无限可能。
2. 经济发展
例句: “该国的绿色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吸引了大量投资。”
寓意: 描述一个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周期,市场前景广阔。
3. 社会文化
例句: “全民健身运动在各地方兴未艾,成为社会新时尚。”
寓意: 形容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文化现象正在普及和流行,势头正盛。
4. 学术研究
例句: “关于这项新技术的伦理学讨论方兴未艾。”
寓意: 指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话题刚刚兴起,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四、总结
方兴未艾,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
它告诉我们如何识别“趋势”:当一个事物被形容为“方兴未艾”时,它往往代表着未来方向,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它传递了一种乐观精神:它描述的是成长和希望,鼓励人们投身于正在上升期的事业。
它与“昙花一现”形成鲜明对比:“方兴未艾”强调的是持久的生命力,而非短暂的流行。
总而言之,“方兴未艾”生动地捕捉了事物在生命曲线中那个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黄金上升期。无论是用于分析时代大势,还是描述个人事业,它都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