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代背景:
《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年-544年)。当时中国北方在经过长期战乱后,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亟待恢复和发展。贾思勰总结前人和当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写就此书,旨在指导百姓“齐民”(管理百姓)、“要术”(重要的方法),解决温饱问题。
2. 科学意义:
绿色防虫技术:这条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利用植物性药物防治仓储害虫的明确记录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而是利用天然植物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种子学的雏形:它展示了当时对选种(择穗大强者)、晒种(曝使极燥)、防虫(艾草驱虫)、储存容器(瓦器、竹器)等种子处理与保存的全套科学方法。这套方法能有效保证种子的活力和纯度,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麦一石,艾一把”给出了非常明确、易于农民理解和操作的比例,体现了该书注重实践的特点。
五、作者介绍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
生活年代:中国北魏(公元386-534年)末期和东魏(534-550年)初期。
籍贯:山东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
生平:曾担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为官期间,他重视农业生产,足迹遍及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深入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
着作与成就:
倾尽心血撰写出《齐民要术》 这部不朽的农学着作。
该书共十卷,九十二篇,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等方面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着之一,被后世奉为农学经典。
总结:“麦一石,艾一把”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农事操作指南,更代表了《齐民要术》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细致观察、尊重自然、注重实践,这也是这部伟大着作能流传千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