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张阿翠(2 / 2)

“宣——”武德皇帝沉声道。

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划破殿内寂静:“宣张阿翠上殿——”

话音未落,一个佝偻的老妪被两名禁军引上殿来。

老妪满头枯发用一根磨得油亮的旧木簪松松绾着,几缕灰白碎发垂在沟壑纵横的额前,身上那件灰扑扑的粗布短袄打了层层叠叠的补丁,针脚歪歪扭扭,袖口与领口都磨得发亮起毛。

她刚迈过殿门那道高门槛,双腿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重重磕在冰凉的金砖上,发出一声沉闷的钝响。

老妪吓得浑身抖如筛糠,连带着破旧袄子都簌簌作响,脑袋几乎贴到地面,声音嘶哑发颤:“草、草民张阿翠……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叩了三个响头,额角在金砖上撞得泛红,却不敢抬手揉拭。

殿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百官目光齐刷刷落在这颤巍巍的老妪身上,连鎏金炭炉里炭粒爆开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李嵩目光如炬,朗声道:“张阿翠,当年柳美人与公主的往事,你且从头细细奏来。若有半句虚言,当以欺君之罪论处,休怪国法无情!”

张嬷嬷闻言猛地抬头,满脸沟壑纵横的皱纹里瞬间蓄满泪水,浑浊的泪珠顺着眼角的纹路滚落,声音抖得像风中残烛:“回、回陛下……那年草民原在德妃娘娘宫里当差,后来柳贵人刚入宫不久,因身边缺人,便被德太妃调去伺候柳美人。草民性子憨直,在宫里得罪了不少人,偏巧那时幼子得了急惊风,高热不退眼看就要不行,四处求告无门。是柳美人听说了这事,看草民可怜,悄悄命人赐下上好药材,才把孩子从鬼门关里抢了回来……这份再生之恩,草民没齿难忘,自那后便一心一意伺候柳美人,再无二心。”

“可自柳美人怀上公主后,德妃娘娘便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日日派人来叫草民去问话,明里暗里打听柳美人的饮食起居、胎像动静。草民不敢不去,却也谨记柳美人的恩义,只捡些寻常话说,半句不敢添油加醋。”

老妪喉间发出呜咽,枯瘦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没几日,柳美人便平安诞下公主。可产后第五日,德妃娘娘派人说要给柳美人送滋补参汤,转头却把奴婢与另一位小嬷嬷叫到偏殿吩咐,让奴婢贴身盯着小公主,待柳美人一断气,便、便亲手了结了小公主的性命,绝不能留活口坏了她的事。”

“娘娘以奴婢全家老小的性命相胁,说若敢走漏风声或阳奉阴违,便让我们满门抄斩。奴婢一个卑微宫婢,哪里敢不从?可柳美人待我有救命之恩,小公主又是条刚落地的活生生的性命……”

张嬷嬷说到此处,猛地往地上磕了个响头,额角当即渗出血珠,“那时奴婢日夜煎熬,心里像有两把刀子在割,正不知如何是好,恰逢宫里采买杂物的王婆子来送东西,闲聊时说她家刚出生的孙女染了天花,前几日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