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 第433章 音乐大师界(情感共鸣)18

第433章 音乐大师界(情感共鸣)18(1 / 2)

苏喆(林辰)的恢复速度快得惊人。仅仅休息了一天后,那源于灵魂层面的通透感便驱散了肉体的虚弱。他没有立刻回到钢琴前,而是花了大量时间静坐、冥想,巩固着那与“存在和弦”共鸣后的全新感知状态。

世界的情感脉络在他意识中清晰流淌,温顺而层次分明。他不再需要刻意“倾听”,万物自然向他袒露其情感的“质地”与“频率”。秦思雨的关怀是温暖绵长的中音,陈教授那片荒原是低沉恒定的背景噪音,城市的喧嚣是混杂但边界清晰的高音区薄雾……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宏大却不再具有压迫性的情感交响。

他现在要做的,是学习如何成为这个交响的“指挥”,而非被动的听众或挣扎的演奏者。

几天后,他才重新坐到了钢琴前。他没有去触碰那些复杂的结构,也没有试图再次复现那声纯粹的“存在之音”。那声本源之声如同道家的“一”,衍生万物,却不可执着。

他将双手虚放在琴键上,闭上眼睛。

这一次,他不再主动“输出”任何东西,无论是情感还是结构。他只是将自己的意识,调整到与那无处不在的“存在和弦”同步的频率,然后,像一个完全开放的通道,让周遭世界的情感信息,自然地流过他,再经由他的指尖,转化为相应的震动。

他不再“创作”音乐,而是“翻译”存在。

第一个音符响起,清透而稳定,对应着窗外一缕初升朝阳那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情绪频率。

第二个音符加入,低沉而包容,对应着身下地板那沉默的“承载”意志。

第三个音符,轻盈而略带忧伤,是秦思雨昨夜离去时,残留的一丝“牵挂”……

他没有构思旋律,没有设计和声,只是忠实地、即时地将流过他的情感信息,“转译”成声音的震动。这些音符单独听起来或许简单,甚至随意,但当它们以这种源于“存在本身”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和谐与真实感。

这不再是描述,而是呈现。

秦思雨端着早餐进来时,恰好听到了这段即兴的“流淌”。她愣在门口,手中的盘子微微倾斜。

这音乐……她无法用任何已知的乐理知识去分析。它没有明确的主旋律,没有传统的曲式结构,音符的出现和消失似乎毫无规律可循。但奇怪的是,这音乐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仿佛听到的不是人为演奏的曲子,而是清晨森林本身的苏醒,是万物各按其时、自然生发的声响。它不煽情,不深刻,却无比“正确”。

她看着林辰的背影,他坐在那里,姿态放松,不像在演奏,更像在……冥想,或者沟通。她忽然意识到,林辰的音乐,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她永远无法理解的境界。

苏喆并不知道秦思雨的想法,他完全沉浸在这种“无为而治”的翻译状态中。他感觉到自己的“情感共鸣”天赋,在这种状态下运转得无比丝滑流畅,精神力不再是消耗品,反而如同溪流汇入大海,与那宏大的“存在和弦”形成了一种滋养性的循环。

他甚至开始尝试进行小范围的“共构”。

当他感知到秦思雨身上散发出的“宁静欣赏”情绪时,他没有直接翻译这个情绪,而是让这个情绪的“频率”,与他正在“翻译”的、窗外鸟鸣带来的“雀跃”频率,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晨间“清新”频率,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在钢琴上形成一个短暂存在的、复合的“情感和弦”。

这个和弦并非他主观设计,而是那几种情感频率在“存在”背景下自然共振的结果。它听起来奇特而美妙,仿佛捕捉到了清晨某个瞬间完整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