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巨大的让步。
苏喆心中了然。他与陈教授的“交流”,可以告一段落了。他无法,也无需将对方拉出那片荒原。他所做的,也是对方最终默许的,是为那片绝对的黑夜,引入了一丝“光”的概念。至于陈教授是否愿意借着这丝光去看别的风景,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respect。
苏喆缓缓撑起身体,靠在床头。秦思雨连忙扶住他,将温水递到他唇边。
他喝了几口水,干涩的喉咙得到滋润。他看向秦思雨,用手语缓慢而清晰地比划:
“我没事了。谢谢。”
秦思雨的眼泪又落了下来,这次是纯粹的喜悦。她用力摇头,表示不用谢。
苏喆将目光转向房间角落那架沉默的钢琴。经历了这一切,他对“音乐”,对“情感共鸣”,有了全新的认知。
音乐,或许从来就不仅仅是旋律与和声的艺术。
情感共鸣,也绝非只是读取情绪的技巧。
它们的本质,是触及万物存在的不同频率,是连接个体意识与宇宙本源的桥梁。
他之前探索的“情感语法”和“秩序模型”,都只是在这座桥梁上的不同路段徘徊。而那一声简单的、代表“存在”的音符,才是桥梁本身最坚实的基石。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向前盲目探索,而是回过头,重新审视和巩固这座“桥梁”。他要以那“基石之声”为核心,构建一种全新的、能够真正承载和表达这种本源认知的“音乐”。
这不是为了登临所谓的绝巅,不是为了收获愿力,甚至不是为了与任何人共鸣。
这只是一种……必然。
是他理解了这一切之后,自然而然会走上的路。
他看向秦思雨,用手语问道:“我‘睡’了多久?”
秦思雨比划着:“一天两夜。”
苏喆点了点头。时间不长,但世界已然不同。
他示意秦思雨自己需要再休息一下。女孩虽然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头,为他掖好被角,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恢复了寂静。
苏喆闭上眼睛,不再去主动感知任何东西。他只是静静地内视着自身那发生了质变的“情感共鸣”天赋,以及灵魂深处,那一声依旧在无声回荡的、清越的“存在和弦”。
他的第十六界之旅,在经历了一次生死边缘的徘徊后,终于拨开了迷雾,窥见了最终的路径。
他要谱写的,将不再是个人的悲喜,也不是理性的结构。
而是万物存在的,第一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