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铁北微光 > 第145章 第三节课的光

第145章 第三节课的光(2 / 2)

林暮抬起头,看着张老师。张老师的眼睛很亮,带着点兴奋的光,不像平时那么严肃。

文化宫新开了个美术高考预备班,张老师继续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鼓励,专门针对明年的高考,请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师,有几个去年带出过考上青北美院的学生。

林暮的呼吸猛地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攥紧了。预备班...高考...青北美院...这些词像一颗颗小石子,投进他平静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他一直以为考美院只是个遥远的梦,像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他的速写本快用完了,最后几页纸薄得透光,稍微用力就可能破;画油画需要的颜料和画布他都买不起,只能在素描纸上用铅笔一遍遍地画;他甚至不知道高考具体要考什么,张老师给的那本招生简章,他翻了无数遍,边角都磨圆了。

我跟王老师聊了聊,张老师的声音更柔和了些,把你的情况跟她说了,她看了你上次艺术节那幅《夕阳下的工厂》,说你很有潜力。

林暮的脸有点发烫,耳朵也热了起来。《夕阳下的工厂》是他画的废弃工厂区,夕阳把生锈的管道染成橘红色,角落里画了个小小的人影,是江川蹲在地上捡零件的背影。那幅画得了二等奖,红色的荣誉证书现在放在他的帆布背包侧袋里,叠得整整齐齐。

关键是学费,张老师顿了顿,看着林暮的眼睛,外面这种班,一个月至少六百,还不算材料费。文化宫这个是政府补贴的,只要三百,整整便宜了一半。

三百。

这个数字像一块小石头,地一声掉进林暮的心湖里,刚才的涟漪瞬间消失了,只剩下沉甸甸的石头,沉到湖底,压得他胸口发闷。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素描纸的边缘,纸很光滑,带着点凉意。三百块...他想起江川的维修铺。江川一天能修几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挣五块,电动车十块,小家电看情况,有时候一天下来也就挣个二三十块。上个月张婶生病,江川给她修微波炉没收钱;前几天那个老爷爷的自行车链条断了,江川换了根新的,老爷爷只给了五块,江川也收了。三百块...差不多是江川半个月的收入了。江川要付江叔的医药费,请护工太贵,只能自己照顾;要交水电费,楼道里的灯泡坏了,江川自己换的LED灯,说省电;还要买米买面,江叔最近胃口不好,江川昨天还说要去买点小米回来熬粥...

林暮的眼神慢慢散开,没聚焦在张老师脸上,而是飘到了窗外。操场上有几个女生在跳皮筋,绳子是彩色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远处的工厂区冒着淡淡的白烟,像一条灰色的带子,缠绕在铁北的上空。他想起江川的手,布满薄茧,指甲缝里总是嵌着油污,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想起江川的脚踝,昨天包扎的时候,林暮能摸到里面肿胀的骨头,江川疼得额头上全是汗,却咬着牙一声不吭;想起江川的工具箱,里面的扳手、螺丝刀都用得发亮,最底下的抽屉里锁着他们俩的积蓄,二十块,是张婶给的十块和老爷爷给的五块,还有江川塞的五块零钱...

上课时间是每周六、周日上午九点到十二点,张老师没注意到林暮的走神,还在继续说,不耽误平时上课,你周六周日去市里就行,坐公交也就一个小时。

林暮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手指很白,没什么力气,不像江川的手那么结实。这双手只会拿画笔,画那些不能当饭吃的画。他想起养父母把他送回铁北时的眼神,冷漠又不耐烦,养母说我们养不起你了,养父什么都没说,只是递给了他一张写着林建国手机号的纸条。他想起林建国砸江川家门时的样子,醉醺醺的,嘴里骂骂咧咧,说要把他抓回去。他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只有江川了。江川说过学费我来想办法,语气那么肯定,像铁打的一样。可江川已经够辛苦了,他凭什么还要让江川负担他的学费?

林暮?张老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觉得怎么样?这机会很难得,王老师说可以给你留个名额,下周就能开始上课。

林暮猛地回过神,抬起头。张老师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周围的同学都在安静地画画,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窗外女生跳皮筋的歌谣声,还有远处火车驶过的汽笛声,都变得模糊起来。他的心脏还在砰砰地跳,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他想说,想说谢谢张老师,想说我一定好好学。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三百块...像一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林暮的眼睛眨了两下,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瞳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给他苍白的皮肤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他的手指在素描纸上掐出一道浅浅的白印,铅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像一颗凝固的眼泪。

他看着张老师,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眼神有点散,像蒙了层薄雾,轻轻晃动着,没有聚焦。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渴望、犹豫和不安的眼神,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一扇门,却不敢推开,因为知道门后可能藏着更重的负担。

林暮的眼神闪烁着,像风中摇曳的烛火,明明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