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瀚海新程(2 / 2)

朱成功代表大顺皇帝李自成表达了友好的问候与维持贸易畅通的意愿,并郑重呈上国书与丰厚的礼物——数十箱洁白莹润、绘有精美青花图案的景德镇瓷器,上百匹质地轻柔、色彩华美、绣工精巧的苏杭丝绸,以及数十罐香气馥郁、品质上乘的武夷岩茶和龙井茶。坎梭拉尔和他的大臣们对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珍贵礼物爱不释手,尤其是那光滑如镜、声如磐石的瓷器和那流光溢彩、触感柔滑的丝绸,引得阵阵惊叹。

“伟大的天朝皇帝陛下慷慨而富有,古里愿与天朝永结盟好,世代通商,互通有无。”坎梭拉尔国王当即表态,语气坚定,“我国的咖喱粉、黑胡椒、小豆蔻、肉桂、丁香等各种香料,还有上好的象牙、各色宝石、美丽的孔雀、温顺的战象,皆可用来交换贵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价格方面,请绝对放心,一定会给天朝朋友最公道的待遇。”

接下来的贸易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顺军船队随船带来的大量瓷器、丝绸和茶叶,在古里市场上极受欢迎,几乎是被蜂拥而至的各国商人抢购一空。而古里提供的各种香料、宝石、象牙工艺品以及一些独特的棉纺织品,也让顺军将士和戚睿涵等人大开眼界,采购了大量作为储备或研究之用。码头上,赤膊的苦力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一捆捆的货物从顺军的宝船上卸下,又将一袋袋香料、一箱箱宝石搬上船,汗珠在古铜色的皮肤上滚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公务之余,坎梭拉尔国王还热情地邀请戚睿涵等人游览古里城及其周边风光。他们参观了城中最为宏伟的克里希纳神庙,看着那些布满墙壁、讲述着印度教神话故事的华丽浮雕,以及殿堂内供奉的、装饰着新鲜花环的神像,感受着信徒们那虔诚而专注的祈祷氛围,这种与中原儒家文化、佛道思想迥异的宗教文明,带给他们极大的思想冲击。

最让几位女子兴奋和难忘的,是坎梭拉尔特意安排的骑乘大象穿越城外热带雨林的行程。

高大的亚洲象早已在雨林边缘等候,它们如同移动的小山丘,披着绣有繁复金色纹饰的深红色绒毯象舆,粗壮的四肢如同殿柱,沉稳地屹立在湿润的土地上。皮肤是厚重的灰褐色,布满深邃的褶皱,长鼻灵活地卷曲舒展,偶尔发出低沉而温顺的鸣叫。几位肤色黝黑、仅着短裤、赤着双脚的驯象师,手持带着弯钩的象杖,恭敬地站立一旁,脸上带着淳朴而略带拘谨的笑容。

白诗悦第一个按捺不住兴奋,在驯象师的指导和戚睿涵的搀扶下,踩着专用的木梯,小心翼翼地登上了为首那头最雄壮公象背上的象舆。象舆是一个带有低矮护栏的宽敞木制平台,上面铺着软垫,足以容纳数人安坐。她坐稳后,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身下大象粗糙而温暖的皮肤,触感奇特,带着生命的韧性与温度。“它好乖啊!”她轻声赞叹,眼中闪烁着新奇的光芒。

袁薇、刘菲含、刁如苑和董小倩也相继在其他驯象师的帮助下,登上了另外两头大象的象舆。戚睿涵则与白诗悦同乘一象,坐在她身侧,以便照应。随着领头的驯象师发出一声悠长而独特的指令,并用象杖轻轻触碰大象耳后,庞大的象队开始缓缓移动,迈着沉重而富有韵律的步伐,踏入了那片郁郁葱葱、仿佛亘古如此的热带雨林。

刚一进入丛林,周遭的光线便骤然暗淡了下来,仿佛从一个世界步入了另一个世界。高耸入天的巨木枝杈交错,织成一张巨大的绿色天幕,只有些许顽强的阳光能够穿透层层叠叠的叶片,化作一道道倾斜的光柱,或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不断晃动的光斑。空气瞬间变得闷热而潮湿,带着植物腐烂和泥土蒸腾的特有气息,还有一种浓郁得化不开的、混合了各种不知名花香的甜腻气味,几乎令人有些窒息,却又奇异地充满了生机。

林中并不宁静,各种声音交织成一首原始的生命交响曲。不知藏在何处的昆虫持续不断地鸣叫着,声音尖锐或低沉;远处传来猿猴此起彼伏、空灵悠长的啼叫,像是在互相呼应;五彩斑斓的鹦鹉扑棱着翅膀从头顶飞过,羽翼色彩艳丽得如同梦幻,留下几声短促而嘹亮的鸣唱。脚下,大象沉重的脚步落在积满落叶的松软土地上,发出“扑簌扑簌”的闷响,偶尔踩断枯枝,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快看,那是什么猴子?尾巴好长,几乎比身子还长!”白诗悦兴奋地指着右前方一棵巨大格树的枝桠间。只见几只身形矫健、毛色灰褐的长尾叶猴正在林间灵活地腾挪飞跃,它们的长尾在空中保持平衡,宛如一道道流动的灰色闪电,好奇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

袁薇则被一株形态极其怪异的植物吸引了全部注意力。那植物没有明显的叶片,只有一根粗壮肉质的短茎,顶端托着一朵巨大无比、直径足有尺余的暗红色花朵,花瓣厚实多肉,布满了令人不适的疣状突起,更散发出一种类似腐肉的浓烈气味,引得几只苍蝇在其周围嗡嗡盘旋。“此花形状竟如此怪异,中国从未得见。花瓣肥厚如肉,色泽暗沉,这气味……实在不敢恭维。睿涵,你可识得此物?”她蹙着秀眉,掩鼻细观,语气中充满了学者式的探究。

戚睿涵凭借模糊的记忆思索了片刻,不太确定地回答:“似乎……有点像传说中的‘大王花’,或者某种罕见的魔芋科植物,据说就是以这种特殊的气味吸引蝇虫为其传粉。具体种类,恐怕还需查阅专门的植物图志才能确定。”他心中再次暗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与多样,远非书本所能尽述。

刘菲含则完全进入了实践状态。她不顾象舆的轻微摇晃,拿着炭笔和一本厚厚的硬皮笔记本,飞快地勾勒着沿途看到的独特植物形态、记录着地貌特征,甚至试图估算身旁一棵望天树的高度和象步的平均跨度。“这里的树木为了争夺阳光,都生长得异常高大,树冠层结构与我们北方的森林截然不同。还有这藤蔓,缠绕得如此紧密,真是有趣的共生或竞争关系。”她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科学考察的专注之中,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也顾不上擦拭。

刁如苑虽然也欣赏着这异域奇景,但多年经商养成的谨慎习惯让她保持着警觉。她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光线幽暗的丛林深处,留意着任何不寻常的动静,无论是潜在的野兽还是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同时,她也在心中默默评估着这些奇特的动植物是否具有贸易价值,比如那些散发着奇异香气的植物,或许能提取出独特的香料或药材。

董小倩则始终保持着护卫的本能。她虽与袁薇同乘一象,但位置稍稍靠后,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前方戚睿涵和白诗悦所在的那头大象上。她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腰间,那里藏着她惯用的软剑,身体随着大象的步伐微微调整着重心,确保在任何突发情况下都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丛林中的静谧与喧闹交织,在她听来,每一种陌生的声音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戚睿涵看着眼前这奇异而充满原始生命力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生机勃勃又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与秩序井然的紫禁城、浩瀚无垠的大海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让他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广阔与多元。他悄悄从怀中取出那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手机——这是他们从现代带来的少数几件现代物品之一,平时极少使用,电量也仅靠几块太阳能充电宝在天气好时艰难地维持。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电量显示仅剩百分之三十。他打开摄像功能,调整好角度,对着幽深的丛林、披挂华丽的大象、以及前面兴高采烈、指指点点的同伴们拍摄起来。他想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这跨越时空的奇异体验。

白诗悦和袁薇注意到他略显鬼祟的动作和手中那个泛着金属光泽的小方块,相视一笑,明白他又在“收集素材”了。她们好奇地凑近些,对着那小小的镜头露出笑容,调皮地挥手,用口型无声地说着“再见”,配合着他的记录。

然而,他们这自娱自乐的举动,却未能逃过陪同的古里官员和几位驯象师的眼睛。起初他们只是好奇地看着戚睿涵手中那奇怪的“黑镜子”,但当他们清晰地看到那个小小的黑色方块屏幕上,竟然栩栩如生地摄入了自己、大象和丛林的动态影像,并且伴随着戚睿涵的操作发出轻微的“咔嚓”对焦和模拟快门声时,他们脸上原本轻松的表情瞬间凝固,转而露出极度震惊、困惑,继而演变为恐惧的神色。几个驯象师甚至停下了脚步,对着手机指指点点,嘴里用土语飞快地念念有词,双手合十,似乎是在向神灵祈祷,驱散这无法理解的“邪术”。

通译何斌见状,心知不妙,他急忙上前,脸上堆着安抚的笑容,用夹杂着本地土语和手势的言语努力解释。他指着手机,又指指天空和周围景物,试图说明这不是什么“摄魂妖术”或“邪神之眼”,而是天朝一种极其高深、利用光学和机关原理制成的“奇巧的机关术”,类似于传说中的“墨家机关”或能记录影像的“神奇画箱”,只能留存影像,如同水中的倒影,并无任何法力或危害,更不会摄取人的魂魄。他反复强调,这并非鬼神之事,只是匠人的智慧结晶。

好不容易,那些古里人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了一些,但眼神中的惊惧与困惑并未完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待不可思议之物的敬畏与茫然。他们不再敢像之前那样随意靠近戚睿涵等人说笑,目光在触及那个小小的黑色方块时,总会不自觉地快速移开,仿佛那上面附着着他们无法理解的力量。队伍中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和凝滞,只有大象依旧迈着沉稳的步伐,以及丛林亘古不变的喧嚣。

“看来,有些东西,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超前,太引人注目了。”戚睿涵苦笑着,小心翼翼地关闭手机,将它重新用油布层层包裹好,贴身收起,仿佛藏起一个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秘密。他们本想尽量低调,融入这个时代,却不经意间又因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物品,引起了不必要的骚动和隔阂。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每一次跨越时空的接触,都需要格外审慎,现代文明的产物在这个世界引发的涟漪,可能远超他们的预期。

在古里盘桓了约七八日后,船队补充了充足的淡水、新鲜果蔬、肉类以及大量珍贵的香料,并与古里王国正式签订了更加详细友好的通商条约,明确了关税、泊位、纠纷处理等事宜。临行前,坎梭拉尔国王再次亲自率领王室成员和重要大臣,来到码头送行,并额外赠送了许多本地的特产,如镶嵌宝石的匕首、精心制作的象牙雕刻、以及几笼珍贵的孔雀和猴子,作为送给大顺皇帝的礼物。

“愿天朝船队一路顺风,早日抵达泰西诸国,缔结友谊。归来之时,务必再临古里,让我们再次聆听诸位带来的远方见闻!”坎梭拉尔国王站在码头上,向着缓缓离港的船队用力挥手,诚挚的祝福声随着海风传来。

巨大的船帆再次被水手们合力升起,饱受风势,发出沉闷而有力的鼓荡声。沉重的铁锚带着海底的淤泥,哗啦啦地破水而出。顺军庞大的船队缓缓调整方向,驶离了充满异域风情、香料气息浓郁的古里港,沿着印度半岛的西海岸,继续向西南方向破浪前行。前方,将是航程中第一个真正的天堑——被称为“风暴角”的好望角,以及那片更加未知、充满了传说与风险的广阔世界。

戚睿涵站在伏波号高耸的船尾楼上,手扶栏杆,望着逐渐缩小、最终化为绿色地平线上一抹淡影的古里城,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别绪,反而充满了对前路的无限期待与一丝隐忧。白诗悦、袁薇、刘菲含、刁如苑和董小倩也陆续来到他身边站定,海风比在港内时强劲了许多,吹拂着她们的衣袂猎猎作响,发丝在空中飞扬。

“古里只是我们西行的第一站,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开端。”袁薇望着远方海天一色的景象,轻声道,她的声音在海风中显得有些飘忽,“接下来,穿越风暴角,进入大西洋,才是真正的挑战开始。据瞿纱微说,那里的风浪与印度洋截然不同。”

“怕什么,”刘菲含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我们的伏波号经过了加固和改造,稳定性更好,帆效更高。我们对航线的认识也比上次清晰。只要准备充分,指挥得当,一定能闯过去。”她对自己的设计和船队的实力充满信心。

刁如苑用丝巾轻轻压住被风吹乱的鬓发,笑道:“是啊,这瀚海虽大,无边无涯,但总有尽头。我们既然来了,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替陛下,也替我们自己,看遍这世界的模样,见识不同的文明。风险固然有,但机遇与见识同样珍贵。”

董小倩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将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波光粼粼的海面,那姿态本身就已说明了一切——无论前路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她都将坚定地守护在众人身边。

船队乘着逐渐加强的信风,以更快的速度破浪前行,在身后留下长长的、逐渐扩散消失的白色航迹。天空依旧湛蓝,但远处海平线上,已经开始积聚起一团团浓重如墨、边缘被夕阳染上金边的积雨云层,仿佛预示着前路并非永远会如此刻般宁静。

但此刻,站在伏波号甲板上的每一个人,从主帅朱成功到普通的水手,从穿越而来的戚睿涵到与他并肩而立的五位女子,心中都怀着一份共同的、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勇气。他们驾驭着这个时代东方最强大的舰队,承载着一个新兴帝国的梦想与荣光,坚定不移地向着太阳沉落的西方,开启了一段注定将被载入史册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