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追求的是‘静态的完美’,但或许,这种‘有序缺陷’结构的生长,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陈院士在一次深夜讨论中提出,“它需要一种……一种‘涨落’,就像晶体生长需要合适的过饱和度,而不是绝对静止的溶液。”
基于这个猜想,他们调整了工艺策略,从追求绝对稳定的控制,转向尝试引入受控的、特定频率和幅度的参数扰动。这无疑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但仿佛真的触摸到了那扇门的边缘。
在一次精心设计的实验中,他们采用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算法,让几个关键参数在设定值附近进行微小的、相互关联的周期性波动。当沉积过程进行到第17分钟时,监控屏幕上代表结构有序度的指标,第一次突破了百分之五十的大关,并且维持了超过十分钟!
实验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盯着屏幕。虽然最终,薄膜还是在一次未能预料的外部电网轻微波动中再次失稳,有序度迅速下降,但这一次,他们清晰地看到了那条通往成功的、虽然狭晰却真实存在的路径!
“我们找到了!我们找到了!”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喊出声,声音带着哽咽。连续数月的高强度工作和无数次失败带来的阴霾,在这一刻被这道微光驱散了不少。
陈明远院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知道,最困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种动态控制的工艺窗口进一步拓宽、稳定化、可重复化。这依然是艰巨的挑战,但方向已经明确,希望就在眼前。
基地的进展通过绝密渠道定期汇总到最高层。羊羽在阅读这些报告时,心情是复杂而凝重的。一方面,他为林夕和陈院士团队取得的突破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这些进展为“龙御星轨”注入了强心剂。但另一方面,来自国际舞台的情报显示,“普罗米修斯”的脚步声正在逼近,甚至比预想的更快。
情报显示,“普罗米修斯”似乎已经察觉到了“龙行天下”系统的某些技术特征,并开始有针对性地研发对抗手段。数家欧洲和东亚的高科技企业,近期收到了来源隐秘的大额订单,采购清单上包括高性能冷却剂、特殊光学晶体和超高速计算芯片,这些都与定向能武器的关键技术相关。更令人警惕的是,有迹象表明,“普罗米修斯”可能已经在其控制的某个秘密试验场,进行了百兆瓦级定向能武器的初步测试,虽然细节不明,但威胁已然显现。
“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在一次与最高层领导的视频会议上,羊羽坦诚地汇报了项目的进展和面临的巨大时间压力,“‘普罗米修斯’的学习和反制速度超乎想象。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龙御星轨’的进度,哪怕需要承担更大的技术风险。”
领导在沉默片刻后,指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优先保障‘龙御星轨’。必要的风险,可以承担。但要建立最严格的安全冗余和应急预案,确保不会出现颠覆性失败。羊羽同志,基地的全体同仁,祖国的战略安全,托付给你们了。”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化作了更强大的动力,也带来了更巨大的压力。羊羽知道,他必须做出一些艰难的决策,以换取宝贵的时间。
他批准了林夕“生命隐喻”小组关于构建更大尺度、更高能量等级的“深渊之核”原理验证装置的计划。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但林夕团队基于对“预兆信号”的新理解,提出了一套多层级的主动安全抑制系统,理论上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羊羽选择了相信他们的判断。
同时,他也对陈明远院士的材料团队提出了更紧迫的时间要求,希望他们能在三个月内,实现那种关键薄膜的稳定、可重复制备,并制备出首批可用于工程样机测试的光学元件原型。这个时间表近乎苛刻,陈院士团队需要开启24小时不间断的倒班模式,并可能牺牲一部分性能优化的时间,优先保证基本指标的达成。
整个风域湖基地,如同一个精密而庞大的机器,在极限状态下超负荷运转。灯火通明成了常态,食堂里永远有刚下实验岗位、眼中带着血丝却仍在激烈讨论技术细节的研究人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疲惫、专注和昂扬斗志的奇特氛围。
在这片忙碌中,林夕和羊羽见面的时间反而更少了。他们各自扛着项目最重的担子,往往只能在深夜的指挥部简报会上匆匆交换一个眼神,或者通过内部通讯系统简短地沟通几句。但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却在这种无声的并肩作战中愈发深厚。
又是一个深夜,林夕刚刚结束与苏桐团队关于新控制算法细节的讨论,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风带着湖水的湿气,吹拂着她因长时间思考而有些发烫的脸颊。她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银河朦胧。
她想起羊羽说过的话,关于净月湖的防控。此刻,她看着浩瀚的星海,心中牵挂的却是微观世界的能量之海。无论是宇宙星河的运行,还是“深渊之核”的能量舞蹈,亦或是生命体的代谢网络,其背后是否都遵循着某种共通的、关于复杂、秩序与动态平衡的深层规律?
“生命隐喻”这个思路,或许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技术难题的工具,它可能指向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科学前沿——不同层次复杂系统之间的统一性原理。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种超越当前科研压力的、源自知识探索本身的激动。
就在她凝望星空时,手腕上的加密通讯器轻微震动了一下。是羊羽发来的简短信息:“小夕,刚开完会。看到你们小组关于‘预兆信号’物理机制的新报告,思路很好。注意休息,勿回。”
林夕看着这条信息,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羊羽一定也还在办公室,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巨大的压力。他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全力奔跑,为了同一个目标。
她收起通讯器,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继续走向宿舍。明天,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此刻,她的内心是平静而坚定的。智慧的火种已经点燃,并且开始呈现出燎原之势。在与时间赛跑的这场生死博弈中,风域湖基地的这群守护者,正用他们的才华、汗水和不屈的意志,一点点地积聚着照亮黑暗、斩破迷雾的星光微光。
这微光虽弱,却蕴含着撕裂长夜、定义未来的磅礴力量。锻造,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