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220章 深蓝探针

第220章 深蓝探针(1 / 2)

最高层的指令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风域湖研究所的每一个角落。“深蓝探针”计划不再仅仅是研究所内部的优先项目,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倾斜和权限支持。整个研究所的氛围,在原有的科学探索热情之上,又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临战前的紧张与肃穆。

周局长亲自挂帅,成立了“深蓝探针”计划指挥部,下设技术攻关、装备保障、勘探执行、安全保卫、后勤支援等多个小组。羊羽担任勘探执行组的现场总指挥,林夕则是技术核心组的负责人,杨院长和赵总工坐镇后方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探索一号”的改装工作在沿海某处高度保密的军港内全面铺开。巨大的船体被拖入干船坞,周围架起了层层叠叠的脚手架和设备管线。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三班倒,日夜不息地按照风域湖提供的改装方案进行施工。重型吊机不断将各种新型监测设备、加固构件、特种材料吊装到位。焊接的火花如同永不熄灭的烟花,在船坞内四处绽放;各种设备的调试声、工程师们的指令声、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工业力量的交响乐。

赵建明总工程师几乎吃住都在船坞旁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眼睛熬得通红,手里永远拿着一叠厚厚的图纸或平板电脑,不断协调解决着改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接口匹配问题。

“cSE发射天线的水下布放系统必须万无一失,那玩意儿精贵得很,而且回收失败就是重大损失!”

“耐压岩芯取样器的液压动力单元测试做了几遍了?数据给我看看,要达到设计指标的150%安全冗余!”

“新增的舰载服务器机柜散热问题解决了没有?深海数据处理产生的热量巨大,别还没到地方就先烧了主板!”

他的大嗓门回荡在嘈杂的工地上,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果断。时间紧迫,质量要求却极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风域湖本部,林夕带领的理论团队和数据处理团队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需要为即将安装的新设备编写和优化控制、采集和数据预处理算法,建立更精确的可燃冰层物探信号解释模型,特别是要针对KL海沟复杂的地质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

基于初步普查数据,他们不断细化勘探方案。

“A区,原‘鲸落之门’遗址附近,甲烷异常渗漏点集中,生物异常现象曾在此发生,必须重点加密探测。”

“b区,地震剖面显示存在一个巨大的‘气烟囱’构造,可能是深部气体向上迁移的主要通道,需要cSE和热流联合测量确认其活动性。”

“c区,可燃冰层厚度最大,超过150米,但其底界反射模糊,需要尝试钻取超长岩芯,了解其下伏地层情况。”

每一个区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勘探优先级和任务目标。大量的模拟计算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推演着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羊羽则统筹全局,既要与赵总工保持密切沟通,跟进“探索一号”的改装进度,又要与林夕团队协调勘探方案的最终确定,还要和安全部门、后勤部门对接,确保整个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万无一失。

他还抽出时间,亲自挑选和考核即将随船出航的勘探队成员。这支队伍不仅需要顶尖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严格的保密纪律。方启航、苏小满等原班骨干自然在列,同时也从其他单位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深海钻探专家、地球物理学家和海洋环境工程师。

安全保卫工作被提升至最高等级。研究所内部进行了又一轮彻底的安全自查和人员背景复审。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向周局长和羊羽汇报了最新情况:

“‘墨丘利’组织的活动频率近期明显增加,我们监测到他们至少尝试了三次针对我所外围辅助单位的网络渗透,手法专业,目标直指海洋地质数据,均被我们拦截。此外,我们发现至少两个国际科研团队,背景复杂,突然调整了其科考船航线,声称进行‘常规海洋调查’,但其预定航向有向KL海沟边缘区域靠近的趋势。我们判断,这绝非巧合。”

“看来,狐狸的鼻子还是很灵的。”周局长冷声道,“尽管我们保密严格,但大规模的资源调动和‘探索一号’进入保密船坞改装,不可能完全瞒过所有眼睛。他们或许不知道具体细节,但已经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加强反制措施,”羊羽指示,“一方面,主动释放一些烟雾弹,制造我们在其他海域进行常规试验或资源调查的假象;另一方面,对已识别的可疑动向,进行严密监控和必要的电子干扰,拖延他们的判断和行动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明白!”

在整个团队高速运转之际,琼斯博士的存在显得有些微妙。他未被列入核心决策圈,也无法接触“深蓝探针”计划的具体细节,但他超强的学术敏感度显然察觉到了研究所重心的变化和紧张气氛的升级。

他主动找到林夕和羊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我目前的身份敏感,很多信息不能对我公开。但我从最近的资源倾斜方向和团队的研究重点转移能猜到,你们可能即将对KL海沟那个巨大的可燃冰层进行深入勘探。请相信,我对破坏稳定性的甲烷水合物以及其可能引发的生态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认识。我在‘导师’手下时,曾参与评估过利用类似地质结构制造大规模环境灾难的可行性方案。”

他的话让林夕和羊羽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