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巴蜀玉脉 > 第182章 裂隙之光

第182章 裂隙之光(2 / 2)

“立刻对王建国进行隔离审查,对他的工作终端和所有经手的设备进行最高级别的安全扫描!”羊羽在得知消息后,立刻下达了命令。他感到一阵心惊肉跳,对手的渗透简直无孔不入!

研究所的安全团队迅速介入加工厂。然而,在对王建国使用的、那台负责编写和传输最终加工代码的工业控制电脑进行深度扫描时,一个隐藏极深的、前所未见的逻辑炸弹被发现了!

这个炸弹并非通过那份技术文档直接植入,而是被那个微小的先行数据包,利用王建国手机与工厂内部wiFi的一个古老漏洞,跳板进入了与手机有过数据同步记录的工控电脑!它巧妙地伪装成一个正常的系统日志文件,深度嵌入在系统内核层面,极难被发现。

它的触发条件极其苛刻且隐蔽:只有当第二代“龙心”核心部件的最终加工代码被写入、并准备发送至数控机床时,它才会被激活。一旦激活,它会在传输过程中,对代码进行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篡改——修改几个关键位置的加工公差参数,使其看起来依然符合标准,但实际上却在部件内部埋下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应力集中点!

这个应力集中点的位置和特性,与第一代“龙心”失败时的裂纹起始点惊人地相似!

“他们的目标还是‘龙心’!”方启航看到分析报告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提前发现,第二代样件很可能重蹈覆辙!甚至更糟,因为我们会认为已经加强了安全措施,失败会更难以理解!”

羊羽感到一阵后怕,随即是滔天的怒火。对手的心思之缜密、手段之刁钻、耐心之充足,远超他的想象。他们利用人的弱点(王建国的技术焦虑和委屈),绕过最严密的正面防御,从最意想不到的侧面打开了一个缺口。

“立刻清除逻辑炸弹,全面检查加工厂所有系统!王建国暂停一切职务,接受全面调查!”羊羽的声音冰冷,“同时,通知研究所所有部门,安全警戒等级提升至最高!暂停一切非必要的对外数据交换!”

加工厂的事件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湖面,让研究所内部的气氛更加紧张。虽然消息被严格封锁,但王建国被安全部门带走调查的事情还是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引发了新一轮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加工厂那边也出问题了……”

“我的天,到底还有多少人被渗透了?”

“这项目还能成功吗?我们会不会都有危险?”

恐惧在悄然滋生。

然而,就在这片压抑和怀疑的阴云中,一道细微的裂隙之光,意外地闪现。

一直处于高度隔离和监控下的李默,在医疗团队的心理疏导和药物帮助下,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或许是知道自己不再是唯一的怀疑对象,或许是破罐破摔,他开始努力回忆那天晚上在b-7仓库的所有细节,试图找到任何可能的线索。

他反复描述着那短暂的瞬间:黑暗、颈部的刺痛、张珩模糊的表情……但一切都太模糊。

直到有一天,他在尝试进行医疗团队建议的冥想放松时,一段极其短暂、近乎幻觉的记忆碎片,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好像……有味道……”他喃喃自语。

“什么味道?”负责监测他的医生立刻警觉起来。

“很淡……有点甜,又有点金属味……像……生锈的杏仁……”李默努力地捕捉着那转瞬即逝的感觉。

“生锈的杏仁?”医生皱起眉头,这个描述很奇特。他立刻将这个信息上报。

这个信息很快传到了林夕和苏小满这里。

“生锈的杏仁……”林夕反复咀嚼着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某种化学物质的气味。”

苏小满立刻在内部的化学数据库和安全事件数据库中进行交叉检索。当她输入“甜味”、“金属味”、“杏仁”这几个关键词时,一条很久以前的、看似无关的记录跳了出来!

那是几年前,一次针对研究所外围废弃物处理站的例行环境监测报告。报告中提到,在站内一个废弃角落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到极微量的“氰化氢衍生物”残留,但其浓度极低,且当时认为是过去某些老旧化学试剂泄漏所致,并未引起重视。报告备注里,恰好有一句“现场巡检人员提及似有微弱苦杏仁味,但未确认”。

氰化氢及其衍生物,正是具有苦杏仁气味的剧毒物质!而张珩,正是利用类似的毒物自杀的!

“b-7仓库……废弃物处理站……”苏小满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两个地方在研究所的地下管网图中,有一条很少使用的老旧通风管道相连!虽然大部分段落已经封闭,但理论上可能存在极细微的缝隙贯通!”

她立刻调出研究所的完整建筑结构图和历史维护记录。果然,那条通风管道在地图上只是一条几乎被忽略的虚线!

“张珩可能根本不是从正门进入b-7仓库的!他可能利用了那条废弃的通风管道!他在废弃物处理站附近活动,可能是在处理毒物或者进行其他准备,不慎留下了微量痕迹!”苏小满激动地对林夕说。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林夕立刻带队,秘密对废弃物处理站那个角落和相连的废弃通风管道进行了彻底的勘查。

在管道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微小的、已经空了的金属胶囊残骸,上面还残留着极其微量的、成分复杂的化合物痕迹——经检测,其中一种成分的气味特征,正好符合“生锈的杏仁”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在胶囊残骸附近的管壁上,提取到了一枚模糊的、不属于张珩也不属于李默的指纹!还有几根极细微的、特殊的合成纤维!

对手并非天衣无缝!他们终于留下了一点实实在在的痕迹!

虽然指纹库比对需要时间,纤维来源也需要调查,但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立刻将指纹和纤维样本送入最高优先级比对数据库!扩大搜索范围,包括国际数据库!”林夕下达命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久违的振奋。

消息传回,羊羽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缓和。尽管压力依然巨大,危机远未解除,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完全被动挨打。

他召集了核心团队,展示了最新的发现。

“同志们,对手很强大,很狡猾,但他们并非不可战胜。”羊羽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他们利用了我们的裂隙,但我们也抓住了他们的尾巴。现在,轮到我们出招了。”

“方启航,第二代‘龙心’样件的设计必须加快,但要嵌入我们自己的‘陷阱’——基于赵教授和苏工的分析,在几个非关键但易于监测的位置,设计一些对特定信号或应力异常敏感的结构单元,作为‘哨兵’。”

“赵教授,苏工,继续你们的工作,尝试以发现的指纹和纤维为起点,反向追踪。同时,根据加工厂逻辑炸弹的特征,优化我们的监控网络。”

“林夕,协调内外资源,全力追查指纹和纤维的来源。对研究所所有历史档案进行梳理,寻找任何可能与‘生锈的杏仁’气味或废弃通风管道相关的异常记录。”

一道道指令发出,研究所这座庞大的机器,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和停滞之后,开始带着伤痕和警惕,重新加速运转起来。信任的裂痕依然存在,但共同的目标和外部强大的压力,正迫使所有人将怀疑暂时压下,将精力专注于对抗那看不见的敌人。

而在遥远的地下设施内,“导师”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加工厂逻辑炸弹被发现并清除”的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仿佛这只是计划中可以接受的一步损耗。

“风域湖的免疫系统,比预想的要敏锐一些。”他淡淡地评价道,“‘侧门’计划第一阶段目的已达到,成功转移了他们的部分注意力,并加深了他们的内部焦虑。启动第二阶段:静默潜伏,放大他们的恐惧。另外,‘捕鸟蛛’的网,该收一收了。”

他看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正在那个偏远小镇进行摸排的调查员们的模糊影像。

“是时候清理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痕迹了。让小镇的线索,‘自然’地中断吧。”

新的指令发出,更深的暗流开始涌动。对抗的天平,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但远未分出倾斜的方向。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进入更加凶险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