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军都山之战(五)(2 / 2)

更多的是敬而远之。

选择效忠新官府和巴图,或者说宁盛。

他们代表着一个全新的体系。

在这里可以找到奋斗的意义,也可以缔造奇迹。

黑甲军太忠诚,也太固执。

除了效忠张渔歌,不会做任何事情。

学生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书院先生很好。

即使发现了他们的不对劲,也没有加以制止。

而是选择了为他们承受伤害和打击。

许多新的思想,就是在他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张渔歌不限制思想的诞生的传播。

却也不完全放纵。

一些极端的思想,在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被掐死了。

厮杀了一天的先锋军士兵,回到大营虽然感觉到疲惫。

却明白自己走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

或许天下归一的时候,世界会因为他们变得不一样。

只有仆从军每日浑浑噩噩,依旧在饥饿和寒冷的旧梦中挣扎。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风谷镇的居民身份。

文字和语言的不互通,阻挡了文化和思维浪潮的传播。

学生们选择了独自上路。

他们都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

张渔歌在一次上课中提到过。

追求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我不希望你们在混沌中度过一生,外面的世界很宽广,也不全是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

异族也有着璀璨的文化,甚至诞生了伟大的文明。

当两种文明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弱小的就会被吞噬,成为强大文明进化的营养。

中原可以多民族,却不能多种族。

这本是一次平常的课程,意在教导学生应该多看看世界的其它地方。

不要总想着的中原这一亩三分地。

鼓励学生参与偏远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后来被人翻出课程记录。

才发现一开始张渔歌就已经提醒过所有人。

追求新鲜事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只是他们都没有记住。

也好,自己追求的世界,确实应该用自己的鲜血浇灌。

这很公平。

没有了黑甲军,他们可以自己上。

张渔歌现在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只要不危及他的统治权,剩下都是官府的事情。

而想改变官府的态度,军队必须要有拿的出手的功绩,才能在未来的朝堂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执政的小轻舟,可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

有王氏这个女人做谋士,虽然政务能力不足,但是对人心的把控独领风骚。

把在官府任职的同窗压着打。

制衡手段玩的出神入化。

只要出现颓势,就把所有人拉进内斗之中,让所有人首尾难顾,十分难缠。

政治上既然独木难支,就需要军方的新势力进场帮扶。

否则一家独大的小轻舟,很容易成为第二个张渔歌。

她的态度一直鲜明,完美执行张渔歌早就定制好的战略方针。

对新鲜事物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养蛊式的任凭他们发展。

再从胜利者中挑选合适的进行培养。

至于养到什么程度全取决于价值如何。

通常张渔歌的支持者能走的更远。

这不是学生想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