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虎伥(中)(1 / 2)

说书人将那惊堂木“啪”地一拍,震得桌上茶碗盖儿轻轻一跳,也震得满堂听众心头一紧。他却不急着开口,只慢悠悠拎起茶壶,将那早已温吞的冷茶,又注了半碗。昏黄灯光映着他半明半暗的脸,那沙哑的嗓音,便在这沉寂压抑的空气里,重新弥漫开来。

“上回书说到,那李素李书生,夜半窥见娇妻阿绣,立于厨房暗影之中,唇色艳红如饮血,更兼城中接连有人莫名失踪……这一桩桩、一件件,可是将他那读书人的胆子,吓去了大半呐!”

他呷了口茶,眼皮微抬,扫过众人紧张的面容。

“诸位,你道那李素接下来当如何?是厉声质问,还是一纸休书?非也,非也!这读书人呐,心思弯弯绕最多。他当时是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溜回卧房,钻入被中,紧闭双眼,假装一切未曾发生!”

……

梆子声和更夫变调的呼喊,如同冰水泼头,将李素浇了个透心凉。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逃回卧房,一头扎进尚有余温的被褥里,浑身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怀中那张黄符滚烫依旧,灼得他胸口皮肉生疼,却也奇异地带给他一丝微弱的安全感。

脚步声由远及近,轻盈得几乎没有声音。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着一股夜雨的微凉和……一丝极淡、极力掩饰却仍挥之不去的腥甜气。

阿绣回来了。

她悄无声息地躺回他身边,身体柔软而冰凉,像一条无声无息滑入巢穴的蛇。李素紧闭双眼,连呼吸都屏住,生怕被她察觉自己已然醒转。他能感觉到她的视线在自己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不再是平日的温柔缱绻,而是带着一种审视的、冰冷的探究。

许久,那目光移开,身旁传来均匀的呼吸声,仿佛她已沉沉睡去。

可李素知道,她没有睡。

这一夜,对他而言,漫长如年。

接下来的几日,李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他不敢再看阿绣的眼睛,那双曾经令他沉醉的琉璃眸子,如今只让他联想到庙中狐狸那野性未驯的光。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捧着书卷,眼前却尽是那夜厨房窗外,月光下鲜红欲滴的唇,和地上暗沉的血点。

“伥……”

老僧以血写就的那个字,如同梦魇,在他脑中盘旋不去。为虎作伥!阿绣若是伥鬼,那驱使她的“虎”,又在何处?城中那些失踪的人,是否都成了那“虎”的盘中餐,而阿绣,便是那引诱猎物、助纣为虐的爪牙?

他几次三番想开口质问,想将怀中那烫人的黄符拍在桌上,但一接触到阿绣那看似无辜、甚至带着几分忧郁的眼神,到嘴边的话便又咽了回去。他怕。怕撕破这层温情脉脉的假象后,面对的是他无法承受的恐怖真相。更怕一旦挑明,那隐藏在暗处的“虎”,便会立刻扑出,将他撕得粉碎。

这份恐惧与猜疑,如同毒虫,日夜啃噬着他的心神。他迅速憔悴下去,眼窝深陷,脸色青白,读书时也时常精神恍惚。

阿绣却仿佛毫无所觉,依旧温柔小意。这日,她端着一碗熬得浓稠的鸡汤进来,轻声道:“相公近日劳神,脸色不佳,喝碗汤补补身子吧。”

那汤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可李素一闻到那味道,胃里便是一阵翻江倒海。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夜厨房地上的暗红,嗅到了那若有若无的腥甜。

“我……我不饿。”他偏过头,声音干涩。

阿绣执意将汤碗递到他面前,巧笑倩兮:“相公好歹用一些,这是妾身炖了许久的。”

碗沿凑近,那浓郁的香气几乎让他窒息。李素猛地挥手一推——

“啪嚓!”

汤碗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滚烫的汤汁和鸡肉溅得到处都是。

空气瞬间凝固。

阿绣脸上的笑容僵住,她低头看着地上的狼藉,又缓缓抬起头,看着李素,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委屈,泫然欲泣:“相公……你……你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