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宋都算幡(2 / 2)

复耕田亩数:巨大的数字随着笔触延伸,标注着宋国核心产粮区(如睢水流域、彭城周边)的可复垦面积,旁边用小字标注单位面积预期产量(基于周鸣团队前期秘密调查的土壤、水利数据模型推算)。

重开商路预期税收:描绘出连接陶丘(宋国商业重镇)、睢阳至郑、卫、鲁、齐的主要商道网络,每条商道上用动态增长的数字标注预期年通行税赋、货物交易抽成总和。金红的线条如同复苏的血脉。

丁口自然增长模型曲线:用流畅的曲线展示和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宋国人口在无大规模战损、休养生息政策下的理论恢复轨迹,终点数字庞大得令人心颤。

城邑修复与扩建预期:在睢阳、商丘等主要城池的简略轮廓旁,标注着重修城墙、恢复市集、重建官署所需的费用及完成后带来的民生、防御增益评估。

金红的线条与数字在素白幡面上跳跃、增长、交织,构成一幅充满希望与诱惑的“未来财富图景”。与左幡的“死亡星海”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

然而,这平衡并未达成。悬挂长竿的牛筋索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那玄黑的“战殁”幡,因其上承载的“死亡数据”的绝对重量(物理与心理的双重重量),明显压过了素白“生息”幡的一端!象征着和平的“生息”之利,在残酷的历史血债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足。

“这……”华元看着那倾斜的平衡杆,刚刚因“生息幡”升起的一丝希冀瞬间被压垮,脸上血色尽褪。

赵武紧盯着那不平衡的装置,眼神锐利如鹰,显然在飞速思考这“可视化数据”背后的含义以及晋国的得失。

屈荡冷哼一声,终于开口,带着楚人特有的傲然:“周子此幡,用意颇深。然我大楚问鼎中原,岂因区区一地之凋敝而改弦更张?宋国之痛,或可悯,然列国争雄,自有其天数。这生息之利,画饼充饥罢了!焉知不是晋人缓兵之计?”他将矛头隐隐指向晋国和周鸣。

就在屈荡话音未落之际,周鸣再次动了。他走到悬挂平衡杆的牛筋索旁,从袖中取出一个物件——那并非寻常砝码,而是一枚精心雕琢的青铜“戈矛”模型!戈矛造型狰狞,锋刃寒光闪闪,虽小却透着凛冽杀意。在戈矛的銎部(装柄的孔)位置,赫然刻着一个清晰的古篆——“吴”!

周鸣面无表情,将这枚沉重的青铜“吴戈”砝码,稳稳地放置在了那原本就因“战殁”幡而沉重下沉的平衡杆左端(靠近“战殁幡”一侧)!

“嗡——”

平衡杆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原本就倾斜的左端,因为这枚“吴戈”砝码的加入,猛地向下沉坠!悬挂其上的玄黑“战殁”幡剧烈晃动,幡面上那密密麻麻的死亡符号仿佛要挣脱束缚,倾泻而下!而那代表和平希望的素白“生息”幡,则被高高地、危险地翘起,金红的线条和数字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虚幻而不真实。整个平衡装置,此刻呈现出一种近乎崩断的、极度危险的倾斜状态!

“吴?!”赵武瞳孔骤然收缩,失声低呼。这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入他的脑海。晋国高层并非没有关注东南那个悄然崛起的蛮夷之国,但从未将其放在与楚、秦同等威胁的位置。周鸣此举,是将吴国的威胁,量化成了足以压垮当前脆弱平衡的致命砝码!这枚冰冷的“吴戈”砝码,代表的不仅是吴国的军力,更是其必然趁晋楚两败俱伤、精疲力竭之机,从侧翼给予致命一击的高概率事件!它让“持续争霸”的成本与风险,瞬间飙升到了一个无法承受的临界点。

屈荡脸上的骄矜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疑和更深的愠怒。“吴……蛮夷小邦,安敢如此?!”他下意识地反驳,但声音里却少了几分底气。作为楚国令尹之子,他比赵武更清楚近年来吴国在楚东南边境的袭扰日益频繁,楚国在与晋国拉锯的同时,东南的压力确实在增大。周鸣这枚“吴戈”砝码,精准地戳中了楚国争霸战略中一个正在溃烂的隐痛。

华元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剧变惊呆了。他看着那几乎要被“战殁”和“吴戈”压断的平衡杆,又看看那高高翘起、仿佛随时会飘走的“生息”幡,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他意识到,周鸣展示的不仅仅是宋国的苦难,更是一个冷酷的预言:如果晋楚继续厮杀,耗尽最后一滴血,那么最终的赢家绝不会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那潜伏在东南阴影中、磨刀霍霍的吴国!宋国,连同整个中原的格局,都将坠入一个更加血腥、更加不可预测的深渊!

“看到了吗?”周鸣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像冰冷的金石撞击,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他站在那极度倾斜、岌岌可危的平衡装置下,身影被摇曳的烛光拉长,如同一个来自未来的、无情的判官。“此非卦象,亦非神谕。此乃数!”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赵武、屈荡,最后落在面无人色的华元身上。

“左幡之重,是四十年血火浇灌的势,是累累白骨堆砌的实!右幡之利,是休战可期的机,是万民生息的望。然此二者,尚不足定鼎平衡。”他的手指,指向那枚沉重得刺眼的青铜“吴戈”。

“此吴砝码,乃天时、地利、人心、兵甲之变数!是蛰伏于侧、待时而动的渔利之机!晋楚相争,若至力竭,此砝码之重,足以崩断此杆,倾覆双幡!届时,”周鸣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火的寒冰,“战殁之幡将覆压一切,其上所载,将远不止宋人之名!生息之望,更成泡影!而执棋者,恐易位矣!”

堂内死寂,落针可闻。只有烛火在不安地跳动,将“弭兵损益幡”那极度倾斜、充满张力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如同巨兽狰狞的爪牙,又似历史天平在血火与未知威胁重压下发出的、濒临断裂的无声哀鸣。赵武的指尖深深陷入掌心,屈荡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华元则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力气,踉跄一步,全靠身后的柱子支撑才未倒下,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枚决定命运的“吴戈”砝码,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一种被残酷真相洞穿后的、绝望的清醒。

夕阳最后的余晖,透过高高的窗棂,斜斜地照进来,恰好落在周鸣平静无波的脸庞和那具象征天下大势的“算幡”之上。光与影在他身上分割,一半沉入历史的阴影,一半映着冰冷的计算。那枚小小的青铜“吴戈”,在残阳下闪烁着冰冷而致命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