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老话新说(1 / 2)

屏幕蓝光在林枫眼下投出青灰阴影,他拇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边缘,最新一期直播数据在屏幕上跳动——平均停留时长2分47秒,跳出率63%。

会议室空调嗡嗡作响,赵子轩的转椅突然发出吱呀一声,惊得他抬头。

\"不是观众没耐心,是我们没给他们留下的理由。\"赵子轩把平板推过来,播放量曲线图像被风刮歪的旗子,\"上周有个00后留言:'听了十分钟,就听懂一句\"祖公上山\",剩下的像在听外语考试听力。

'你看,他们不是讨厌传统,是讨厌'听不懂'的传统。\"

林枫的指节抵着太阳穴,眼前闪过前晚刷到的短视频:染着蓝发的女生跟着节奏甩头,背景音是电子鼓点混着秦腔;穿汉服的男生用Rap讲《山海经》,弹幕刷着\"原来老故事能这么燃\"。

他突然坐直,手机屏幕亮起,是小梅发来的消息:\"今天教了三个学妹唱《祖公上山》,她们说'要是能配点节奏就好了'。\"

\"得让老话讲进新耳朵里。\"林枫敲了敲平板上的\"侗族迁徙史\"文档,\"小梅的爷爷说过,这些歌是祖公们饿肚子时互相打气的话。

饿肚子的人说话,哪有端着架子的?\"他抓起椅子上的外套往身上搭,\"走,去剪辑室。\"

剪辑室的灯光照得地板发亮,赵子轩翻出前几期直播的素材,画面里小梅坐在火塘边,身后是褪色的侗锦挂毯。

林枫盯着画面里突然切进来的弹幕——\"这节奏比我奶奶织侗布还慢\",手指突然顿住:\"如果把迁徙史做成国风说唱呢?\"

\"说唱?\"赵子轩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那老吴头要是泉下有知——\"

\"老吴头活着的时候总说'歌是活的,得跟着活人变'。\"林枫调出老吴的采访录像,老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在屏幕里晃动,\"他给小梅讲迁徙故事时,手舞足蹈得像在说评书。

说唱怎么了?

当年的迁徙队伍里,说不定有人就爱扯着嗓子喊号子。\"

凌晨两点的404寝室飘着速溶咖啡的苦香,赵子轩抱着手机缩在转椅里:\"阿木,睡了吗?\"屏幕那头的阿木头发翘得像鸟窝,背景音是哗啦的翻书声:\"等我!

刚在整理苗家古歌的韵脚——你说要把《祖公上山》改成说唱?\"他突然拍桌,\"我早想这么干了!

'山高雾深路难行,一口歌谣续命灯',怎么样?\"

三天后,音乐系琴房飘着混合的香气——古筝的木质清香、电子节拍器的塑料味,还有小梅攥着歌本时手心渗出的汗味。

她盯着乐谱上跳跃的音符,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阴影:\"爷爷教我时说,每个拖腔都要像山风过林......\"

\"你听。\"林枫把耳机塞进她耳朵。

电流杂音过后,是古筝扫过的清响,接着是电子鼓点如急雨般砸下。

阿木的声音混着侗语童谣飘出来:\"背篓装着半块粑,喉咙里卡着半口气——\"突然拔高的尾音撞上古筝的滑音,像山涧里的石头溅起水花。

小梅的手指慢慢松开歌本,指腹蹭过耳机线,眼眶慢慢发红。

\"爷爷要是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