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参帮初成(1 / 2)

信用社贷款的路子被堵死,像一盆冷水浇在程立秋心头,但并没有浇灭他的决心。他深知,坐以待毙只会让机会溜走,必须主动破局。既然大笔贷款无望,那就只能蚂蚁搬家,一点一点地筹集,同时,尽快启动项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初期投入,来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或许能撬动后续的资源。

当务之急,是组建队伍,先把承包下来的山地清理出来,为播种参籽做准备。这需要人手,大量的人手。

程立秋没有立刻返回海边,而是留在了黑瞎子沟屯。他先回了一趟自己那间许久没人住、已经落满灰尘的老屋,简单收拾了一下,算是安顿下来。然后,他揣上几盒好烟,开始在屯子里转悠。

他首先找的不是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是屯子里几个有名的“老把式”。这些老人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但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对山上的事门儿清,哪个坡向阳,哪个洼积水,哪种土质长什么草,他们都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屯子里有威望,说话有人听。

第一个找的是住在屯子最东头的韩老栓。韩老栓快七十了,腰弯得像张弓,但眼睛不花,年轻时是屯里有名的好猎手,也是侍弄药材的好手,认识好几种野山参。

程立秋拎着两瓶高粱酒和一包点心,敲开了韩老栓家的柴门。低矮的土屋里,韩老栓正就着咸菜疙瘩喝粥,见到程立秋,很是意外。

“立秋?你咋回来了?听说你在海边发达了?”韩老栓眯着眼打量他。

“栓叔,发达啥,就是混口饭吃。”程立秋把东西放在炕桌上,坐在炕沿边,掏出烟递给老人,并帮他点上,“我这次回来,是想弄点事,得请您老给出出主意。”

韩老栓嘬了口烟,没看那些礼物,直接问:“啥事?直说吧,你小子从小就有主意。”

程立秋便把承包荒山、打算种林下参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没隐瞒其中的风险和漫长的周期。

韩老栓听完,沉默地抽了半支烟,浑浊的眼睛看着窗外光秃秃的山梁:“种参……还是林下参……你小子,胆子是真肥。那玩意儿,娇贵着呢,不是有地就能种活的。六年……嘿,六年啊,够鬼子进趟村了。”

程立秋心里一紧,以为老人要泼冷水。

谁知韩老栓话锋一转,用烟袋锅敲了敲炕沿:“不过,你小子看中的那几片山砬子,倒是有点意思。背风,向阳,土是黑了点,但底下是沙壤,透水,长不出好庄稼,没准真能养活参娃娃。比你爹强,你爹就知道盯着那几亩熟地。”

程立秋心中一喜,知道找对人了:“栓叔,您是行家!所以我想请您出山,不用您干重活,就当个顾问,帮我看看地,指点指点怎么摆弄,工钱我按屯里最高的给您。”

韩老栓摆摆手:“钱不钱的,再说。我先跟你去看看地。”

接下来几天,程立秋陪着韩老栓,把他承包的山地仔仔细细走了个遍。韩老栓不愧是老把式,抓起一把土搓一搓,看看植被,甚至尝尝味道,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他肯定了程立秋的眼光,也指出了几处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哪里需要开排水沟,哪里需要补种遮阴树。

有了韩老栓的肯定和支持,程立秋心里更有底了。他开始正式在屯子里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