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贷款风波(2 / 2)

信贷员摇了摇头,打断他:“不够。按照我们现在的规定,对这种高风险、长周期的农业项目,尤其是个体性质的,贷款审批非常严格。你这些抵押物,评估下来,最多能贷给你这个数。”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百?”程立秋心里一沉。

“三千。”信贷员吐出两个字。

三千块!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于程立秋规划中那上千亩参田的前期投入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连购买优质参籽和支付第一年的人工费都远远不够!

程立秋的心凉了半截。他知道信贷员说的在理,政策如此,规定如此。但他不甘心!机会就在眼前,难道就要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

“同志,能不能再通融一下?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扶持政策?”程立秋做着最后的努力。

信贷员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程立秋同志,你的干劲儿我很佩服。但是,规定就是规定。除非……你能找到有财政拨款背景的单位担保,或者,有足够实力的个人给你做连带责任担保。否则,真的很难。”

单位担保?个人担保?程立秋在县城举目无亲,哪里去找这样的担保?他失魂落魄地走出了信用社。

资金短缺的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下来。他独自走在县城喧闹的街道上,感觉脚步格外沉重。重生以来,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力。空有超前的眼光和庞大的计划,却没有撬动计划的资本。

难道参梦还没开始,就要夭折了吗?

他不信!

一定还有办法!程立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海上!对,最终还是得靠海!必须想办法在短期内,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捕鱼?现在的收入稳定,但想靠它快速积累巨额资金,太难。除非……能有什么意外之财?

他想起了之前救玳瑁的“好运”,想起了老三程立冬那条似乎被眷顾的船……难道,海里的机遇,并不仅仅是鱼群?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现。前世似乎听说过,某些特定的海域……但他摇了摇头,现在不是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解决贷款问题。既然正规渠道走不通,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他想起信贷员提到的“个人担保”。有没有可能,说服一两个信得过、也有一定家底的人,联合起来做这个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他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大姐夫程大海?他刚接手船,家底不厚。王老板?交情还没到那份上。还有谁?

程立秋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眉头紧锁。他知道,他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否则,刚刚迈出第一步的参业计划,很可能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搁浅。这场贷款风波,成了横在他梦想之路上的第一道,也是最现实的一道坎。他必须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