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郭英雄也传来消息:黑蜂寨一切正常,雷莫近日都在寨中处理事务,未见异常。
\"继续监视,\"王十三下令,\"特别是雷莫的亲近之人。\"
黑蜂寨中,雷莫也得知了二皇子之死的消息。他肩头的蜂王不安地振动翅膀,发出低沉嗡鸣。
\"蜂王示警,\"雷莫面色凝重,\"有人要对我黑蜂寨不利。\"
少寨主雷泽愤慨道:\"定是有人嫉妒我寨立功,栽赃陷害!\"
雷莫沉思片刻:\"传令下去,全寨戒备。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寨子。\"
\"雷泽,你带一队精锐,秘密调查此事。\"雷莫下令,\"记住,不要与朝廷的人冲突。陛下圣明,必会还我清白。\"
雷泽领命而去。黑蜂寨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无数黑蜂被派往各地,成为最好的眼线。
京城与黑蜂寨同时展开调查,很快都有了重要发现。
叶孤白查到,那种珍稀药材最近只有太医院取用过,而取用者竟是——四皇子王吾的贴身太医!
\"四皇子...\"王十三眼中寒光更盛,\"看来朕的这些儿子,没一个让朕省心。\"
与此同时,雷泽的调查也有突破。他抓到几个形迹可疑的江湖人,严刑拷问下,对方供出受一个\"京城贵人\"指使,要他们模仿黑蜂作案。
\"那贵人有什么特征?\"雷泽逼问。
\"他...他手上有一块特殊的胎记,像...像一只蝎子。\"
蝎子胎记?雷泽立即想起,四皇子王吾的右手就有一块这样的胎记!
四皇子王吾此刻正在府中与心腹密议。
\"王潞已死,王晋失势,王余莽撞无能。\"王吾眼中闪着野心之火,\"如今只有我最适合继承大统。\"
心腹担忧道:\"但黑蜂寨那边...\"
\"放心,\"王吾冷笑,\"雷莫那个蛮子,不过是我父皇的一条狗。等我登基,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他!\"
他原本计划一石二鸟:既除掉竞争对手王潞,又陷害黑蜂寨。没想到王十三这么快就看破真相。
\"殿下,陛下已经开始调查了,\"心腹提醒,\"我们是否要...\"
\"无妨,\"王吾摆摆手,\"只要没有确凿证据,父皇也不能把我怎样。毕竟我是他儿子。\"
但他低估了王十三的决心,也低估了黑蜂寨的能力。
雷泽将调查结果密报雷莫。雷莫立即通过特殊渠道,直接向王十三禀报。
\"四皇子...\"王十三看着密报,怒极反笑,\"好个孝顺儿子!\"
他立即召见王吾。王吾还故作镇定:\"父皇召儿臣何事?\"
王十三直接抛出证据:\"你为何要陷害黑蜂寨?谋杀兄长?\"
王吾脸色大变,但仍强自镇定:\"父皇何出此言?儿臣冤枉!\"
\"冤枉?\"王十三冷笑,\"要不要朕传证人当面对质?\"
王吾终于崩溃跪地:\"父皇饶命!儿臣...儿臣只是一时糊涂...\"
王十三长叹一声:\"朕给过你们机会,为何非要逼朕...\"
他下令将王吾软禁,等候发落。但考虑到皇室颜面,此事并未公开。
处理完王吾后,王十三特意召见雷莫。
王十三召见雷莫,神色凝重:\"爱卿,此次陷害虽已查明,但朕忧虑未消。安南地处边陲,黑蜂寨树大招风,难免再遭人嫉恨。\"
雷莫跪地:\"全凭陛下圣裁!\"
王十三沉吟道:\"朕欲将安南与占城合并为交州,设交州都指挥使司。爱卿可愿任都指挥使,替朕镇守南疆?\"
雷莫震惊:\"陛下,这...交州都指挥使乃封疆大吏,臣一外族...\"
\"朕信你,\"王十三打断他,\"但需你黑蜂寨全员迁入交州城,接受朝廷整编。\"
雷莫肩头蜂王剧烈振翅,但他仍恭敬领旨:\"臣遵旨!\"
雷莫返回黑蜂寨,宣布朝廷旨意。果然,少寨主雷泽第一个反对。
\"什么?要我们离开祖地,接受整编?\"雷泽愤然,\"朝廷这是要吞并我寨!叔父,您就甘心吗?\"
雷莫呵斥:\"休得胡言!陛下圣恩,我等当感激涕零!\"
雷泽冷笑:\"圣恩?我看是鸟尽弓藏!叔父,您老了,胆怯了!\"
当晚,雷泽秘密召集寨中激进派:\"朝廷欺人太甚!我等岂能任人宰割?\"
众人响应:\"少寨主说得对!反了吧!\"
这一切,都被\"暗中监视\"的朝廷密探尽收眼底。
京城,王十三听着密报,嘴角微扬:\"鱼上钩了。\"
叶孤白疑惑:\"陛下,雷泽真会反?\"
王十三轻笑:\"雷莫、雷泽皆是自己人,岂会真反?这是朕的计策,要引出寨中真正的叛徒。\"
原来,王十三早已察觉黑蜂寨内有他人眼线。此次\"削藩\"之举,正是要引蛇出洞。
\"继续监视,\"王十三下令,\"看谁与雷泽接触。\"
果然,几日后,雷泽\"秘密\"离寨,潜入山林与一人会面——竟是三皇子王余的心腹!
王余心腹许以重利:\"若黑蜂寨助殿下成事,殿下登基后,必许寨主世镇安南!\"
雷泽\"心动\":\"但朝廷势大...\"
心腹得意:\"殿下已有周全计划。只要黑蜂寨在陛下南巡时'发动兵变',殿下自会派兵'平叛',趁机控制陛下...\"
雷泽\"犹豫\"良久,终于\"答应\":\"好!我寨愿效忠殿下!\"
这一切,看似都在王余掌控中。但他不知道,这其实是王十三的第三重算计——借机揪出皇子中的叛党!
雷泽将\"计策\"密报王十三。王十三大笑:\"好个王余,果然忍不住了!\"
他立即调整南巡计划,故意放出风声,将\"巡视交州\"列入行程。
王余果然中计,加紧准备\"兵变\"计划。
十三密令雷莫:\"寨中必有王余眼线,趁机清除。\"
雷莫领命,在寨内大肆清查,果然找出几个叛徒。但他们不知道,这仍是计策——王十三要借此让王余相信,黑蜂寨已完全在他的掌控中。
南巡之日将至,王十三突然召见雷莫、雷泽。
\"戏演得差不多了,\"王十三微笑,\"该收网了。\"
雷莫、雷泽跪地:\"请陛下示下!\"
王十三眼中寒光一闪:\"王余以为掌控一切,实则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南巡之日,朕要你们真的兵变!\"
\"什么?\"二人大惊。
王十三冷笑:\"但不是针对朕,而是针对王余!朕要你们假装兵变,引王余现身,然后一举擒获!\"
这才是最终计划!王十三要以自身为饵,彻底铲除皇子中的叛党!
南巡队伍抵达交州。王余也秘密抵达,潜伏在城外。
\"陛下已入行宫,\"心腹回报,\"黑蜂寨异动频频,似要动手。\"
王余得意:\"好!等他们发动兵变,我们就以'护驾'为名进城,控制父皇...\"
但他不知道,雷莫早已在城外布下天罗地网。
行宫内,王十三从容不迫:\"王余应该就快来了。\"
叶孤白担忧:\"陛下,此计是否太过冒险?\"
王十三自信一笑:\"放心,一切尽在掌控。\"
深夜,黑蜂寨果然\"发动兵变\"。无数黑蜂腾空而起,直扑行宫。
王余见状大喜,立即率兵\"护驾\"。
\"父皇莫慌!儿臣救驾来也!\"王余带兵冲入行宫。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混乱的场面,而是整齐列阵的锦衣卫和王十三冰冷的眼神。
\"逆子!还不跪下!\"王十三怒喝。
王余大惊失色:\"父皇...这是...\"
雷莫、雷泽从幕后走出:\"殿下,你的阴谋陛下早已洞悉!\"
王余面如死灰:\"不可能...你们不是...\"
王十三冷笑:\"你以为掌控了一切?殊不知从始至终,都在朕的掌控中!\"
王余瘫软在地:\"父皇...儿臣知罪...\"
王十三漠然:\"带下去!严加看管!\"
王余叛党被一网打尽,朝野震动。王十三借此机会,彻底整顿朝纲。
\"陛下圣明!\"群臣跪拜,无不敬畏。
雷莫、雷泽因功受赏,黑蜂寨正式整编为\"交州蜂营\",成为帝国精锐。
但王十三的算计还未结束。他密令叶孤白:\"继续监视各皇子。王余虽除,难保没有其他人...\"
果然,不久后,叶孤白密报:\"四皇子王吾似有异动...\"
王十三眼中寒光一闪:\"看来...朕的儿子们,还是不死心啊。\"
王余被囚禁的消息传入后宫,其母妃李贵妃顿时花容失色。这位以美貌冠绝后宫的贵妃,此刻顾不得仪容,径直冲向王十三的寝宫。
\"陛下!陛下开恩啊!\"李贵妃跪在殿外,声泪俱下,\"余儿年少无知,求陛下饶他一命!\"
王十三正在批阅奏折,闻声皱眉:\"让她进来。\"
李贵妃跌跌撞撞进殿,梨花带雨的模样令人心碎。虽已年过三十,但她依旧美得惊心动魄,此刻泪眼婆娑,更添几分凄美。
\"陛下,\"她跪行至王十三脚边,\"余儿是臣妾唯一的骨肉,若他有个三长两短,臣妾也不愿独活了!\"
王十三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确实一动。李贵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这些年来温顺可人,从未有过非分之求。
\"爱妃先起来,\"王十三语气放缓,\"王余犯的是谋逆大罪,按律当诛。\"
李贵妃泣不成声:\"陛下,求您看在臣妾侍奉您多年的份上...\"
王十三沉吟良久。杀子确实不忍,但留王余在朝中又是祸患。忽然,他想到一个两全之策。
\"朕可以饶他一命,\"王十三缓缓道,\"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欲封他为布腊瓦王,即刻就藩!\"
李贵妃茫然:\"布腊瓦?那是何处?\"
\"东非沿海的一个城邦,\"王十三淡淡道,\"原是摩加迪沙的附属贸易据点,约有两三千人。\"
李贵妃顿时脸色惨白:\"东非?那...那也太远了!陛下,余儿这一去,臣妾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他了!\"
她哭得更加伤心:\"臣妾就这一个儿子啊...\"
王十三扶起她,意味深长地说:\"爱妃,来日方长。余儿走了,咱们还可以再生啊。\"
李贵妃愣住了,脸颊泛起红晕:\"陛下...\"
王十三既然决定,便立即下旨:\"废王余皇子位,封布腊瓦王,即日就藩。赐王府护卫五百,工匠百人,粮种农具若干。\"
旨意传出,朝野哗然。谁都没想到,谋逆大罪竟只是远封非洲。
王余本人更是难以置信。他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还能活命,虽然是发配到蛮荒之地。
\"父皇,终究还是心软了。\"他苦笑着,开始准备行装。
李贵妃虽然不舍,但知道这已是最好结果。她偷偷塞给王余大量金银珠宝,又安排心腹侍女随行照顾。
\"余儿,到了那边好自为之,\"她含泪嘱咐,\"母亲会想办法帮你...\"
王余的船队从广州出发,浩浩荡荡驶向非洲。船上有五百护卫、百名工匠、数十名官员,以及大量物资。
航行漫长而艰苦。许多人晕船呕吐,更有甚者患上坏血病。王余自己也瘦了一大圈。
\"殿下,再坚持一下,\"船长鼓励他。
王余站在船头,望着无边大海,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京城的繁华,想起母亲的眼泪,想起自己的野心...
\"或许这就是我的命吧。\"他长叹一声。
数月后,船队终于抵达布腊瓦。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心凉:简陋的土屋,黝黑的土着,炎热的气候...
\"这就是我的封地?\"王余苦笑。
但既来之,则安之。他开始着手建设:令工匠修建王府,教土着耕种技术,与周边部落贸易...
出乎意料的是,布腊瓦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是印度洋贸易的必经之路。王余很快发现,这里大有可为。
京城中,李贵妃果然如王十三所说,很快又有了身孕。
\"爱妃如今可放心了?\"王十三抚着她尚未显怀的肚子,\"咱们还会有很多孩子。\"
李贵妃柔顺地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确实又有了孩子,但对远在非洲的王余,依旧念念不忘。
她暗中派人往非洲送信,了解王余的近况。得知儿子在蛮荒之地艰难求生,她心疼不已。
\"余儿,母亲一定会帮你...\"她暗自下定决心。
王余在布腊瓦逐渐站稳脚跟。他利用带来的工匠和物资,建设港口,发展贸易,甚至训练了一支小型军队。
\"殿下,北边的摩加迪沙似有异动,\"护卫长报告,\"他们不满我们抢了贸易。\"
王余冷笑:\"区区蛮邦,也敢与我争锋?\"
他亲自率军出征,大败摩加迪沙军队,迫使其臣服。此战让王余声威大震,周边城邦纷纷来朝。
\"或许非洲才是我的天地。\"王余开始有了新的野心。
李贵妃得知王余在非洲的成就,既欣慰又担忧。她频繁与王余密信往来,提醒他谨慎行事。
\"余儿,虽在远方,仍要谨言慎行。你父皇并非完全放心。\"
王余回信:\"母亲放心,儿臣明白。在此蛮荒之地,儿臣只想安稳度日。\"
但他心中另有打算。非洲广袤无垠,部落林立,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他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扩张领土。
王十三虽然将王余远封,但并未完全放心。他派锦衣卫暗中监视布腊瓦的一举一动。
\"陛下,布腊瓦王似在招兵买马,恐有异心。\"锦衣卫密报。
王十三冷笑:\"果然贼心不死。传旨:限制布腊瓦贸易,削减其物资供应。\"
旨意传到非洲,王余的处境顿时艰难。贸易受限,物资短缺,刚刚起步的事业受到重创。
\"父皇,您就如此不信任儿臣吗?\"王余愤懑不已。
李贵妃得知消息,急忙向王十三求情:\"陛下,余儿在蛮荒之地已是不易,何苦再为难他?\"
王十三漠然:\"爱妃不必多言。若他安分守己,朕自会放宽限制。\"
李贵妃无奈,只得暗中资助王余。她通过苏家商队,以贸易为名,向非洲输送物资。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余的野心与王十三的猜忌,注定难以调和。
尽管面临限制,王余并未放弃。他改变策略,不再依赖贸易,而是大力发展农业和矿业。
布腊瓦附近有金矿,王余组织土着开采,换取急需的物资。同时,他推广农耕,实现粮食自给。
数年过去,布腊瓦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加繁荣。王余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俨然成为东非小霸王。
\"陛下,布腊瓦王已征服周边十余城邦,\"锦衣卫再次密报,\"其势日盛,恐成祸患。\"
王十三皱眉:\"看来是时候敲打敲打了。\"
王十三下旨召王余回京述职。这明显是个陷阱,一旦王余回京,很可能被软禁甚至处死。
王余陷入两难:回京危险,抗旨更是大罪。
李贵妃得知后,急忙向王十三哭诉:\"陛下,余儿在万里之外,来回一趟何等艰难?求陛下开恩...\"
王十三这次却没有心软:\"朕意已决。要么回京,要么以抗旨论处!\"
父子间的博弈,进入关键时刻。
王余最终决定:抗旨不归。他上表称病,表示无法长途跋涉。
这无疑是对王十三的挑衅。朝臣们都以为,这次陛下绝不会再宽容。
但出人意料的是,王十三竟然没有发作。他只是淡淡地说:\"既然病了,就好生休养吧。\"
原来,李贵妃再次发挥了作用。她不仅以柔情打动王十三,更透露自己又有了身孕。
\"陛下,就当为了未出生的孩子...\"她泪眼朦胧地求情。
王十三终究心软了。但他也警告:\"这是最后一次。若再有不臣之举,绝不轻饶!\"
经过这次风波,王十三与王余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王余在非洲发展,但不过分扩张;王十三默许其存在,但严加监视。
李贵妃成为父子间的缓冲。她既安抚王十三,又提醒王余,维持着脆弱的和平。
数年后,王余在非洲建立起一个小型王国,虽不及中原繁华,但也称霸一方。他娶了当地酋长之女,生下混血子女,真正在非洲扎根。
而李贵妃又为王十三生下两个皇子,分散了她的注意力。虽然依旧关心王余,但不再像从前那样执着。
时间线回到当初当王余被废黜皇子位、远封非洲的时候,四皇子王吾在府中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王余这个蠢货,自作自受!如今竞争对手又少一个!\"
幕僚赵先生谨慎提醒:\"殿下,二皇子刚倒,三皇子又除,如今只剩下您和皇长子王晋。陛下恐怕会更加警惕...\"
王吾冷笑:\"王晋?那个被废又复立的废物?不足为虑!父皇已到中年,正是我辈崛起之时!\"
他压低声音:\"传令下去,按计划进行。我们要加快脚步了。\"
王吾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暗中组建自己的势力。他的母妃出身曲阜衍圣公府,虽然衍圣公府最近几年不如以往,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旧拥有庞大的人脉。
\"苏家那边如何?\"王吾问心腹。
\"回家主,苏老爷表示全力支持。只要殿下登基后恢复苏家地位...\"
王吾点头:\"这是自然。还有其他几家呢?\"
\"江南林家、广东陈家都表示愿意支持,但要求事成后获得海外贸易特权。\"
王吾眼中闪过厉色:\"许他们!等朕登基,什么条件不能答应?\"
他深知,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
除了财力,王吾还在文武两方面暗中布局。
文官方面,他通过科举安插自己人。今年新科进士中,有三人是他的门客。
\"让他们先去地方历练,\"王吾吩咐,\"等需要时再调回京城。\"
武官方面,他重点拉拢京营中下层将领。通过许以高官厚禄,已有数十人暗中投靠。
\"最重要的是九门提督,\"王吾对心腹说,\"务必把他拉过来。\"
九门提督掌管京城防务,若能控制他,就等于控制了京城。
王吾最深藏的底牌,是一支秘密训练的死士队伍。这些死士从小被培养,绝对忠诚,武功高强。
\"死士营现在有多少人?\"王吾问负责人。
\"回殿下,已有三百余人,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
王吾满意点头:\"继续训练,但要更加隐秘。必要时,可以淘汰一些不中用的。\"
他眼中闪过冷光。成大事者,必须心狠手辣。
王吾甚至将手伸向了海上。他暗中联络日本倭寇,许以重利,要求他们在必要时骚扰沿海,分散朝廷注意力。
\"倭寇虽不可信,但可暂时利用。\"王吾对幕僚说,\"等大事已成,再收拾他们不迟。\"
同时,他还与蒙古部落暗中往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举动极其危险,一旦被发现,就是通敌叛国的大罪。但王吾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王吾深知,要成事必须了解父皇的动向。他在宫中安插了大量眼线,甚至连王十三的贴身太监都被收买。
\"陛下近日身体如何?\"王吾常通过密信询问。
\"陛下虽已康复,但仍需每日服药。尤其夜间,常有咳嗽。\"眼线回报。
王吾心中暗喜。父皇的身体越差,对他的计划越有利。
王吾很擅长挑拨离间。他暗中散布谣言,说皇长子王晋对废立之事心怀怨恨,意图报复。
\"听说大皇子府夜半常有密会...\"
\"大皇子旧部多在边关,若里应外合...\"
这些谣言很快传到王十三耳中。虽然未必全信,但也足以让皇帝对王晋更加警惕。
王吾还挑拨薛城与叶孤白的关系。他派人冒充对方心腹,制造误会,让这两位托孤重臣渐生嫌隙。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王吾得意地对幕僚说。
一切准备就绪,王吾开始耐心等待时机。他深知贸然行动只会功亏一篑。
\"现在最重要的是隐忍,\"他告诫手下,\"没有十足把握,绝不轻易出手。\"
他密切关注着父皇的身体状况,同时观察着朝中动向。
就在王吾暗中布局之际,南方急报传入京城:一支规模庞大的海盗集团在东南沿海肆虐,自称\"海贼王\",麾下既有日本浪人,也有帝国福建、广东的亡命之徒,已攻占数座沿海城镇。
王十三震怒:\"区区海寇,也敢称王?叶孤白!\"
\"臣在!\"叶孤白出列。
\"命你率水师南下,剿灭这股海寇!\"王十三下令,\"另传旨日本总督顾昭,令其配合围剿,务必斩草除根!\"
叶孤白领命而去。王吾在一旁暗自窃喜:叶孤白离京,他的机会又来了。
但王十三的注意力并未完全放在海盗上。他敏锐地察觉到王吾最近与混血皇子们过往甚密,这引起了他的警惕。
王十三的后宫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妃嫔,自然也生下不少混血皇子。这些皇子母亲身份低微,在朝中无依无靠,平日备受冷落。
王吾看准这一点,刻意拉拢他们:\"诸位弟弟虽为天潢贵胄,却无实权,实在可惜。若愿助我,他日必不相负!\"
混血皇子们长期受歧视,如今有皇子主动结交,自然趋之若鹜。
王十三得知后,冷笑:\"老四倒是会钻营。不过,朕岂能让他得逞?\"
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次日早朝,王十三突然宣布:\"朕诸子皆已成年,当有所封赏。特将海外新附之地,分封诸子为庄园主。\"
群臣愕然。皇子封王常见,但封为庄园主却是闻所未闻。
王十三详细解释:\"朕将在各故国,为各皇子分封帝国庄园。庄园大小不一,大者二三百亩,地虽贫瘠,却可磨练心志;小者百亩左右,易于打理。种地三年免税,若能用功经营,做出成绩,朕必封王!\"
此言一出,举朝哗然。混血皇子们更是激动不已——这是他们第一次获得实实在在的封地!
王十三雷厉风行,立即举行分封大典。
来自朝鲜妃嫔所生的六皇子王宸,获封济州岛庄园三百亩。
西域妃嫔所生的七皇子王宏,获封撒马尔罕庄园二百亩。
南洋妃嫔所生的八皇子王宇,获封爪哇庄园一百五十亩。
...
每位皇子都得到一块位于母亲故国的庄园,以及启动资金和必要的农具、种子。
王十三勉励他们:\"尔等虽为皇子,亦当知民生疾苦。望好自为之,莫负朕望!\"
混血皇子们跪地谢恩,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王吾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父皇来这一手,轻易就瓦解了他辛苦建立的联盟。
混血皇子们很快启程前往各自的庄园。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充满热情。
王宸到达济州岛后,发现这里土地贫瘠,但适合养马。他引进蒙古马种,发展畜牧业。
王宏在撒马尔罕发现当地葡萄品质极佳,便开始酿酒。
王宇在爪哇利用热带气候,种植香料和热带水果。
...
每位皇子都根据自己的封地特点,发展特色产业。
他们定期向朝廷汇报进展,王十三也会给予指导和帮助。
王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友一个个离开,心中愤恨不已。他试图劝阻:\"海外蛮荒之地,何必去受罪?留在京城,兄长自会照顾你们。\"
但混血皇子们都不为所动:\"多谢四哥好意,但我们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王吾的势力大减,不得不重新谋划。
但他不知道,这一切都在王十三的算计中。皇帝通过这种方式,既给了混血皇子出路,又削弱了王吾的势力,更巩固了帝国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与此同时,叶孤白在南方取得大捷。他率水师与海盗集团在澎湖海域展开决战。
\"海贼王\"虽人多势众,但毕竟是乌合之众。叶孤白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先断其补给,再分而歼之。
经过三天激战,海盗主力被歼,\"海贼王\"本人被生擒。
日本总督顾昭也积极配合,清剿了境内的海盗余党。
捷报传回京城,王十三大喜:\"好!叶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一年后,混血皇子们的庄园陆续有了成果。
王宸的济州马场已培育出良马千匹,部分供应军方。
王宏的撒马尔罕葡萄酒畅销西域,甚至远销欧洲。
王宇的爪哇香料供不应求,利润丰厚。
...
王十三兑现承诺,封表现优异的皇子为郡王,赐予更多特权。
混血皇子们感激涕零,更加忠心耿耿。他们成为帝国在海外的重要支柱。
王十三通过分封海外庄园,成功解决了多个问题:
给了混血皇子出路,避免他们被利用。
削弱了王吾的势力,维护了朝局稳定。
加强了帝国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发展了海外经济,增加了国库收入。
王吾虽然挫败,但并未放弃。他改变策略,开始拉拢朝中重臣和地方豪强。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王吾对心腹说,\"父皇终究会老,我会等到那一天的。\"
父子之间的博弈,还在继续...
在打理庄园的过程中,皇子们还有一些意外发现。
王宸在济州岛发现了一处银矿,立即上报朝廷。
王宏在撒马尔罕找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遗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王宇在爪哇发现了一种可治疟疾的草药,造福百姓。
...
这些发现进一步增强了庄园的价值,也让混血皇子们更加受到重视。
王十三对心腹说:\"朕分封这些儿子,不仅是为了制衡王吾,更是为了帝国的长远发展。\"
他指着地图:\"这些海外领地远离中原,难以直接管辖。让皇子们去经营,既解决了他们的出路,又巩固了帝国统治,一举两得。\"
而且,混血皇子们有母亲家族的背景,更容易适应当地环境,可谓人尽其才。
王吾在屡次受挫后,变得越发急躁。他看到混血皇子们在海外庄园经营得风生水起,而自己的势力却进展缓慢,终于铤而走险。
\"既然正规途径行不通,那就别怪我用非常手段了。\"王吾对心腹密谋,\"马六甲航线利润丰厚,若能控制...\"
他暗中组建了一支海盗队伍,由日本浪人和福建亡命之徒组成,伪装成普通海寇,专门劫掠马六甲地区的商船和沿海村落。
\"记住,只劫商船,不伤人命,\"王吾嘱咐海盗头目,\"制造混乱即可,不要引起太大注意。\"
但他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
海盗活动日益猖獗,马六甲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商船不敢出海,渔民不敢打鱼,沿海村落纷纷内迁。
\"这些天杀的海盗!让我们怎么活啊!\"
\"朝廷为什么不管管?\"
\"听说这些海盗来无影去无踪...\"
民怨逐渐沸腾,地方官员急忙上报朝廷。
王十三看到奏折,勃然大怒:\"岂有此理!叶孤白刚剿灭海寇,怎么又冒出新的?而且专抢马六甲?\"
他敏锐地察觉到异常:\"这伙海盗行事诡异,不像普通海寇。传令锦衣卫,彻查此事!\"
锦衣卫指挥使郭英雄亲自带队调查。很快,他们发现这伙海盗与众不同: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似乎有官方背景。
\"大人,我们在海盗遗弃的营地发现了这个。\"一名锦衣卫呈上一块腰牌。
郭英雄接过一看,脸色顿变:\"这是四皇子府的腰牌!\"
虽然腰牌做了伪装,但锦衣卫的专业眼光还是认出了其来历。
\"继续查!但要绝对保密!\"郭英雄意识到事态严重。
调查深入进行,更多证据浮出水面:海盗的武器装备来自朝廷军械库;他们的补给线经过四皇子的封地;甚至有人看见四王府的人与海盗头目接触...
证据确凿,郭英雄立即密报王十三。
\"什么?竟是这个逆子!\"王十三震怒,一掌拍碎龙案,\"他竟敢...竟敢组建海盗,劫掠自己的百姓!\"
这是王十三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他可以容忍皇子们争权夺利,但不能容忍他们祸害百姓!
\"立即包围四王府!将王吾拿下!\"王十三怒吼。
但叶孤白劝阻:\"陛下息怒!此事关系重大,若贸然动手,恐生变故。不如...\"
他献上一计:\"既然四皇子喜欢玩海盗游戏,我们就陪他玩到底。\"
王十三采纳叶孤白的建议,设下陷阱。
他故意放出消息:一支满载珍宝的官船将经过马六甲海峡,护卫薄弱。
王吾果然上钩,命海盗队伍全力劫掠这支\"肥羊\"。
然而,当海盗船靠近官船时,四周突然出现大批水师战舰!
\"不好!中计了!\"海盗头目惊呼。
但为时已晚。水师万炮齐发,海盗船纷纷被击沉或俘虏。战斗很快结束,海盗全军覆没。
水师官兵从俘虏的海盗口中,得到了确凿供词:他们都是受四皇子王吾指使。
更可怕的是,官兵在海盗船上发现了王吾的亲笔信函,上面详细指示劫掠目标和分成方案。
\"四皇子,这是自寻死路啊。\"叶孤白看着证据,摇头叹息。
所有证据被秘密送往京城。王十三看着铁证如山,面色铁青。
\"这个逆子...这个逆子...\"他气得浑身发抖,\"传旨!立即查封四皇子府,将王吾押入天牢!\"
王吾被押入天牢,仍不知死活地叫嚣:\"我是皇子!你们敢动我?等我出去...\"
话音未落,王十三亲自来到天牢。
\"父...父皇...\"王吾顿时蔫了。
王十三冷冷地看着他:\"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吾跪地求饶:\"父皇饶命!儿臣...儿臣只是一时糊涂...\"
\"糊涂?\"王十三冷笑,\"组建海盗,劫掠百姓,这也是糊涂?\"
他扔出证据:\"这些!都是你糊涂的结果?\"
王吾面如死灰,无言以对。
王十三回到宫中,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如何处置王吾。
\"按律当诛!\"薛城率先表态,\"四皇子所为,已与反叛无异!\"
叶孤白却建议:\"陛下,四皇子虽罪大恶极,但毕竟是皇室血脉。若公开处决,恐损皇家颜面...\"
其他大臣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王十三沉吟良久,最终决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废王吾皇子位,削除宗籍,终身圈禁!\"
这是仅次于处死的惩罚。王吾将永远失去自由,在圈禁中度过余生。
王吾被圈禁的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谁也没想到,四皇子会落得如此下场。
其他皇子们更是噤若寒蝉,再不敢轻举妄动。
王十三借此机会,大力整顿朝纲:\"传旨:今后凡有祸害百姓者,无论皇亲国戚,一律严惩不贷!\"
他还特别加强对海外领地的保护,增派水师巡逻马六甲航线,确保商旅安全。
经此一事,王十三的威望更盛,朝局也更加稳定。
王十三特意召集所有皇子,以王吾为例训诫:\"尔等身为皇子,当以百姓为念。若敢祸害百姓,王吾就是下场!\"
皇子们跪地聆听,个个心惊胆战。
王十三继续说:\"权力不是用来满足私欲的,而是用来造福百姓的。若不懂这个道理,就不配为人!\"
这番话深深印在每个皇子心中。从此,再无人敢轻易越界。
处理完王吾之事,王十三将注意力转向积极方面。
他加大对混血皇子们海外庄园的支持,鼓励他们好好经营,造福当地百姓。
\"你们要记住,\"王十三告诫他们,\"庄园不仅是你们的封地,更是帝国的疆土,百姓的家园。好自为之!\"
混血皇子们谨记教训,用心经营,海外领地日益繁荣。
王十三通过这件事,既清除了内部隐患,又巩固了海外统治,可谓一举两得。
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民生,更加重视海外领地的建设与发展。
王吾被圈禁的消息传入后宫,其母妃苏贵妃顿时花容失色。这位以绝色容貌和傲人身段冠绝后宫的贵妃,此刻顾不得仪容,径直冲向王十三的寝宫。
\"陛下!陛下开恩啊!\"苏贵妃跪在殿外,声泪俱下,\"吾儿年少无知,求陛下饶他一命!\"
王十三正在批阅奏折,闻声皱眉:\"让她进来。\"
苏贵妃跌跌撞撞进殿,梨花带雨的模样令人心碎。虽已年过三十,但她依旧美得不可方物,泪眼婆娑中更显楚楚动人。她的身段曲线玲珑,即便是悲泣中也难掩其绝世风姿。
\"陛下,\"她跪行至王十三脚边,傲人的身材在悲泣中微微颤抖,\"吾儿是臣妾唯一的骨肉,若他有个三长两短,臣妾也不愿独活了!\"
王十三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确实一动。苏贵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这些年来温顺可人,从未有过非分之求。
\"爱妃先起来,\"王十三语气放缓,\"王吾犯的是祸害百姓的大罪,按律当诛。\"
苏贵妃泣不成声:\"陛下,求您看在臣妾侍奉您多年的份上...\"
王十三沉吟良久。杀子确实不忍,但留王吾在朝中又是祸患。忽然,他想到一个两全之策。
\"朕可以饶他一命,\"王十三缓缓道,\"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欲封他为库吉亚王,即刻就藩!\"
苏贵妃茫然:\"库吉亚?那是何处?\"
\"西非内陆的一个古城,\"王十三淡淡道,\"原是桑海王国最初的国都,现只有几千人口,深处撒哈拉沙漠南缘。\"
苏贵妃顿时脸色惨白:\"非洲内陆?那...那比王余的封地还要荒凉!陛下,吾儿这一去,臣妾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他了!\"
她哭得更加伤心,傲人的身躯因抽泣而微微颤抖:\"臣妾就这一个儿子啊...\"
王十三扶起她,意味深长地说:\"爱妃,来日方长。吾儿走了,咱们还可以再生啊。\"
苏贵妃愣住了,脸颊泛起红晕:\"陛下...\"
王十三既然决定,便立即下旨:\"废王吾皇子位,封库吉亚王,即日就藩。赐王府护卫三百,工匠五十,粮种农具若干。\"
旨意传出,朝野再次哗然。谁都没想到,祸害百姓的大罪竟只是远封非洲。
\"父皇!\"王吾苦笑着,开始准备行装。
苏贵妃虽然不舍,但知道这已是最好结果。她偷偷塞给王吾大量金银珠宝,又安排心腹侍女随行照顾。
\"吾儿,到了那边好自为之,\"她含泪嘱咐,\"母亲会想办法帮你...\"
王吾的船队从广州出发,航行数月后抵达西非海岸。但真正的艰难才刚刚开始——库吉亚深居内陆,需要穿越撒哈拉沙漠南缘。
\"殿下,前面就是沙漠了,\"向导警告,\"路途艰险,请做好准备。\"
王吾看着无边的黄沙,心中一片凄凉。这就是他的封地?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队伍在沙漠中艰难前行。烈日当空,缺水少粮,不时还有沙暴袭击。许多人倒下了,再也没能起来。
\"坚持住!\"王吾鼓励众人,\"只要到达库吉亚,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库吉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队伍终于抵达库吉亚。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心凉:破败的土城,稀落的居民,炎热的气候...
\"这就是我的封地?\"王吾苦笑。
但既来之,则安之。他开始着手建设:令工匠修复房屋,教土着耕种技术,打井取水...
出乎意料的是,库吉亚虽偏僻,但曾是古代商贸重镇,地下有丰富的水源,周边还有可耕作的绿洲。
王吾很快发现,这里似乎也不错。
京城中,苏贵妃果然如王十三所说,很快又有了身孕。
\"爱妃如今可放心了?\"王十三抚着她尚未显怀的肚子,\"咱们还会有很多孩子。\"
苏贵妃柔顺地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确实又有了孩子,但对远在非洲的王吾,依旧念念不忘。
她暗中派人往非洲送信,了解王吾的近况。得知儿子在沙漠中艰难求生,她心疼不已。
\"吾儿,母亲一定会帮你!\"她暗自下定决心。
王吾在库吉亚逐渐站稳脚跟。他利用带来的工匠和物资,修复古城,发展农业,甚至训练了一支小型卫队。
\"殿下,南边的部落似有异动,\"卫队长报告,\"他们不满我们占用水源。\"
王吾冷笑:\"区区蛮族,也敢与我争锋?\"
他亲自率军出征,大败部落联军,迫使其臣服。此战让王吾声威大震,周边部落纷纷来朝。
\"或许沙漠才是我的天地。\"王吾开始有了新的野心。
苏贵妃得知王吾在非洲的成就,既欣慰又担忧。她频繁与王吾密信往来,提醒他谨慎行事。
\"吾儿,虽在远方,仍要谨言慎行。\"
王吾回信:\"母亲放心,儿臣明白。在此蛮荒之地,儿臣只想安稳度日。\"
但他心中另有打算。非洲广袤无垠,部落林立,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他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扩张领土。
王十三虽然将王吾远封,但并未完全放心。他派锦衣卫暗中监视库吉亚的一举一动。
\"陛下,库吉亚王似在招兵买马,恐有异心。\"锦衣卫密报。
王十三冷笑:\"果然贼心不死。传旨:限制库吉亚贸易,削减其物资供应。\"
旨意传到非洲,王吾的处境顿时艰难。贸易受限,物资短缺,刚刚起步的事业受到重创。
\"父皇!\"王吾愤懑不已。
苏贵妃得知消息,急忙向王十三求情:\"陛下,吾儿在沙漠之地已是不易,何苦再为难他?\"
王十三漠然:\"爱妃不必多言。若他安分守己,朕自会放宽限制。\"
苏贵妃无奈,只得暗中资助王吾。她通过苏家商队,以贸易为名,向非洲输送物资。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吾的野心与王十三的猜忌,注定难以调和。
尽管面临限制,王吾并未放弃。他改变策略,不再依赖贸易,而是大力发展农业和矿业。
库吉亚附近有盐矿,王吾组织土着开采,换取急需的物资。同时,他推广节水农耕,实现粮食自给。
数年过去,库吉亚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加繁荣。王吾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俨然成为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