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抓(2 / 2)

书房布置得简洁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

王十三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童通判,如今调查有了新变化,边市的封锁也该解除了。还望你安排人手,尽快恢复边市的正常秩序。”

童大海微微皱眉,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之色,说道:“王百户,这案子还未侦破,就解除封锁,会不会留下隐患?万一那些不法之徒趁机逃脱或者继续作恶,该如何是好?”

王十三耐心解释道:“童通判放心,我们已有新的调查策略。如今暗中布下监视,比大张旗鼓地封锁更有效。我们会在暗处紧盯可疑人员,一旦有情况,便能迅速采取行动。日后若有需要,还得请童通判多多协助,共同维护边市的安宁。”

童大海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应道:“既然王百户已有周全计划,那我便安排人解除封锁。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王百户尽管吩咐,我定当竭尽全力。”

处理完这些事,王十三匆匆赶回临时办公处。

此时,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

他与郭英雄再次聚在一起,在烛光下仔细商讨下一步的监视计划。

他们详细规划着监视人员的部署、联络方式以及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力求在解除边市警戒后,也能对哈刺古的监视万无一失,静静地等待着这条“大鱼”再次现身,好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 。

刚到午时边市巡检司的副巡检蒋临来到了王十三这里说有重要情报,王十三把蒋临带到了里屋,蒋临说:“王大人,我收到消息说有一伙儿哈剌嗔人在三日后子时要在骡马巷有不法交易。”

王十三详细问了蒋临消息来源,这蒋临也说不清,王十三对这将临也产生了怀疑,随后让蒋临先回去后,叫来了郭英雄。

郭英雄建议留两个锦衣卫留在边市侦查,留两人秘密继续审问宣仲业,剩下的人大张旗鼓的离开边市。

一方面咱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这哈刺古有可能会收到消息不敢来边市,大队人马离开可以让哈刺古觉得有机会,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马可以去大同府修整一番。王十三觉得确实该修整一番了,就同意了郭英雄的建议。

抵达大同府时,正值晌午,烈日高悬,街市上车水马龙,喧嚣热闹。王十三没有丝毫耽搁,径直朝着城中最大的一家镖行奔去。

踏入镖行大门,宽敞的院子里,武师们两两一组,正在切磋武艺,吆喝声此起彼伏。他们手中的兵器相互碰撞,溅出火花,一招一式都透着习武之人的豪迈与刚劲。

王十三快步走向镖行掌柜的屋子,屋内布置简洁,一张宽大的书桌占据了一角,上面堆满了账本和文书。掌柜是个身形魁梧的中年汉子,满脸络腮胡,见王十三进来,微微起身,眼中带着几分审视:“阁下是?”

王十三双手抱拳,朗声道:“在下北镇抚司百户王十三,今日前来,有要事相商。”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令牌,在掌柜眼前一晃。

掌柜看到令牌,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拱手道:“原来是王百户,失敬失敬,不知有何吩咐?”

王十三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我需要你持《大同府民壮册》向我备案,以‘协助剿匪’的名义获取临时差遣文书。”

掌柜听闻,面露难色,眉头紧紧皱起,犹豫片刻后说道:“王百户,此事非同小可啊。这临时差遣文书,没有山西都指挥使司铜印,怕是难以服众,日后若有麻烦,我这小小镖行可担待不起。”

王十三闻言,向前一步,沉声道:“掌柜放心,此事关乎边境安危,一旦事成,定有重谢。至于加盖山西都指挥使司铜印,随后我自会补上,我以北镇抚司的名义担保,绝不会让你为难。”

掌柜权衡再三,最终点头应允:“既然王百户如此说,那我便信你这一回。只是这文书的事,还望王百户尽快办妥。”

然而,王十三心中始终存有疑虑,他担心这些武师里混有哈剌嗔的内奸。思索一番后,他计上心来,以请客的名义,摆下丰盛的酒席,邀请这一百多位镖行武师。

酒席上,酒香四溢,菜肴丰盛。王十三举起酒杯,满脸笑意地说道:“今日能与各位英雄豪杰相聚,是王某的荣幸。各位在这大同府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平日里行侠仗义,保一方平安,王某敬大家一杯!”说罢,一饮而尽。

众武师纷纷响应,举杯痛饮。王十三看似不经意地向酒里掺入了自家专门药晕牲口的红散。这红散效果神奇,只需一点点,便能药倒一百多头猪,药晕人亦是同理。为防意外,他使了个眼色,让手下锦衣卫守住门口,严禁外人进入。

不多时,武师们开始出现眩晕症状,原本喧闹的酒席渐渐安静下来。一个年轻武师晃了晃脑袋,喃喃道:“怎么头这么晕……”话还没说完,便一头栽倒在桌上。其他武师也纷纷瘫倒在地,有的还在挣扎着想要起身,却绵软无力。

王十三见状,立刻行动起来,他走到每一位武师身旁,按住他们的百会穴,施展忠心术。随着他的动作,昏睡的武师们眉头微皱,仿佛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内心挣扎。

正在这时,一个锦衣卫匆匆进来,在王十三耳边低语几句。王十三脸色微变,低声道:“盯紧门口,任何人不得靠近,若有异常,格杀勿论!”

过了许久,王十三终于完成了对这一百多位武师的收服。他看着昏睡的众人,长舒一口气。可转念一想,这些人手还是不够,于是又接连雇了三家镖行。

在第二家镖行,掌柜是个精瘦的老者,听闻王十三的要求后,捻着胡须说道:“王百户,不是我信不过你,只是这事儿太过突然,总得让我有个底。你剿的到底是哪门子匪?”

王十三沉声道:“事关机密,目前还不便透露,但我能保证,此事对大同府乃至整个边境都至关重要。你若相助,日后定有厚报。”

老者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吧,冲着王百户的名号,我便信你一次。”

依旧是老办法,摆酒请客,在酒中悄悄加入红散。待这些武师被药晕后,王十三又如法炮制,施展忠心术,挨个收服。

在第三家镖行,一个脾气火爆的武师听闻要协助官府,当场站起身来,大声道:“我们镖行只管保护商号货物赚钱,凭什么要听官府的差遣?”

王十三看着他,目光平静却透着威严:“这位兄弟,如今边境不宁,哈剌嗔虎视眈眈,一旦乱起来,你觉得这大同府还能有安稳日子过?赚钱?怕是连命都保不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一方百姓,守护我们的家园。”

那武师听了,愣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其他武师也纷纷点头,气氛逐渐缓和。

依旧是老办法,王十三摆酒请客,在酒中悄悄加入红散。

待这最后一批武师被药晕后,王十三又如法炮制,施展忠心术,挨个收服,等这最后一批武师被收服后,王十三也累晕了过去,待他醒来已经过了半个时辰,周围武师已经把他围成一团。

王十三当下命令:你现在立刻动身,以最快的速度把另外三家镖行的掌柜全都给我请到这儿来。那些普通武师,让他们先各自散去。记住,此事十万火急,分秒必争,路上切莫有任何耽搁,务必要尽快将人带来。”

镖行掌柜听闻,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愕与疑惑,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问些什么,但触及王十三那冷峻且充满威严的目光,到嘴边的话又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忙不迭地点头,应了声“是”,便转身匆匆离去,脚步慌乱得甚至差点被门槛绊倒。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王十三在屋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他的眼神始终紧紧盯着门口的方向,手中下意识地轻轻摩挲着腰间的佩刀,那是他执行任务的得力伙伴,此时也似乎在隐隐感知着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王十三心中一紧,知道是那三家镖行的掌柜来了。果不其然,片刻之后,三位掌柜依次踏入屋内。他们刚一进门,便被屋内略显陌生且严肃的氛围所笼罩。

王十三见人都已到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我们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一个叫哈刺古的家伙。可这人在哈剌嗔内部是什么身份,长什么模样,甚至他和我们正在调查的铁器走私案有没有关系,我们一概不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极有可能在边境从事不法交易。”

王十三神色凝重,声如洪钟,沉稳有力的话语在屋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头。

身形魁梧壮硕、宛如一座小山般的中年镖行掌柜麦达,往前跨出一步,他的脚步沉稳有力,地面似乎都跟着微微震动。

麦达瓮声瓮气地率先发言:“主上,既然这样,依我看,咱们得主动出击。我那些手下,都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让他们化妆成行脚商人,潜入边市,暗中搜集情报,说不定能探出些有用的消息。”

麦达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粗壮的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行动成功的画面。

王十三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麦掌柜这个主意不错,边市鱼龙混杂,是个获取情报的好地方。不过,此事风险不小,务必叮嘱兄弟们千万小心。再有,诸位以后叫我大人即可。”众人拱手称是。

这时,精瘦的老者宇文怀,捻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光派人去边市还不够。我觉得可以在咱们大同府内,对那些和哈剌嗔人有过往来的商户进行暗中监视。他们或许知道些哈刺古的消息,说不定能成为咱们破案的关键。”宇文怀虽然身形瘦弱,但眼神中透着久经岁月沉淀的精明与睿智。

“宇文掌柜所言极是,双管齐下,才能增加胜算。就麻烦宇文掌柜安排可靠的人手,密切留意那些商户的一举一动。”王十三点头认可,对宇文怀的提议给予了高度肯定。

两个肌肉发达的年轻镖行掌柜,东方名和尚志远对视一眼,东方名挠了挠头。

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冲劲,大声说道:“大人,我们年轻力壮,兄弟们也都身手敏捷。行动的时候,我们可以负责正面强攻,只要一确定那些哈剌嗔人的位置,就立刻冲上去,绝对不让他有逃脱的机会!”

尚志远也跟着附和:“对,我们还能在周边设下埋伏,多安排一些身手好的兄弟,藏在暗处。一旦那些哈剌嗔人想要逃脱,我们就立刻冲出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尚志远握紧了拳头,手臂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仿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王十三看着几位镖行掌柜,心中满是欣慰,这些江湖豪杰的全力支持与积极出谋划策,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行动增添了几分胜算。

他语气坚定,掷地有声地说道:“有了诸位的助力,此次行动必定成功。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哈剌嗔人凶狠狡诈,此次任务危险重重。大家回去后,一定要对参与行动的兄弟做好保密工作,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按照刚才商议的,抓紧时间准备,随时等待行动命令。”

麦达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大人放心,我回去就把兄弟们召集起来,好好操练一番,保证到时候不掉链子!”

宇文怀也郑重地点点头:“我会亲自挑选最机灵、最可靠的兄弟去盯梢,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

东方名和尚志远齐声说道:“王百户,您就瞧好吧!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那些哈剌嗔人较量较量了!”

屋外的锦衣卫虽然平时对王十三的命令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但是北镇抚司百户王十三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他是百户,如果有一天他调走了这些人会听命于他可能性非常低。

随后王十三先把屋外几个锦衣卫叫进来,趁他们不注意打晕了几人,之后挨个施展了忠心术,随后让其中一个锦衣卫把试百户郭英雄等人也叫来这里请他们喝酒,郭英雄来了以后虽然感觉这酒喝的有点突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刚喝一会儿他们都晕倒了,其实王十三在他们来之前就在酒里放了红散,之后王十三对他们都施展了忠心术。

至此,这三百多名镖行武师和几十名锦衣卫真正的成了王十三的人,接下来,王十三把郭英雄和四个镖行掌柜留下来商量捉拿哈刺古的对策,吩咐众武师散去准备。

待众人都散去后,屋内只剩下王十三、郭英雄以及四位镖行掌柜,其余锦衣卫则在屋外警戒。王十三缓缓走到桌前,拿起茶壶,为众人一一斟满茶水,热气升腾,茶香弥漫开来,却也无法驱散屋内凝重的气氛。

“此次我们要捉拿的哈刺古,实在是神秘莫测,我们必须从长计议。”王十三放下茶壶,神色凝重地说道,“麦掌柜,你说派武师潜入边市,具体打算怎么安排?边市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暴露。”

麦达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大人,我打算让兄弟们分成几批,每批装扮成不同的身份。有卖布匹的,有卖粮食的,还有卖杂货的。他们各自分散行动,避免引起怀疑。而且,我会给他们约定好接头暗号和地点,每天日落时分碰头交流情报。”

王十三点了点头,又看向宇文怀:“宇文掌柜,监视城内商户的事情,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那些商户肯定也会十分警惕。”

宇文怀捋了捋胡须,沉稳地说道:“我会先从和哈剌嗔有过频繁贸易往来的商户查起。安排兄弟们扮作普通百姓,在他们店铺附近转悠,观察他们和哪些人接触,有没有异常的货物进出。同时,我还会买通一些商户的伙计,从内部获取消息。”

郭英雄这时开口道:“王百户,我觉得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就算我们找到了那群哈剌嗔人,怎么确定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毕竟我们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东方名挠了挠头,说道:“要不我们在找到可疑人物后,暗中跟踪,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看他有没有和不法交易相关的行为?”

尚志远也补充道:“对,一旦发现他有交易铁器之类违禁物品的迹象,就可以确定他的身份,然后立刻动手抓捕。”

王十三沉思片刻,说道:“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我们在搜集情报的时候,也要想办法获取哈刺古的特征信息。麦掌柜,你派去边市的兄弟,要多留意哈剌嗔人的交流,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哈刺古的一些外貌特点或者特殊习惯。”

麦达应道:“好的,大人,我一定叮嘱兄弟们留意。”

宇文怀接着说:“我这边也会让兄弟们注意,从和哈剌嗔人有往来的商户那里,套套话,说不定能问出些有用的线索。”

郭英雄又提出:“我们还得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果在抓捕的时候,哈刺古反抗激烈,或者有其他哈剌嗔人来支援,我们该怎么办?”

王十三说道:“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制定好应对策略。东方掌柜、尚掌柜,你们负责正面强攻和周边埋伏的兄弟,要提前演练各种战术,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麦掌柜的镖车队伍,也要随时做好支援的准备。”

东方名和尚志远齐声应道:“是,大人!我们一定加紧训练,保证行动万无一失!”

屋内的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攥出水来,郭英雄微微倾身向前,双眉紧蹙,眼中透着审慎的光芒,压低声音道:“王百户,据我分析,这大同的军队看似军容严整,实则内里腐朽不堪。过往我便听闻诸多风声,军官吃空饷、士兵训练敷衍了事都是常态。真到了生死攸关之际,指望他们全力相助,那无疑是与虎谋皮,弄不好还会拖咱们后腿。”

“不过,转机也不是没有,咱们手中的巡北铁牌便是关键。凭此符,我们可前往阳和卫借兵。阳和卫一直是大明边防的重镇,麾下骑兵皆是精挑细选,骑射功夫娴熟,冲击力极强;火器兵更是配备了先进的神机铳、火炮等,威力不容小觑。依我看,此次最少得借骑兵三百,方能在抓捕哈刺古的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有了这三百铁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哈刺古有所异动,他们便能迅速包抄,截断其逃窜的路径 。”

王十三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剑眉微锁,眼中满是思索之色:“郭试百户所言极是,可阳和卫指挥使与咱们素昧平生,且借兵三百,这可不是小事,他怎会轻易应允?其中必然还有诸多周旋之处。”

郭英雄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指挥使我曾有过几面之缘,此人胆小如鼠又极度贪恋权位。这些年,他在阳和卫没少利用职权侵占屯田,中饱私囊。咱们若是拿着此事去威胁他,他定会方寸大乱。咱们先晓之以理,以皇命和边境安宁为由,向他借兵。倘若他冥顽不灵,拒不答应,咱们便抛出侵占屯田之事,弹劾的折子都备好,就不信他不怕丢官入狱。到那时,量他也不敢不乖乖借兵。”

麦达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震颤起来,他满脸涨红,带着几分豪迈之气:“这主意妙啊!要是那指挥使还敢刁难,我就带上几个身手最好的兄弟,直接堵他府上。让他见识见识咱们江湖人的手段,看他还敢不敢阳奉阴违!”

宇文怀缓缓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捻着胡须,神色沉稳:“麦掌柜,此事切不可冲动。咱们虽有巡北铁牌作为依仗,但毕竟是有求于人,还是要先以礼相待。先和他好好沟通,陈述利弊,若是他实在不识好歹,再想办法。把关系闹僵了,对咱们后续的行动也不利,还得考虑后续借兵后的协同配合呢。”

王十三微微颔首,对宇文怀的话表示认可,随后又看向郭英雄,正色道:“郭试百户,借兵之事至关重要,借到兵之后的手续同样不可忽视。万一事后有人追究起来,咱们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自证,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郭英雄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脯,眼中透着胸有成竹的光芒:“王百户放心,这一点我早就考虑周全了。咱们得让阳和卫出具一份‘自愿协捕文书’,文书上要把借兵的人数、兵种、借调时间、任务详情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尤其是这三百骑兵的借调细节,更要明确无误,归还时间、损耗赔偿等都得写明白,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这样一来,即便上面有人过问,咱们也能理直气壮,有据可依。”

东方名挠了挠头,脸上满是疑惑之色,开口问道:“郭试百户,这骑兵和火器兵都是精锐力量,调配起来可不容易。万一在行动中出现混乱,那后果不堪设想。咱们到底该如何安排呢?”

郭英雄耐心地解释道:“我在边军任过把总,我来指挥,那骑兵的机动性是咱们制胜的关键,他们速度快、冲击力强。咱们可以在包围圈的外围埋伏,一旦哈刺古等人试图逃跑,立刻出击,从侧翼和后方包抄,截断他们的退路。火器兵则部署在正面战场,凭借神机铳和火炮的远程杀伤力,在敌人靠近时给予迎头痛击。不过,火器兵的使用必须谨慎,提前要从咱们锦衣卫中挑选几个精通火器的人,专门负责指挥协调,确保操作无误,避免炸膛等意外发生 。”

尚志远紧接着问道:“要是阳和卫指挥使非要追问咱们抓捕的对象是谁,咱们该如何应对?借走三百骑兵,这么大的动静,他肯定会起疑心,咱们总不能一直瞒着。”

王十三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就说我们在追捕一个朝廷钦犯,涉及重大机密,干系到大明的安危,所以不能透露过多细节。他若还不依不饶,继续追问,就直接拿出巡北铁牌,以皇命压他,告诉他服从命令即可,知晓太多对他并无好处,以免惹祸上身。必要时,可以暗示他,协助朝廷办案,日后自有好处。”

众人正热烈讨论着,郭英雄面色一沉。

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带着几分警惕:“王百户,还有件事得重视。边市的巡检司副巡检虽说向咱们透露了有人三日后从事不法交易,可这人的底细,我总觉得蹊跷。他看似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消息,可谁能保证不是在给自己留后手?”

“据我所知,他手下掌管着一百多巡检司兵士,各个都有几分功夫。还有那通判,平日里作威作福,手下说不定也养了不少打手。咱们这次行动,动静不小,万一他们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从中作梗,咱们的计划可就全泡汤了。得提前想办法防备着。”

王十三剑眉紧蹙,右手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麦达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火气,猛地站起身,粗壮的手臂一挥:“怕他作甚!咱们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大不了到时候和他们干一场。我那些兄弟们,可都不怕拼命!”

宇文怀缓缓摇头,捻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麦掌柜,冲动不得。咱们此次行动,本就是为了缉拿哈刺古,维护边境安宁,要是和巡检司、通判的人起了冲突,一来容易暴露目标,二来也会让百姓遭殃,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还是得从长计议。”

东方名挠了挠头,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不咱们主动和那副巡检还有通判接触,表明咱们的立场,争取他们的支持?说不定他们只是不了解情况,才会有潜在的威胁。”

尚志远却反驳道:“哪有那么容易?他们在当地经营许久,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谁知道背后藏着什么猫腻。主动接触,万一打草惊蛇,反而不妙。”

郭英雄思索片刻,说道:“我倒有个主意。咱们可以派几个机灵的兄弟,暗中盯着巡检司和通判府。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常举动,比如集结人手、与可疑人物接触,咱们就能提前察觉,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再安排一些擅长交际的兄弟,找机会和巡检司的兵士们套套近乎,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他们对这次行动的态度。”

王十三微微颔首,认可道:“郭试百户这个办法可行。宇文掌柜,就麻烦你从你那些眼线里挑几个最得力的,去盯着巡检司和通判府。记住,一定要隐蔽,不能被发现。麦掌柜,你安排几个嘴皮子利索、善于察言观色的兄弟,想办法和巡检司的兵士拉近距离,探探虚实,但千万别暴露咱们的真实目的。”

麦达和宇文怀齐声应下。这时,尚志远又补充道:“咱们也得在行动地点周围安排好后手。要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和他们起了冲突,也得有应对的兵力。我建议从咱们准备埋伏的武师里,抽调一部分人,组成应急小队,随时待命。”

屋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十三在屋内来回踱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声响,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神色凝重得好似覆着一层寒霜。

终于,他停下脚步,目光如利刃般射向郭英雄,沉声道:“郭试百户,只在远处盯着,这事儿太悬了,我实在放心不下。”

“此次行动关乎边境安危,每一步都得走得稳稳当当,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引发雪崩式的后果。你赶紧从锦衣卫里挑几个化妆手艺出神入化的,让他们乔装打扮,以最隐蔽、最自然的方式,去贴身监视通判和副巡检。不仅要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更要留意他们的每一句交谈,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

郭英雄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审慎,他向前一步,恭敬问道:“王百户,倘若真发现他们有不轨的苗头,成功控制住他们之后,后续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还请您明示,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王十三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毫不犹豫地说:“一旦得手,马上将他们作为人质。以这两人为筹码,向巡检司和通判的势力施压。你亲自去传达,要明确告诉他们,只要按兵不动,不干扰我们抓捕不法之徒,等事情结束,我们必定会毫发无损地放了他们。但要是他们敢轻举妄动,试图搅局,那就别怪我们下手狠辣,人质的性命可就悬了。如此一来,就算他们心怀鬼胎,也会因为投鼠忌器而不敢贸然行动。”

麦达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兴奋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大腿。

高声嚷嚷道:“这主意太妙了!只要把这两个关键人物拿捏住,他们手下那些乌合之众就算想搞事,没了主心骨,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我看呐,到时候咱们也可以让几个兄弟扮成小商贩,在巡检司附近晃悠,一旦有动静,能马上接应。”

宇文怀轻抚胡须,眼中满是赞许之色,缓缓开口:“大人果然思虑周全,此计堪称绝妙。不过,麦掌柜的提议也有道理。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务必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差池。一旦被他们察觉,我们就会陷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迷烟,万一正面冲突起来,能派上用场。”

东方名和尚志远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纷纷用力点头表示认同。

东方名神色急切,语气中透着跃跃欲试的劲头:“没错,咱们必须速战速决!等控制住他们,我和尚掌柜这边的武师早已摩拳擦掌,随时待命。一旦局势生变,保证能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支援!我建议咱们提前规划好撤退路线,万一情况不妙,也能全身而退。”

郭英雄神色凝重,郑重地应道:“王百户放心,我定会精挑细选,选出最为得力、可靠的人手,倾尽全力确保此次任务圆满完成。我计划安排这几个锦衣卫扮作通判和副巡检身边小厮。如此一来,既能实现近距离贴身监视,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他们的警惕,不易引起丝毫怀疑。我还打算给他们配备特制的传讯鸽,方便随时联络。”

王十三微微颔首,紧接着叮嘱道:“行动之前,一定要对他们展开细致入微的培训。务必让他们深入熟悉通判和副巡检的日常习性、行为偏好,甚至是说话的语气、神态等细枝末节,以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露出丝毫破绽。”

“同时,提前准备好一套精准、高效的联络暗号,一旦成功控制住人质,即刻通知大家。唯有如此,我们各方才能紧密配合,实现行动的无缝对接。此次借兵关乎整个行动的成败,郭试百户,此事我亲自去。其他各位,每人来我这里拿五百两的会票,也按照之前的计划,抓紧时间准备,不可有丝毫懈怠。咱们齐心协力,定要将哈刺古缉拿归案,还边境百姓一片安宁。”

郭英雄领命后,立刻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去,全身心投入到挑选人手、筹备行装以及制定详细行动方案的紧张工作之中。

其他几位掌柜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赶回各自的据点,争分夺秒地组织手下加强戒备,从武器的检查保养,到人员的紧急调配,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王十三独自留在原地,屋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他缓缓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一杯凉茶,一饮而尽,试图借此平复内心的波澜。

随后,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眉头再次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场即将到来的行动,犹如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为了边境百姓的安宁,为了守护大明的疆土,他别无选择,唯有全力以赴,背水一战,誓要将哈刺古及其背后的不法势力一网打尽 。

待几人散去,王十三深知时间紧迫,片刻也不敢耽搁。

他立刻召集屋外锦衣卫,神色冷峻,目光如电般扫过每一个人:“此次任务关乎边境安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从现在起,所有人进入戒备状态。”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部分锦衣卫负责在城内秘密排查,留意任何与哈剌嗔人有关的蛛丝马迹,尤其是那些可能与哈刺古有联系的地下钱庄、酒馆等场所。

另一部分则着手准备行动所需的物资,从锋利的兵器到夜行衣,每一样都仔细清点、检查。

麦达回到自己的镖行,扯着嗓子大声吆喝:“兄弟们,都给我听好了!这次咱们要干一件大事,关乎边境百姓的生死!”

他亲自挑选出最精锐的武师,这些人身手矫健、经验丰富,接着开始日夜操练。

他们模拟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练习在狭窄空间内的格斗技巧,以及如何迅速从镖车中出击。

麦达还专门让人打造了一批特制的暗器,藏在镖车的隐秘之处,以备不时之需。

宇文怀则在自己的地盘上,精心挑选着那些最为机灵、善于观察的手下。

他把他们叫到跟前,低声叮嘱:“你们都是我信得过的人,这次任务只许成功。去那些和哈剌嗔人有往来的商户附近,装作普通百姓,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

这些手下乔装打扮后,分散到城中各个角落,有的扮作卖菜的小贩,守在商户门口;有的装作闲逛的路人,在周围徘徊。

东方名和尚志远这边也没闲着,两人聚在一起商议:“咱们年轻力壮的兄弟们多,一定要发挥好这优势。”

他们将镖行的年轻武师们分成若干小队,进行高强度的体能和搏击训练。

尚志远亲自示范各种拳法和腿法,东方名则在一旁指导大家如何配合,如何在战斗中相互掩护。

同时,他们还准备了一些轻便但威力十足的武器,如短弩、匕首等,方便在近身搏斗时使用。

王十三跨上一匹矫健的骏马,带着几名精悍的锦衣卫,踏上了前往阳和卫调兵的路途。

出城后,先是宽阔平坦的官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偶尔能看到行色匆匆的商旅和运货的车队。马蹄声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扬起阵阵尘土。

行至半途,道路逐渐变得崎岖难行,官道变成了乡野小道。

路面坑洼不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间劳作的百姓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

王十三一行人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地避让着路上的石块和泥坑。

经过近半天多的奔波,终于,阳和卫卫城的轮廓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远远望去,这座在明国北方边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坚固堡垒矗立在广袤的平原之上,气势恢宏。

阳和卫卫城位于大同府东北方向,坐落在大同盆地的边缘地带,地势开阔平坦,四周视野良好,有利于军事了望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展开。

它扼守着大同府通往东北方向的交通要道,是连接内地与北方边境的关键节点,军事调动、物资运输、情报传递都需经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作为大同府的重要屏障,它能有效抵御北方鞑靼等游牧民族的侵袭,一旦外敌来袭,可作为前沿防线迟滞敌人进攻,为大同府及内地的防御部署争取宝贵时间,还与周边卫所、城堡相互呼应,共同维护北方边境安全。

随着逐渐靠近,卫城的细节愈发清晰。高大厚实的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严,城墙高三十六尺,宽十五尺,下宽二十四尺,由砖石筑成,坚固无比。

城墙上的雉堞整齐排列,犹如巨人的利齿,上面有了望孔和射箭口,可供士兵观察敌情、攻击敌人。

每隔一段距离的马面突出于城墙之外,能让士兵从两侧攻击攻城敌人,使攻城者腹背受敌,彰显着它强大的防御能力。

卫城设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采用厚重木门并包裹铁皮。

城门上方建有高大雄伟的城楼,不仅可作了望哨,还能在战时作为指挥中心。

此外,城门外侧设有瓮城,当敌人攻入瓮城,守军可从多个方向攻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环绕着卫城的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宽六十尺,深九尺,河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成天然屏障,河与城墙间还设有拒马、鹿角等简易防御设施。

在卫城周边高处,分布着多个烽火台和了望塔,烽火台可传递军情,了望塔用于日常了望预警。

“终于到了,这阳和卫果然名不虚传。”王十三身旁的一名锦衣卫感叹道。

王十三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这阳和卫扼守要冲,是北方边防的关键所在,今日一见,更觉责任重大。此城始建于明国早期,随着边防形势变化不断扩建修缮,如今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我们肩负的使命更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