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47章 农夫表彰:张小三获“农模”,嬴政亲赐良田10亩

第247章 农夫表彰:张小三获“农模”,嬴政亲赐良田10亩(1 / 2)

咸阳的冬日暖阳,

透过农科馆的雕花木窗,

洒在“农墨同心”的匾额上。

匾额下的长案铺着明黄色锦缎,

上面摆着鎏金奖牌、线装农书,

还有一卷用朱砂圈注的田契——

那是嬴政亲批的10亩关中良田,

就在渭水岸边,

土肥得能攥出油。

农科馆外的广场上,

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农户、农官和墨家工匠。

王大伯裹着新赐的秦式锦袍,

手里攥着去年的波斯麦种,

时不时踮脚往馆内望:

“小三咋还没来?

这娃在润疆种出六石亩产,

教俺们堆肥,

该当这个‘农模’!”

阿木穿着西域彩布短打,

怀里揣着张小三画的农具图,

声音里满是骄傲:

“在润疆,

小三兄弟教俺用风车水车,

修曲辕犁,

连俺阿爹都学会了堆肥,

这奖他拿得最稳!”

人群突然静了下来,

只见陈农官引着个穿粗布短褂的少年走来,

少年脸膛黝黑,

手上满是老茧,

袖口还沾着点麦糠——

正是张小三。

他刚从润疆赶回来,

身上的风尘还没来得及拍净,

站在雕梁画栋的农科馆里,

显得有些局促,

手不自觉地攥着衣角。

“小三,别慌。”

陈农官拍了拍他的肩,

声音温和,

“陛下知道你在润疆的功劳,

特意让你站在最前面。”

张小三点点头,

目光扫过人群,

看到王大伯、阿木,

还有墨家的曹平,

他们都笑着朝他摆手,

心里的紧张才消了些。

这时,

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唱喏声,

所有人立刻躬身行礼。

嬴政身着玄色帝冕,

步履沉稳地走进馆内,

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张小三身上,

嘴角泛起笑意:

“你就是张小三?

陈农官的奏折里,

十次有八次提你。”

张小三赶紧跪下磕头,

声音有些发颤:

“草民张小三,

参见陛下。”

“起来吧。”

嬴政抬手示意,

指着长案上的奖牌,

“知道今天召你回来做什么吗?”

“听陈农官说,

陛下要表彰种粮好的农夫。”

张小三站起身,

眼睛盯着地面,

不敢抬头。

“不仅是表彰。”

嬴政走到他身边,

拿起那卷田契,

“你在润疆流沙农站,

试种波斯麦亩产超六石,

改良播种器让出苗率提两成,

教三百多农户用风车水车、学堆肥法,

还帮牡丹改良盐碱地的灌溉方案——

这些功劳,

配得上‘大秦农模’的称号,

也配得上这10亩良田。”

人群里立刻响起掌声,

王大伯忍不住喊:

“陛下说得对!

小三这娃实诚,

去年俺家堆肥烧苗,

他半夜冒雨来教俺补浇淡盐水,

比亲儿子还上心!”

曹平也上前一步,

捧着个新造的“多功能播种器”:

“陛下,

这播种器就是小三提的改进建议,

加了可调株距的滑片,

既能种波斯麦,

又能种占城稻,

比以前的老样式好用三倍!

他虽不是墨家弟子,

却懂农具的门道,

是真把种地当回事。”

嬴政接过播种器,

仔细看了看,

递给张小三:

“这是你心血改的,

留着自己用。

渭水岸边的良田,

都是熟田,

有墨家的曲辕犁,

有农科站的新种,

明年定能再获高产。”

张小三却突然跪下,

把田契推了回去:

“陛下,

这良田草民不能要。”

嬴政愣了一下,

饶有兴致地问:

“哦?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良田,

你为何不要?”

“润疆还有很多归附的西域农户,

他们没地种,

只能租田,

一年收的麦要交一半租子。”

张小三抬起头,

眼里闪着光,

“草民在润疆有三亩试验田,

够种了。

这10亩良田,

不如分给阿木他们,

让他们也能有自己的地,

跟着大秦好好种粮。”

人群瞬间安静了,

阿木更是睁大眼睛,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三兄弟,

这是陛下赐你的……”

“俺知道。”

张小三打断他,

“但种地的人,

最懂没地的苦。

俺在农学堂时,

先生说‘粮安大秦,

要让每个农夫有田种’,

这话俺记在心里。”

嬴政盯着张小三看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