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38章 农墨合作试验田:波斯麦配风车水车,亩产超6石

第238章 农墨合作试验田:波斯麦配风车水车,亩产超6石(1 / 2)

润疆流沙农站的沙地被夏阳晒得发烫,张小三蹲在田埂上,

手里攥着一把波斯麦麦穗,眉头却没舒展——按陈农官的要求,

试验田要冲刺亩产6石,可去年最好的收成也才5石,

眼下麦苗刚抽穗,叶片却有点发蔫,显然是沙地保水难,灌溉跟不上。

“小三,俺说啥来着?

这沙地就是种不出高产!”

王大伯扛着锄头走过来,看着麦苗叹气,

“去年靠挑水浇,一天浇两亩,今年试验田扩到十亩,光靠人挑,

累死也浇不过来,麦苗渴得慌,咋能长好?”

张小三没反驳,目光却投向农站外的水渠——墨家工匠曹平昨天捎信说,

新改良的“风车水车”今天到,说是能靠风力抽水,比人挑快十倍。

正想着,远处传来“吱呀”的转动声,曹平带着两个工匠推着一台木架车过来,

车身上装着扇叶状的风车,

“小三,王大伯!

俺们来了!”

曹平抹了把汗,拍着风车,“这是张衡先生改的‘双轮风车水车’,

风一吹,两个扇叶一起转,竹管能把水渠的水抽到田埂上的蓄水池,

再顺着垄沟流进田里,一天能浇二十亩,比你们挑水快多了!”

王大伯凑过去,摸了摸风车的木架:

“这玩意儿真能行?

润疆的风时大时小,万一没风,不还是白搭?”

“放心!”

曹平笑着指了指风车旁的踏板,“没风的时候,踩踏板也能转,

两个人踩,比四个人挑水还快,保准不让麦苗渴着!”

一、水车显威:风转水来,苗醒叶绿

安装水车时,农站的人都围了过来。

曹平指挥工匠把水车固定在水渠边,

竹管一端插进水里,另一端连到蓄水池,风车迎着风,

“吱呀”转起来,没一会儿,蓄水池里就“哗啦啦”地积起了水。

“快!开垄沟!”

张小三立刻让人在试验田边挖垄沟,水顺着垄沟流进田里,滋润着发干的土壤。

之前发蔫的麦苗,喝到水后,叶片渐渐舒展开,泛出鲜亮的绿色,看得王大伯眼睛直发亮。

“真管用!”

王大伯蹲在田边,看着水流进麦垄,“以前挑水浇这块地,

得四个人忙半天,现在风车一转,水就来了,省了多少力气!”

可没两天,润疆刮起了“干热风”,风虽大,却带着热浪,

蓄水池的水蒸发得快,竹管里的水流也变细了。

张小三看着麦苗又有点打蔫,急得直跺脚:

“曹师傅,这可咋整?水不够用啊!”

曹平也没慌,让人在蓄水池上盖了层茅草,又在竹管外裹了层湿麻布:

“茅草能挡太阳,减少蒸发;湿麻布能降温,水流就不会变细。

俺们再在田埂上挖‘蓄水坑’,把多余的水存起来,就算风大,也能撑两天!”

按曹平的法子改造后,水流果然稳定了。

张小三每天盯着麦苗,记录生长情况:“六月初五,风车抽水三时辰,麦苗高四尺,抽穗率八成;

六月初七,踩踏板抽水两时辰,麦穗开始灌浆……” 王大伯也天天来田边,

看着麦穗一天天饱满,之前的怀疑早没了踪影,还主动帮着踩踏板抽水。

二、农墨协同:精耕细作+农具助力

除了水车,墨家还送来不少“助农小玩意儿”——有“分行器”,

播种时能保证株距均匀;有“除草耙”,齿细而密,

能除杂草还不伤到麦根;还有“测湿棒”插进土里就能知道土壤湿度,不用再靠手摸凭感觉。

“小三,你看这分行器,播出来的麦垄,比你用绳子量的还直!”

曹平拿着分行器在田里示范,种子顺着器口的小孔落下,

株距正好两指宽,“这样麦苗通风好,不会挤着长,麦穗才能长饱满。”

张小三也没闲着,按农家的老法子,给麦苗施“草木灰肥”——

把农站做饭的草木灰收集起来,拌上腐熟的牛羊粪,撒在麦垄里,既能肥土,又能防蚜虫。

“曹师傅,光有好农具不行,还得懂种地的门道,

这草木灰肥,能让麦穗多结粒,去年俺试过,能增产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