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41章 赢欣献策:固本培元,方能拓疆

第141章 赢欣献策:固本培元,方能拓疆(1 / 2)

定远城的风沙刚落,赢欣便将西域斥候传回的图志仔细收进木盒,转身对韩信笑道:西征的蓝图虽已绘就,可若关内是盘散沙,这蓝图终究是纸上谈兵。韩信正擦拭着新铸的铁剑,闻言抬头:公子是想再向陛下上书,稳固关内?

不止上书。赢欣铺开一卷空白竹简,我要为大秦铺一条的路。

三日后,一封加急奏报穿过河西走廊,直奔咸阳。嬴政展开竹简时,殿内正议着楚地流民安置之事,李斯刚说完国库不足,难以为继,赢欣的字迹便如一道惊雷,在众人眼前炸开。

臣赢欣启奏陛下:西域拓疆,如建高楼,地基不牢,楼必倾颓。所谓固本,首在安民心、兴百业、通脉络——

安民心?嬴政念出声,目光扫过殿中诸臣,赢欣说,齐地田氏余孽虽蠢蠢欲动,却不足为惧,惧的是民无恒产,必生乱心。他建议,凡归降的六国旧族,皆赐良田百亩、耕牛一头,但其子弟需入定远菜鸟营历练,既显陛下恩威,又断其宗族联结。

冯去疾皱眉:旧族多是纨绔,若赐田宅,恐难耕作。

赢欣早有计较。嬴政继续念,他说可派农官驻村指导,教以轮作、粪肥之法,秋收时按产量定赏罚。若三年亩产达标,便免其子弟兵役;若荒弃土地,则收回田宅,贬为庶民。

蒙恬抚掌:此法高妙!既用田宅缚其心,又用农桑磨其性,比单纯流放强百倍。

楚地之事,他也有对策。嬴政翻到下卷,刘邦啸聚芒砀山,实为饥寒所迫。可遣使者携粮五千石、农具百具前往招抚,许其为沛县县尉,辖地内流民皆由其安置,三年无乱,便升为郡守。

李斯忧心:刘邦素有野心,若授其职权,恐养虎为患。

臣倒觉得可行。赢欣的奏报仿佛预见了这般质疑,墨迹力透纸背,刘邦麾下多是破产农夫,若能给他们田宅、农具,使其归农,谁还愿刀头舔血?且令吕雉掌沛县商税,吕泽入咸阳为质,以家人系其心,以秦法束其行,纵有野心,亦难成事。

嬴政将竹简往案上一拍:说得好!民若有饭吃、有地种,谁愿做乱民?传旨楚地,按赢欣之计,招抚刘邦!

议完安民心,嬴政的指尖落在兴百业三字上,眼中泛起精光:赢欣说,百业兴则国库足,国库足则边疆固。他列了三桩要紧事——

其一,扩曲辕犁工坊。嬴政念道,除关中、河东外,再于蜀地、齐地设十处工坊,皆用定远传来的薄铁锻打术,关键部件用铁,其余用硬木,既省料又耐用。三个月内,需造出五千具,优先发往灾荒之地。

铁料何来?冯去疾追问,西域用兵已耗损不少。

赢欣说,巴蜀有盐铁山,可遣工匠开采,他已将采矿图谱附上。嬴政展开另一卷竹简,上面画着精巧的凿岩工具,此法比旧法快三成,且矿石成色好,足够支撑工坊扩产。

其二,精盐行销天下。嬴政的声音带着笑意,他在河西试造精盐时,发现民间粗盐含苦涩味,多因杂质未除。故建议在河东、齐地、蜀地各设精盐官坊,用草木灰提纯法制盐,每斤定价三十钱,比粗盐贵十钱,却更益健康。

李斯掐指一算:若天下百姓皆用精盐,岁入可增三百万钱!

其三,立商税新制。嬴政加重语气,赢欣说,商旅如血脉,通则全身畅。他建议废除各地私设的关卡,统一颁发通关文牒,凡行商过郡,只征一次税,税率按货值抽三成,由市令统一收纳,严禁官吏私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