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麒麟殿,灯火通明,暖炉驱寒,椒酒飘香。殿内悬挂象征祥瑞的朱索、苇茭(驱邪草),但整体氛围在始皇威压下仍显肃穆。
秦始皇嬴政(端坐主位,威严深沉,目光如炬)。
李斯(丞相,法家代表,心思缜密,急于揣摩上意)。
冯去疾(右丞相,相对持重)。
王贲(名将,通武侯,性格豪迈)。
蒙毅(上卿,始皇近臣,蒙恬之弟,文武兼备)。
王离(王贲之子,年轻将领)。
胡亥(幼子,骄纵但才学平庸)。
公子欣(边缘庶出公子,安静低调,但眼神敏锐)。
其他重臣及家眷(如赵高侍立始皇身侧,眼神阴鸷;大臣家眷中有精于琴棋书画者进行才艺展示暖场)。
随着宴席过半,气氛在歌舞、家眷才艺展示(如精妙的古琴演奏、笔走龙蛇的书法、寓意吉祥的绘画)后稍显轻松。有大臣即兴吟诵应景诗句,博得阵阵喝彩。始皇看着眼前“歌舞升平”的景象,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但更多的是审视。
始皇提议:酒至酣处,始皇忽然放下酒樽,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所有喧哗:“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诸卿皆是饱学之士。寡人提议,以‘过年’为题,各赋诗一首,一展才情,也为这良辰添彩。魁首者,寡人亲赐玉璧一对。” 目光扫过群臣,带着考校的意味。
群臣献诗:
李斯:率先起身,诗作紧扣“大一统”与“法度”,如“岁律更新法度明,九州一统颂升平。黔首守耕安社稷,圣主垂拱天下宁。” 辞藻华丽,主题正确。始皇微微颔首,但眼神无波:“李卿之作,法度森严,然……少了几分新岁气象。”(李斯诗中只有“法”和“颂”,没有“新”与“情”)。
冯去疾: 诗风稳重,强调农桑根本与祭祀:“祀祖虔心祈丰年,劝课农桑贺岁先。瑞雪兆得仓廪实,海内承恩乐陶然。” 始皇点评:“冯卿心系农桑,老成谋国。只是……过于四平八稳。”(缺乏激情与帝王的雄浑)。
王贲:武将本色,豪气干云:“金戈铁马戍边关,今宵卸甲庆团圆。痛饮椒酒三百盏,来岁再破胡虏还!” 始皇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通武侯豪气不减!然除夕之夜,杀伐之气过重了些。”(应景但不合除夕温情)。
蒙毅:*文采斐然,诗作清雅,描绘宫廷盛景与祥瑞:“玉漏催更换桃符,椒盘献寿颂天枢。仙乐飘飘引鸾凤,祥云霭霭绕琼都。” 始皇:“蒙卿诗才锦绣,宫中气象尽显。可惜……只见富贵,未见苍生。”(格局不够开阔)。
王离等年轻将领\/臣子:诗作或模仿前人,或堆砌辞藻,或流于平庸的祝福(“福寿安康”、“国祚绵长”等),始皇或沉默不语,或简单一句“尚可”,兴致缺缺。
胡亥:在赵高眼神鼓励下起身,摇头晃脑吟道:“爆竹声声震天响,佳肴美酒堆满堂。父皇威仪镇四海,儿臣恭祝寿无疆!” 直白浅显,马屁赤裸。始皇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耐着性子道:“亥儿有心了。坐下吧。”(平庸至极,毫无诗味)。
公子欣登场:殿内气氛有些凝滞,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轻易献丑。此时,坐在角落的公子欣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或诧异、或好奇、或轻蔑的目光中缓缓站起,向始皇深施一礼:“父皇,儿臣不才,偶得俚句,愿献丑于御前。”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