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守陵人之林青竹 > 第88章 梁上那三声不是风

第88章 梁上那三声不是风(1 / 2)

笃、笃、笃。

声音并非来自门板,而是从头顶那根熏得乌黑的房梁上传来。

三下轻响,像是有人用指节叩击枯木——可屋里并无他人。

就在第三声落下的瞬间,悬在梁上的扫帚猛地一颤,麻绳绷紧,槐皮布微微鼓起,仿佛内里有什么东西正缓缓苏醒。

睡意瞬间被这熟悉得刻入骨髓的动静驱散,但槐生没有动。

他依旧仰面躺在冰凉的土炕上,双目圆睁,静静地望着黑暗中的屋顶轮廓。

指尖能触到身下粗布被褥的毛糙,鼻腔里是陈年木料与尘灰混合的气息,耳朵却只捕捉着头顶那一丝再未响起的寂静。

灯不必点,他知道那是什么。

挂在梁上,用祖母亲手织的槐树皮布包裹着的扫帚,正在自行晃动。

每一次微颤都牵动麻绳摩擦梁木,发出极细的“吱呀”声,像旧人叹息。

他缓缓抬起手,覆上左边心口。

那里曾有一枚滚烫的星砂烙印,是老槐家世代相传的“守”之契约。

如今,皮肤平滑如初,可在那皮肉之下,靠近心骨的地方,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共振——如同血脉深处有根弦被人轻轻拨动,震得骨头发麻。

这不是鬼祟作乱,更非邪魅侵扰。

这是“守”的意志,在与他彻底断绝联系之前,进行的最后一次求证。

它在问他:你真的决定,再也不回应了吗?

这个问题,它已经用这种方式问了许多年。

而槐生的沉默,便是他长久以来的回答。

天光乍亮时,槐生才从炕上坐起。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井边打水,也没有拿起院角的旧扫帚清扫落叶。

他只是搬了条小凳,坐在了堂屋的门槛上,一坐,便是一整天。

太阳爬过屋脊,又缓缓滑向西山。

炊烟起,犬吠远,人间照常运转,唯有这门槛上的身影,纹丝未动。

饭食不曾入口,茶水未曾沾唇。

他的目光始终钉在那根房梁上,如同钉在命运的最后一道刻度上。

阳光从破旧的窗棂斜射进来,在空气中切开一道道光路,无数微尘在其中上下翻飞,像一场无声的雪。

扫帚就挂在那光路里,被一根粗壮的麻绳牢牢捆着,绳结古老而复杂,槐皮布包裹着帚身,只露出一段打磨得光滑的木柄。

它安静得像是一件陪葬品,与昨夜那三声诡异的叩击判若两人。

看着它,槐生忽然想起一件遥远的往事。

七岁那年,村里的放牛娃阿满失踪了,三天后只在山谷口找到半截断裂的铜铃。

那天夜里,祖父亲手埋下了另一只同样的铃,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挖了个深坑。

埋铃的前一夜,祖父也像他现在这样,从清晨坐到深夜,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只是死死盯着院门的方向。

直到子时将近,一阵极轻的铃声从远方飘来,祖父紧绷的身体才骤然松弛。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回头对满脸困惑的槐生说:“它认得回家的步数。”

年幼的槐生以为祖父在做什么驱邪的法事,直到今天,他才恍然大悟——那根本不是驱邪,那是送行。

祖父送走的,正是这“守”的一部分。

而现在,轮到他来完成这最后的告别。

月上中天,清冷的辉光洒满小院。

露水悄然凝于草尖,寒气顺着石阶爬上脚踝。

槐生走进里屋,从床下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桐木匣子。

匣子没有上锁,打开后,里面只有一股淡淡的陈年木香,夹杂着些许霉味,那是岁月在缝隙中呼吸的声音。

他对着空匣子站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