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玄学界显眼包 > 第146章 初试与异响

第146章 初试与异响(1 / 2)

“逐星者”号依旧被无形的力场禁锢在那片浩瀚的光网结构附近,像是一粒被固定在琥珀中的微尘。舰桥内,时间在高度专注的学习和适应中悄然流逝。何婉卿全身心投入到从“摇篮”非核心数据库下载的海量信息中,那些关于基础物理模因、能量高效转换以及材料极限强化的知识,每一页都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同时谨慎地对比、验证,试图找出能立即应用于修复飞船、提升生存能力的技术。

马克则专注于适应净化后的自我,以及那若即若离、被“屏蔽”了的共生体连接。他发现,虽然那种冰冷的侵蚀感消失了,但他与共生体之间似乎留下了一条极其细微的“绝缘通道”。他无法再直接感受到共生体的思维碎片或低语,也无法调用其力量,却能隐约感知到共生体本体所处的“状态”——一种被强力禁锢下的、沉闷的搏动。这种感觉很奇特,如同隔着一堵隔音极好的厚墙,能感觉到墙那边有个巨大的存在,却听不见具体声音。这或许就是“摇篮”所谓的“隔离”效果。

“马克,”何婉卿从数据板前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尝试连接舰船外部传感器阵列,频率调到第七监测波段。我刚看到一种‘摇篮’提供的空间涟漪基础探测法,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感知周围环境的结构。”

马克点点头,集中精神。在过去,这种精细的操作需要他半主动地借助共生体的感知延伸,现在则完全依靠自身被初步“净化”和强化过的意识。他感到自己的意念像无形的触须,缓缓延伸出去,与飞船的传感器融合。一开始有些生涩,如同使用一副新的假肢,但很快,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反馈回来。

不再是过去那种被共生体扭曲、带有某种贪婪吞噬欲望的感知,而是一种更纯粹、更客观的“看见”。他“看”到了包裹飞船的力场,其能量流动如同有生命的几何图案;“看”到了远处那巨大光网结构中,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沿着某些节点和脉络奔涌,仿佛宇宙尺度的神经网络;他甚至能隐约察觉到这片空间与正常宇宙之间那层微妙的“边界”。

“成功了,”马克有些兴奋,但随即感到一阵轻微的精神疲惫,这种纯粹依靠自身意识的消耗显然更大,“很清晰……比之前更‘干净’的感知。但我感觉撑不了太久。”

“足够了,”何婉卿眼中闪过一抹亮光,“这说明‘摇篮’的净化方向是正确的,你在依靠自己成长。节省精力,我们需要保持这种监控。我总感觉,这片‘稳定’的空间,并非绝对平静。”

她的预感在几个标准时后得到了证实。

正当马克进行第二次感知训练时,一股极其细微、但明显不属于“摇篮”正常能量流动的波动,被他捕捉到了。那波动来自光网结构的一个偏远角落,短暂、尖锐,带着一种……不协调的“杂音”,与“摇篮”整体和谐、宏大的“背景音”格格不入。

“九点钟方向,距离约三千个单位(‘摇篮’使用的某种空间度量),”马克立刻报告,将感知到的坐标和波动特征同步到主屏幕,“有异常能量扰动,持续时间不足零点一秒,强度很低,但感觉……很不对劲。”

何婉卿立刻调集飞船尚能工作的少数远程探测仪,对准那个方向。但由于距离和“摇篮”自身能量场的干扰,常规探测器只能捕捉到一片模糊的能量背景辐射。

“能描述得更具体吗?”何婉卿追问。

马克闭上眼睛,全力回忆和解析那一瞬间的感觉:“不像自然产生的波动……更像是……某种东西强行挤入这个空间时造成的撕裂感?或者……某种短暂的、未被授权的‘访问’企图?波动里带着一种我很陌生的尖锐属性,肯定不是‘工程师’或‘摇篮’的技术风格。”

陌生的尖锐属性?何婉卿心中一凛。难道是“观察者”或者更糟的东西,已经找到了渗透“摇篮”的方法?考虑到“观察者”网络原本就与“工程师”技术同源,这种可能性并非为零。

她立刻通过交互接口,将马克的发现连同波动特征数据(尽管很模糊)提交给了“摇篮”系统。

“检测到用户报告异常信号。信号特征分析中……”合成音回应道,停顿了几秒,“分析完成。该信号模式与数据库内已知的‘摇篮’内部活动及预设维护程序均不匹配。信号源定位模糊,存在高阶加密或空间遮蔽迹象。初步判定:潜在未授权活动。”

连“摇篮”系统都无法立刻识别来源?这加重了何婉卿的不安。

“根据守则,此类未明信号需进行调查核实,”合成音继续道,“鉴于你们已具备初步环境感知能力,并处于事件发生区域附近,现发布临时任务:前往信号源大致区域,进行近距离侦察与信息收集。任务等级:初级侦查。‘逐星者’号的部分机动权限将临时解锁,仅限于任务区域活动。是否接受?”

屏幕上出现了任务区域的星图坐标和一个临时导航路径。禁锢飞船的力场在特定方向上打开了一个狭窄的通道。

这是一次测试,也是一次机会。证明他们的价值,换取更多的信任和权限。但同样意味着风险,未知的异常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任何东西。

何婉卿和马克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意。他们没有退路。

“我们接受任务。”何婉卿沉声确认。

“权限授予。祝任务顺利。注意,如遭遇不可控威胁,优先保证自身安全并撤回。‘摇篮’将提供有限远程支援。”

“逐星者”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重新获得了动力。飞船沿着导航路径,小心翼翼地驶出了禁锢区,如同一条小鱼,游向了光网结构深处那片未知的阴影。

“逐星者”号沿着“摇篮”提供的导航路径,在庞大而复杂的光网结构中穿行。周围是流淌的能量光河和如同星云般凝聚的光团,景象瑰丽奇幻,但何婉卿和马克都无心欣赏。飞船的传感器全开,马克更是将全部精神集中在延伸的感知上,警惕地扫描着四周。

越靠近目标区域,那种不协调的“异样感”就越发明显。并非能量读数有多高,而是空间的“质感”似乎发生了变化。原本和谐流畅的能量流在这里变得有些紊乱,仿佛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小石子,荡开了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就是这附近,”马克低声道,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持续的高精度感知消耗巨大,“那种‘杂音’的残留还在,很淡,但无处不在……感觉像是某种东西在这里‘停留’过,或者……正在从某个缝隙‘窥视’。”

何婉卿控制飞船减缓速度,进行精细扫描。常规探测器的读数依旧没有明显异常,但通过马克感知反馈构建的模拟图像显示,前方一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存在极其细微的“皱褶”或“畸变”,与周围光滑平整的“摇篮”基底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