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江白立即跟随黄老师前去观摩豆浆转化成腐竹的过程。
让我也见识下这个神奇的变化吧,真是令人期待。江白兴致勃勃地说。
当然可以,正好你能帮观众们讲解流程。黄老师回应道。
虽然黄老师是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但对直播解说仍不太熟悉。
现在有江白负责解说,黄老师只需专注制作环节,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解说就交给我吧,这种工艺我也是头回见!江白信心满满。
他相信能以最生动的语言传达这份新奇感,让观众感同身受。
优秀的主播就该这样带动全场氛围。
没问题,相信你能做好。黄老师表示赞同。
两人来到展示区准备演示。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江白故意卖了个关子。
不就是豆浆嘛
确实像豆浆
居然展示豆浆?太普通了吧
哈哈同感
说好的豆制品呢?该不会想用豆浆糊弄我们吧
感觉被忽悠了,说好的惊喜变成惊吓了......
“这不就是普通的豆浆吗?我家也有豆浆机,随时都能打一杯,何必专门直播制作过程?”
“太尴尬了。”
“今天的直播质量明显不如前两天,节目组是不是没认真准备?”
“这豆浆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不能快点说明?”
“豆浆能有什么特别的,别想太多了。”
“对今天的直播有点失望,本以为能深入了解豆制品的魅力。”
“还以为能学到豆制品制作技巧,结果就煮了锅豆浆。”
“哈哈哈,看来要让大家扫兴了。”
“能不能做点别的?哪怕做个豆腐也比豆浆强,豆浆太简单了,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
……
……
直播间观众纷纷在弹幕中表达真实想法。
在大家看来,江白所谓的惊喜完全是个噱头,不仅没有惊喜,反而让人失望……
观众期待看到豆制品的制作过程,结果节目组只是演示了如何做豆浆。
正如江白最初表现出的惊讶——豆浆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能算豆制品制作呢?
看到观众们的反应,江白反而放心了。
看来大家都不知道豆浆还能制作腐竹。
……
如果把这个意外的发现告诉大家,肯定会引起轰动,毕竟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各位观众,这确实是豆浆,但它另有妙用,这次绝不会让大家失望,请拭目以待。”
江白开始揭开这个秘密。
“请黄老师为我们演示!”
江白将镜头转向黄老师,拍摄即将开始的演示。
黄老师微笑着洗净双手,随后轻轻揭下豆浆表面的薄膜。
这层膜因水分较少而形成半固态,与其说是氧化,不如说是自然凝结。
大家看,这就是表面形成的薄膜,煮粥时常见类似现象。黄老师用生活经验向观众解释。
现在让我们继续观看黄老师的操作。
黄老师用筷子小心夹起这层膜。90多度的豆浆温度极高,徒手触碰极易烫伤。
特别提醒观众,这些高温食材切勿直接触碰。我因长期接触才适应这种温度,请勿模仿。
重复强调,只有专业厨师才能这样操作。黄老师常年与厨具为伴,已适应高温环境。
江白同步在直播间打出请勿模仿的安全提示。
黄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注意看这张豆膜,现在温度降下来了,可以这样对折起来。”
他熟练地将豆膜叠成细长条,挂在旁边的铁丝上晾晒。
江白向观众介绍:“看明白了吗?这就是腐竹的制作方法。等这层膜完全干燥,就成了我们常吃的腐竹。”他眼中带着几分自豪。
直播间的观众反响热烈,许多人第一次见识腐竹的制作过程,纷纷表示惊叹——
“原来腐竹是豆浆表面结膜做成的?太神奇了!”
“跟着直播间涨知识了,以前完全不知道!”
“还以为全是工厂机械化生产的,没想到这么传统。”
“居然能用豆浆自制腐竹?今天真是开眼界了。”
“吃了三十年腐竹,现在才知道做法!”
“黄老师和江白太厉害了,这方法简直绝了!”
“我家有豆浆机,是不是也能试试?”
“必须用大锅煮吗?普通豆浆机能做出来吗?”
“楼上这个问题提得妙,豆浆机确实不行,它打出来的是新鲜豆浆,不是静置后的那种。不过要是把豆浆倒进锅里再煮一会儿,说不定就能成了。”
“太神奇了,豆制品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确实被惊喜到了!”
……
……
……
直播间的观众们热烈讨论着,大家都觉得新奇,甚至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腐竹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