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懒懒地靠在栏杆上,将斗篷又裹紧了些:\"不是不靠谱,是各有各的算盘。这联盟,难。\"
果然,会盟大典后,进入实质性的进兵之策讨论时,麻烦立刻就来了。
在中军大帐内,各路诸侯分席而坐。曹操力主兵贵神速,慷慨陈词:\"董卓窃据洛阳,倒行逆施,天下共愤。今我军新集,士气正盛,当趁此良机,直取洛阳,迎回天子!\"
然而,响应者寥寥。新任盟主袁绍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沉吟道:\"孟德所言有理。然董卓手握西凉精锐,据守虎牢天险,我军虽众,却需从长计议。\"
下首的袁术把玩着手中的玉璧,阴阳怪气地接话:\"是啊,有些人急着立功,却不想想这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从何而来。我南阳粮秣,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其他诸侯则大多眼神闪烁,或低头品茶,或整理衣袖,无人出声附和。
回到自家营寨,曹操一把扯下披风,脸色铁青。\"竖子不足与谋!\"他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周晏早已寻了个炭盆边的位置,捧着一杯热汤小口啜饮,仿佛对这一切早有预料。炭火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光影,让他慵懒的神情更添几分莫测。
荀彧轻叹一声,为曹操重新斟满茶水:\"人心不齐,确是大患。袁本初虽为盟主,却难以服众。\"
程昱冷哼道:\"各怀鬼胎,难成大事。依昱之见,不如早日另做打算。\"
夏侯惇暴躁地来回踱步,铠甲铿锵作响:\"那咱们就这么干等着?眼看着董卓在洛阳逍遥?\"
这时,周晏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在炭火的噼啪声中显得格外平静:\"等,未必是坏事。\"他轻轻吹散杯中的热气,\"董卓势大,联军虽众,但若指挥不一,贸然进攻,反而容易中了埋伏。\"
他抬眼看向曹操,目光清明:\"将军不妨趁此机会,好好观察各路人马的虚实。来日方长啊。\"
帐外,寒风依然呼啸,各营寨的灯火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宛如这乱世中飘摇不定的命运。曹操凝视着跳动的烛火,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气:\"也罢,就依子宁所言。\"
周晏微微一笑,将杯中已经微凉的热汤一饮而尽。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他清楚地知道,从这个节点发生以后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