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274章 省财政厅的与[担忧]

第274章 省财政厅的与[担忧](2 / 2)

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了极致,一张老旧的办公桌,几个装满了文件和报表的铁皮柜,桌上的茶杯是那种最常见的白瓷杯,杯沿甚至还有一小块磕碰的痕迹。唯一的装饰,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字,写着“粒米皆辛苦”。

厅长钱世仁,一个年近六十,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男人,正低头审阅着一份预算报告。他看得很慢,手里的红笔不时在纸上画着圈,眉头紧锁,仿佛在跟每一个数字较劲。

林望能清晰地看到,他头顶的标签很简单,也很纯粹。一枚是代表着他职业本能的深灰色标签——[审慎],旁边还有一枚几乎占据了他整个情绪图谱的金色标签——[责任]。

这是一个把看好省里的“钱袋子”当成天职的人。

“钱厅长。”林望轻轻敲了敲门。

钱世仁抬起头,从老花镜上方看了林望一眼,眼神平静无波。他显然已经知道林望的来意。

“是林望同志啊,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没有起身,也没有客套的寒暄。

林望也不绕圈子,直接将一份申请报告递了过去。

“钱厅长,我今天来,是为数字经济的专项资金来的。这是我们根据三个试点地区初步摸排情况,制定的第一期资金使用计划。”

钱世仁接过报告,扶了扶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林望安静地坐着,他能看到,随着钱世仁的阅读,他头顶那枚淡淡的,代表着对省委决策支持的[支持]标签,正在被越来越浓厚的[担忧]所吞噬。

终于,钱世仁看完了报告。他摘下眼镜,用手指揉了揉眉心,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林望同志,你知道我们省去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吗?”他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林望微怔,随即答道:“报告钱厅长,是八千六百二十三亿。”

钱世-仁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显然对林望能随口说出这个数字感到意外。

“八千多亿,听起来不少。但是,全省公务员的工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教育、医疗、交通……哪一项不是嗷嗷待哺的巨兽?我这个财政厅长,每天一睁眼,想的不是怎么花钱,而是怎么省钱。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到那份报告上,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你这份计划,我看了。安平县要搞智慧农业,开口就是五千万,用来铺设光纤和采购传感器。临江区的大学生孵化器,要成立一个三千万的种子基金。云州钢厂的软件开发,预算更是高达一个亿。”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林望,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透出一种会计师特有的锐利。

“林望同志,我不是不相信你,也不是不支持数字经济。但是,你得让我这个当管家的,心里有个底。”

“安平县的传感器,报告里说,一个月就坏了一大半,还有被人偷走的。我们这五千万投下去,会不会变成一堆没人管的废铜烂铁?”

“临江区的大学生,你报告里也写了,大部分项目都是小打小闹。我们这三千万的种子基金,会不会最后就孵化出一堆校园外卖App?”

“最关键的是云州。”钱世-仁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报告上,“一个亿,去开发一套软件。成了,当然好。可要是不成呢?这个责任,谁来负?是你,还是我?”

他的话,句句都打在要害上。没有一句是官话套话,全都是最实际、最尖锐的问题。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钱世仁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等待着他的回答。他见过太多来要钱的干部,有的拍胸脯打包票,有的讲情怀画大饼。他想看看,这个被省委书记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会怎么应对。

林望没有立刻回答。他知道,任何空洞的承诺和激情的演说,在眼前这位“铁算盘”面前,都毫无意义。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轻轻放在了钱世仁的办公桌上。

“钱厅长,”林望开口了,声音平静而自信,“您刚才问的每一个问题,都问到了根子上。我今天来,也没打算跟您讲情怀,画大饼。”

他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映出了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眸。

“我只想请您看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