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李明华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品尝什么东西。他头顶的[警惕]标签旁,一枚深邃的[思考]标签,开始缓缓亮起。
他当然知道林望。这个年轻人最近在市委办风头正劲,是赵安邦亲自从的履历,干净得有些过分,也凌厉得有些过分。
现在,赵安邦的“爱将”,递过来一把对准自己心血项目的“软刀子”。
这是巧合吗?李明华绝不相信。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是赵安邦对他的一次政治敲打,一次权力边界的试探。
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李明华反而不那么担心了。官场博弈,你来我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但让他真正[思考]的,是这份建议本身。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林望提出的“前置性环保压力测试”,确实击中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丝隐忧。蓝天化工厂的事件,虽然最终平息,但也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渴望政绩,但绝不希望自己的政绩,建立在一颗定时炸弹上。
他陷入了一种两难。
如果把这份建议压下去,置之不理,万一将来项目真的出了环保问题,那这份由书记转来的建议,就会变成一把刺向他心脏的、最锋利的真刀。他李明华,将背上“刚愎自用、无视风险”的千古骂名。
可如果全盘采纳,就等于向赵安邦低了头,承认自己的项目考虑不周。这不仅会大大延缓项目进度,更会在气势上输掉一城。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周源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
许久,李明华终于停止了敲击桌面。他抬起头,看着周源,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枚[思考]的标签,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
“这份建议,写得不错。体现了我们年轻同志的责任感和前瞻性嘛。”李明华的语气很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许。
周源一愣,没明白市长的意思。
“这样,”李明华拿起那份文件,递给周源,“你把这份建议复印几份,发给‘云东新区’项目工作组的全体成员。”
周源更加迷惑了。
李明华看着他,缓缓说道:“再拟一个通知。就说,市委办的林望同志,对项目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补充建议。为了让我们的项目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请项目组专门安排一次论证会,也请林望同志本人到会,当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他的想法。”
周源的心,猛地一跳。
他瞬间明白了市长的意图。
这一招,太高了!
市长既没有压下建议,也没有直接采纳。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他把林望,从幕后直接推到了台前。
你想提建议?可以。那你自己来跟那些天天泡在项目上、急着出成绩的专家和干部们解释吧。你一个人,去面对一个团队的质疑和反驳。
这一手,既彰显了市长从谏如流的“大度”,又巧妙地将林望这颗“石子”,扔进了项目组那群“饿狼”之中。
“我明白了,市长。”周源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他头顶浮现出[敬佩]与[狠辣]的标签。
李明华摆了摆手,示意他去办。
周源退出去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李明华一个人。他重新靠回椅背,闭上眼睛,手指在太阳穴上轻轻揉捏。
他头顶的[警惕]和[思考]标签,依然在闪烁。
林望……赵安邦……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仅仅是别人手上的一把,用钝了就会被丢弃的刀。
下午四点,一份盖着“市长办公室”红头印章的会议通知,被送到了林望的办公桌上。通知的内容很简单,请他于后天上午九点,到项目指挥部参加“云东新区项目规划补充建议论证会”,并请他“做好发言准备”。
看着通知上自己的名字,林望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知道,他投出的那颗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
而是一个漩涡。
而他自己,已经被这个漩涡,卷到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