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工资只有**900块**,比在振华时低了不少,更远低于他画图赚的外快。但石星毫不在意。唯一让他心头一动的,是人事大姐顺口提的一句:“小伙子,好好干,转正了就能办上海户口,集体户口,挂厂里。就交4000块钱工本费就行。” **上海户口!** 这正是他跳槽过来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时代,一张上海户口所代表的资源和未来潜力,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晚上,石星躺在厂里分配的简陋集体宿舍床(两人一间)上(条件比振华宾馆差一点点,但是烟火气更浓)。他没有像前世那样,焦虑地计算着月底的开销,盘算着该向哪个同事(小曹?小何?)开口借钱——前世为了支撑和阿英的恋爱开销(看电影、吃饭、偶尔买点小礼物),以及每月寄给老家妹妹的200块生活费,他常常捉襟见肘。
这一次,他平静地拿出BP机,调出查询股票信息的页面。屏幕上,那串熟悉的代码和数字静静地躺着:
> “6000** 上海梅林 ¥XX.XX”
涨幅早已止步,价格在高位盘整了一段时间后有所回落,但石星早已在相对高位分批套现离场。此刻,他股票账户里的数字,稳稳地停在了一个让他无比踏实的数额:**八万元**。
八万元!在2000年初的上海,这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在闵行学校对面,他和阿英居住的地方,后来建成的小区,“好地坊”,首付只要两万月)!足够支付他办上海户口的费用(4000元只是零头),足以支撑他和阿英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开销,足以让他从容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必再看任何人脸色借钱。
石星把BP机放在枕边,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宿舍天花板上昏黄的灯泡。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机械一组办公室里老陈爽朗的笑声和老王机关枪似的谈吐,眼前似乎还浮现着阿英在巷口挥手告别的身影。
开局,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名校身份,顺利入职目标单位(虽然是个“泥潭”,但至少进来了)。
八万巨款傍身,经济上彻底翻身。
上海户口的目标,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与阿英的关系,稳定而充满希望。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那个被生活推着走、月底借钱度日的穷小子。他站在了比前世同期高得多的起点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和底气**。
“上海港机厂……”石星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他知道这里的平静只是表象,未来的漩涡和挑战必然存在。但这一次,他不再是赤手空拳。他口袋里揣着八万块的“弹药”,心里装着对未来的清晰谋划,还有闵行小楼里,那个等待他周末归来的、温柔的身影。新的棋局,已在浦东这片充满机遇与暗流的土地上,悄然展开。他满意地闭上了眼睛,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属于他的、改写后的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