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点了点头,嘴角也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一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走出活动室,天色已晚。寒风拂面,林小雨却觉得心头一片温润。她与苏晚晚的关系,从势同水火的对立,到互不打扰的平行线,再到今天因艺术而偶然交汇,意外地走向了缓和。或许还谈不上是朋友,但至少,不再是敌人,不再是需要刻意回避和比较的对象。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她想起自己曾经对苏晚晚的那些阴暗的嫉妒和针对,此刻只觉得恍如隔世。那时的自己,被内心的魔鬼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对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烦恼的普通人,更看不到自身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和值得投入的事情。
真正的强大,或许不是超越谁,而是能够平和地看待他人,也接纳自己。
她摸了摸腕间的红绳,迎着寒风,向校门口走去。她知道,哥哥一定还在那里等着她。而这一次,她想要告诉他,关于画室里的意外,关于颜色的讨论,关于这场……意外的和解。
她的人生剧本,正在由她自己,一笔一划,涂抹上新的、更加明亮和温暖的色彩。与苏晚晚关系的缓和,是这幅崭新画卷上,一道意外却和谐的点缀。
林小雨收拾画具的动作比平时慢了些,指尖残留着钴蓝与群青混合的微凉触感。活动室里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还在仔细清洗画笔的社员。苏晚晚已经背好画具包,站在门口,似乎犹豫了一下,回头看向她。
“要一起走吗?”苏晚晚的声音在空旷的画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林小雨拉上画具包拉链的动作顿了顿。这个邀请简单平常,却在她心里激起细微的涟漪。若是从前,她会立刻找个借口拒绝,把这份善意曲解为施舍或炫耀。但现在,她看着苏晚晚站在光影交界处的身影,忽然觉得那些预设的敌意都变得毫无意义。
“好。”她听见自己说。
两人并肩走在暮色四合的校园里。路灯刚刚亮起,在渐浓的夜色中晕开一团团暖黄。初冬的风带着寒意,吹动她们额前的碎发。
“你刚才调的那个灰绿色,”苏晚晚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纯粹的专业探讨,“让我想起莫奈晚年画睡莲时用的色调。特别是你加了群青之后,有种很特别的通透感。”
林小雨有些诧异地侧过头。她没想到苏晚晚会记得这么清楚,更没想到她会提到莫奈。这不是课本上会教的知识。
“你看过莫奈的画册?”林小雨问。
“我舅舅是美院教授,家里有很多画册。”苏晚晚笑了笑,“小时候我经常翻看,虽然看不太懂,但就是喜欢那些颜色。”
这个意外的共同点让林小雨沉默了片刻。她一直以为苏晚晚的世界只有完美的成绩、众人的追捧和理所当然的成功,却从没想过她也有一个被艺术浸染的童年。
“我……我是最近才开始看这些的。”林小雨轻声说,“图书馆的艺术区,有很多不错的画册。”
“真的吗?我都没怎么去过图书馆的艺术区。”苏晚晚的语气带着真诚的惊讶,“下次你能给我推荐几本吗?”
这个请求如此自然,仿佛她们早已是能够分享兴趣的朋友。林小雨低头看着脚下被路灯拉长的影子,轻轻“嗯”了一声。
走到教学楼的分岔路口,苏晚晚停下脚步:“我要去一趟教师办公室交材料。明天美术课见?”
“明天见。”林小雨点头。
看着苏晚晚转身离去的背影,林小雨站在原地,感受着这个平凡的傍晚带来的不平凡的平静。没有嫉妒,没有自卑,没有那些曾经让她喘不过气来的复杂情绪。有的只是两个同样热爱绘画的女孩之间,刚刚开始萌芽的理解与尊重。
她继续向校门口走去,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远处,沈砚熟悉的身影已经等在老地方,倚在墙边,低头看着手机。暖黄的路灯将他周身冷硬的气息柔和了几分。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移向她身后空无一人的道路。
“晚了。”他的语气依旧平淡。
林小雨却走到他面前,第一次主动分享起画室里发生的事:“刚才在画室,苏晚晚的画差点被水泼到。”
沈砚挑眉,没说话,等着下文。
“我帮她挡了一下。”林小雨继续说,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轻快,“后来我们还讨论了调色的问题。她懂得很多。”
沈砚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微光,那是他很久没见过的、纯粹因为一件事本身而感到快乐的光芒。他沉默地收起手机,转身迈开步子。
走了几步,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不错。”
就这两个字,却让林小雨的心轻轻震动了一下。她知道,对哥哥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认可。
回家的路上,林小雨破天荒地一直说着画室的事——关于色彩的微妙变化,关于光影的捕捉,关于她和苏晚晚那段意外的对话。沈砚一如既往地沉默,但她能感觉到,他在听。
晚饭时,李桂芳注意到女儿不同往常的神情,忍不住问:“今天有什么好事吗?看你心情不错。”
林建国也从报纸后抬起头,投来询问的目光。
林小雨低头扒了一口饭,含糊地说:“就是……画画有了点进步。”
她没有提苏晚晚,没有提那段意外的和解。有些转变太过微妙,还不适合摆在这个刚刚开始回暖的家庭餐桌上。但她腕间的红绳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夜晚发生的一切。
深夜,林小雨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在画室的每一个细节。那块被污水浸透的抹布,苏晚晚调色时专注的侧脸,她们关于莫奈的短暂交谈,还有最后那个自然而然的道别。
她忽然明白,真正的和解不是刻意营造的友好,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现彼此站在同一片星光下,仰望的是同一片天空。
她从枕边拿起速写本,就着床头灯温暖的光,开始勾勒今天画室的那个场景——阳光透过窗户,画架林立,两个女孩站在色彩斑斓的画作前,一个指着调色盘,一个专注地倾听。
线条依旧生涩,比例也不够准确,但她画下了那个瞬间的感觉:平静,专注,还有一丝初生的理解。
画完最后一笔,她放下速写本,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红绳。这个曾经象征着守护的礼物,如今似乎又多了一层含义——它见证了她的成长,见证了她如何一步步走出阴霾,学会用平和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也看待自己。
窗外,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晰。林小雨望着那些遥远的光点,第一次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达成了某种和解。不是妥协,不是屈服,而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挣扎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这个夜晚,一场意外的和解如同悄然绽放的冬花,在她曾经荒芜的心田上,留下了一抹温柔的色彩。而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