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呼伦贝尔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巴特儿骑着马,挥舞着马鞭,看着自家羊群在新划的草场上悠闲吃草,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阳光洒在他身上,映得他腰间的铁刀泛着光——这把刀是去年用羊毛跟商队换的,比以前用的骨刀锋利多了,宰羊、割草都顺手。
谁能想到,五年前的他,还是大贺氏贵族老爷的奴隶,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那会儿,巴特儿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放牧,贵族老爷给的干粮只有几块硬邦邦的炒米,连口热汤都喝不上。冬天最冷的时候,他没有棉衣,只能窝在羊群里,抱着羊身上脱落的羊毛取暖,常常冻得手脚生疮。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会是贵族的奴隶,像牛羊一样被使唤,直到死。
改变是从辽主耶律现统一草原开始的。那天,耶律现带着骑兵来到大贺氏部落,站在草原上高声宣布:“从今天起,草原上没有奴隶!所有牧民都是自由民,官府会给你们划分草场,分发牛羊!”
巴特儿和其他奴隶一样,当时都懵了。他们一辈子都依附贵族生存,突然成了“自由民”,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活。有人小声嘀咕:“没有贵族老爷,我们怎么放牧?冬天没了老爷的接济,会不会饿死?”
可没过多久,官府的人就来了。他们拿着地图,给每个牧民家庭划分了专属草场,还按人口分发牛羊——巴特儿家分到了二十只羊、五头牛,足够一家人生活。官府的人还说:“你们可以自己放牧,也可以给贵族放牧,但贵族必须给你们付报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打骂你们,更没有生杀大权。”
巴特儿还是不敢信,直到他真的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牛羊,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才慢慢明白:他真的自由了,再也不是贵族的附属品了。
日子渐渐好起来,惊喜也越来越多。先是官府的陶器工坊给每户牧民免费发了陶锅——以前草原上,几家人共用一个陶锅,煮肉、熬汤都得排队,现在自家有了陶锅,随时都能喝上热汤。后来,陶锅又换成了铁锅,煮肉更快,还不容易破,巴特儿宝贝得不行,每次用完都擦得干干净净。
最让巴特儿没想到的是,以前被他们当成废物的羊毛,竟然也能换钱。
以前,草原上的羊毛都是羊自然脱落的,多了就堆在帐篷旁边,要么一把火烧掉,要么简单搓成几根粗糙的羊毛绳,没什么用处。可自从官府建了水利纺织坊,商队就开始来草原收羊毛了。
第一次卖羊毛时,巴特儿还很犹豫:“这东西也能换盐换铁?”
商队的人笑着说:“当然能!这些羊毛送到纺织坊,脱脂脱膻后能织成羊毛衫,卖到中原去,可值钱了!你放心,我们给的价格绝对公道,不会亏了你。”
巴特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卖了五十斤羊毛,换了十斤盐和一把新镰刀。看着手里的盐和镰刀,他激动得一夜没睡——以前,这些东西只有贵族才用得起,现在他靠自己的羊毛就能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