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巴特儿每次剪了羊毛,都会小心存起来,等商队来的时候卖掉。几年下来,他攒了不少钱,不仅换了新的铁锅、铁刀,还买了两匹好马,家里的牛羊也从二十只变成了两百多只。
现在的巴特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畏畏缩缩的奴隶了。上次在草原集市上,他遇到了以前服侍的贵族老爷。贵族老爷看到他,不仅没有像以前那样打骂,反而主动行了个礼。巴特儿也平静地回了个礼,心里没有丝毫害怕——他知道,现在的他和贵族老爷一样,都是辽国的子民,谁也不比谁低一等。
更让巴特儿骄傲的,是他的孩子们。
大女儿娜仁,去年去了辽河边的纺织坊做工。一开始巴特儿还担心女儿吃苦,可女儿每次回家,都会给家里带钱和新做的羊毛衫,笑着说:“爹,纺织坊的工钱可多了,比您放牧挣得还多!官府还管饭,顿顿有肉呢!”
二儿子巴特尔(与父亲同名,草原常见名)更有出息,去年加入了可汗的铁浮屠骑兵营。儿子第一次回家探亲时,带回了一条老大的羊腿,还兴奋地说:“爹,铁浮屠营里每天能吃四餐,餐餐有肉!这羊腿是营里发的礼品,专门给探亲的士兵带回去的!”
巴特儿看着儿子壮实的模样,又看了看女儿身上崭新的羊毛衫,眼眶忍不住红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让孩子读书、做工、当兵了。而现在,他的孩子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有自己的事业,这都是托了可汗的福啊!
这天晚上,巴特儿家的帐篷里格外热闹。娜仁从纺织坊带回了新织的羊毛毯,巴特尔从军营带回了好酒,一家人围坐在铁锅旁,煮着香喷喷的羊肉,说说笑笑。
巴特儿举起酒碗,对着长生天的方向敬了一杯,高声说道:“感谢长生天,保佑我们的神子可汗!是可汗让我们这些奴隶变成了自由民,让我们有了草场、牛羊,让我们的孩子能有出息!愿长生天永远保佑可汗,保佑辽国!”
娜仁和巴特尔也跟着举起酒碗,齐声说道:“愿长生天保佑可汗!”
帐篷外,草原的风轻轻吹过,带着青草和羊肉的香气。巴特儿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满是幸福——他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只会充满苦难,却没想到,在辽国的草原上,他能拥有这样的好日子。
他知道,像他这样的牧民,在草原上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从奴隶变成了自由民,都有了自己的草场和牛羊,都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叫耶律现的可汗,源于他给草原带来的新的生活。
巴特儿相信,只要跟着可汗,草原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他们的孩子,会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