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光影流转,将那个名为“禹”的古国及其仁主“渊”的故事,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日常。
乡塾晨读。
一座简陋却整洁的乡塾内,数十个年龄不一的孩童正襟危坐,朗朗读书声透过天幕传来。令人惊讶的是,站在前方,手持书卷,耐心领读的,正是那位“渊公子”。他并未身着华服,而是一身素雅青衫,笑容温和。
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举起手:“公子,‘民为重’是何意?”
“渊公子”蹲下身,视线与她平齐,指着窗外田间隐约可见的农人身影,声音清晰而温暖:“你看,那些在田里劳作的伯伯叔叔,那些织布做饭的婶婶阿姨,还有你的爹娘,便是‘民’。我们吃的粮,穿的衣,皆源于他们。社稷如舟,民便是那托舟之水。水能载舟,亦能……嗯,总之,若无他们辛勤劳作,便无我等安坐读书。故,民为邦本,本国邦宁。他们的安乐,便是国之根本,最是重要。”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却有了光。塾外,一些偷偷旁听的农人妇孺,闻言皆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与感激。
街头断案。
都城街市,人群熙攘。一个衣着华贵的纨绔子弟纵马惊了摊贩,打翻了菜篮,反而斥骂摊贩不长眼。巡城兵丁赶到,却对那纨绔颇为忌惮。
恰逢“渊公子”路过。
他没有丝毫偏袒,仔细询问摊贩与周围路人,查明原委后,目光平静地看向那纨绔:“王法条列,市井纵马,损人财物,依律当赔,并罚劳役三日。你可有异议?”
纨绔梗着脖子:“我父乃……”
“便是你父在此,亦需遵纪守法!”“渊公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禹国之法,非为权贵所设,乃为护佑每一位安分守己的子民!赔钱,受罚,否则,我便代你父,行这家法国规!”
最终,纨绔在“渊公子”平静却迫人的目光下,低头认罚。那摊贩捧着远超损失的赔偿,热泪盈眶,跪地叩谢。“渊公子”连忙将他扶起,温言安抚。
这一幕,透过天幕,清晰地展现在万界众生眼前。
病坊慰孤。
时疫流行,都城设立了临时病坊。“渊将军”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亲自前来巡视。他并非走马观花,而是仔细查看医药供给,询问郎中病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