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历史惯性(2 / 2)

听了调查组的话,林鸿彬瞬间呆住了。

郑庆宏?不是李庆霖吗?在林鸿彬重生前的世界,给教员写信的是叫李庆霖的教师,他写的信成为中央高层调整知识青年政策、补助生活困难、改善供应,对迫害知青的地方干部严厉整肃的一个契机。(备注)

李庆霖不仅是“敢于上书的同志”,同时也成为了“改变知青命运的先驱”,不久后被誉为“反潮流英雄”,从此平步青云,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名普通教师晋升为副部级干部。

但他得势后站在“四人帮”这边,结局当然是被隔离审查清算,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来是提前出狱了,这结局可不美好。

现在就是这上书的人不一样了,时间上也提前了一些,没了李庆霖,就出个郑庆宏,在差不多的时间干着类似的事情,这世界的惯性还是一样的强大。

就不知道这个郑庆宏会不会与李庆霖一样,还是结局有所差别。

两天后,青云山知青林场调查报告堆在省委某领导的案上,领导看了后说道:“有些小问题,没大问题就好,至少林鸿彬是个靠谱的同志。只是青云山知青林场能成功,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们的成功无法复制,罢了!”

问题肯定是有的,至少林场的知青有一大半是走关系进来的,但这种事情不能提,面太大了。知青们现在干的也不孬,从结果上明显是好的,也就没必要揪着不放。

“领导,他们整理、研发的技术是可以复制的。”秘书提了一嘴!

领导点点头:“是啊,用他们的技术就好,都是易学易操作的技术,就虫子养鸡和甘蔗渣养殖就够他们林场吃好多年的了。

给省报的同志打招呼,让他们多宣传好的,多宣传正面典型,青云山知青林场才是我们省上山下乡工作的模范,要多向他们学习。不要因为郑庆宏给教员写信就都把目光都聚集在他那边。”

“是,我马上安排下去!”

经过调查的事情,最近林鸿彬对报纸就期待的许多,他想看看郑庆宏事件后有什么新动态。

他很快的就在报纸上看到郑庆宏被冠以“反潮流英雄”的称号。林鸿彬心里清楚:从被捧成“反潮流英雄”开始,不管郑庆宏老师的本心是怎么样的,都会被拉上极左派阵营。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后面也陆陆续续的看到郑庆宏的新闻,郑庆宏成为小学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庆宏在某某地区做报告等等的报道,报道出来的报告内容明显的有极左的倾向。

林鸿彬知道有人要把郑庆宏当做一个政治明星来捧了。

看来他的未来与李庆霖老师的待遇差不多了。

历史的惯性还是强大且不可逆的。

林鸿彬也把那些邀请郑庆宏去做报告的单位记上小本本,这些单位和他们的领导基本是能不碰就不碰,他们的三观与林鸿彬的不符,他们也注定是失败者。

当然,报纸上关于青云山知青林场的内容也多了,在推广虫子养鸡、甘蔗渣发酵饲料技术、稻田养鸭等技术,促生产的同时,不忘表扬下青云山知青林场,让青云山知青林场与郑庆宏的新闻打擂台。

还好,打擂台的时候基本是以青云山知青林场这个单位为主,少提及林鸿彬,以集体对个人,这明显是有领导在保护林鸿彬了。

林鸿彬也没忘联系几个亲戚,堂叔、大舅、大姑丈那边都给过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特别是二舅,作为蒲阳县山区公社的一把手,在上山下乡工作上或多或少有点问题,这次也是挨了批,要不是全地区在推广甘蔗渣养殖,解决了知青的一部分问题,这次就会出大麻烦的。

不过蒲阳县“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被撸了,郑庆宏他大儿子下乡的荻芦公社领导、水办大队干部被撸了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