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知道明清书院,都是之前在宴席上听到张童生和秦秀才的对话,他们提及到明清书院满脸都是向往的神情,两位先生都如此向往,那岂不是更是好书院。
王远则是一直点头。
几天之后,王远去参加冯帆的宴席,不愧是临安县有名的富户,办的场面巨大,县城叫得上名字的人全都去参加了,甚至王家粉皮铺子都被送上请帖,王大山特意穿上自己最新的衣衫去冯府。
门口还有撒铜钱的活动,管家抬着四个半大木箱,里面装的全都是铜钱,冯老爷笑呵呵向门外撒钱,满街都是人。
王大山惊愕,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景象,忍住想要抢钱的冲动,一定不能给王远丢脸。
王远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这一切,有的人辛辛苦苦挣的一天的钱,还不如今天在冯府门口抢的多。
感叹一声,他如果真的考上进士,每年的俸禄可能还不够冯府几天的花销。
这还是县城的富户,要是府城,京城的顶级人家呢,他实在是想象不出来到底有多奢侈。
冯帆办完这一场宴席,两天之后就要离开临安县,去明清书院,准备开学的事情。
吃完饭,和张定信他们每个人说了一会话,看出来有点不舍,毕竟之后见面的机会少了。
最后看着王远说,表情酷酷的:“我在书院等着你。”
王远自信一笑,笑着说:“好,我们书院见。”
“你可别忘了,九月二十号考试,要是有其他消息,我会和你写信的。”最后冯帆不放心的叮嘱道。
“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会提前去的。”
高辞憾满脸羡慕的说道:“真羡慕你们,还可以去临东府玩。”
张定信轻摇折扇,淡淡一笑:“你也可以去呀,要是能考上的话。”
高辞憾双手一摊,无奈的说:“我才勉强考上秀才,这书院想都不要想,肯定考不上呀。”
“张兄,我怀疑你是在讽刺我。”高辞憾双手抱胸,斜着眼睛看张定信。
张定信一耸肩膀:“我有自知之明,也考不上呀。”
高辞憾总结:“你俩去了那里,好好学,赢过那里的人,不要给我们临安县丢脸,加油哦。”
现在是七月中旬,王远九月开头就要离开临安县。
之后剩下的天数,王远该走的宴席全都走完了,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干,在家里面学习,准备明清书院的考试。
主要还是考经义,诗赋,算术,策论那四样。
要是这一去,可能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离开三个月的时间。
张氏抓紧时间给王远做秋冬季的衣服,最主要的是冬季的棉袄一定要保暖,远哥儿虽说不怕冷,也要准备好。
陈氏重新晒洗棉被,争取弄得蓬松暖和。
王二志则让铁匠给王远弄了一把弓,原本想弄一把剑,剑太贵了,干脆还是做一把弓箭吧,以防万一,在路上和学院遇到危险,还能保护自己。
王远则是好好地享受这一段时间,拥有片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