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水路(1 / 2)

时间很快来到九月份。

九月五号,已经确定走水路去明清书院,依旧是王二志陪着王远,直到他考完试再回来。

收拾好东西,足足有四个大包裹,牛车装满,勉强挤出两个空座,王大山架着牛车去送他们,告别依依不舍的王家人。

临安县有个小码头,每四天会有一趟船从临安县的码头经过,路上经过临东府,终点是京城,在路上需要走三天的时间。

前世王远不晕船,这一世没有坐过不知道晕不晕船,提前准备好晕船的药,以防万一,另外带着干薄荷干果子。

船很大,是大型的沙船,能容纳300人左右,不愧是到京城的船只,提前买好的普通船票,一张200文。

王大山将他们两个还有包裹送到船上,买的是普通座位,一个小单间,里面有15个人,还有那种大通铺的舱位,几十个人并排睡。

王元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书籍,包裹有点多,便没买大通铺,买的小单间舱位,勉强能放包裹,舒服一点。

到了中午,时间一到,船才开始走。

幸好两个人都不晕船,买的药没用上,船上卖的吃食太贵了,两个人买一份饭菜,剩下的菜汤泡杂粮馒头吃,味道一般般,但是不好吃也得吃下去。

到了临山府的时候,陆陆续续又上了许多人,有商人百姓,乡绅,还有许多头戴纶巾的书生,讨论着这次明清书院的考试。

看俩都是奔着考试来的,王远保持着谨慎小心的态度,没上去和他们说话。

在船上度过三天,还是夏天酷暑,单间味道太重,不通风,王远也没心情学习,宁愿在船板上晒太阳,也不想进入单间。

第四天上午到临东府,宽阔的河面,飘着的全都是船,码头非常大,船来船往,船夫搬货卸货,闹腾腾嘈杂的声音。

王远下船之后,这么多行李他们两人搬不走,只能找一辆牛车将他们拉到书院附近。

省城物价太贵了,肉疼的付了40文钱,才找到牛车送他们到书院附近。

半天的时间,走过城中心,越走越偏僻,远离热闹的商业街,才走到城东的一条街上。

牛车的主人将他们放下,指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建筑物说道:“那里就是明清书院,这里是离书院最近的地方,也是客栈最多的地方,我真没骗你们,考试的人都在这附近住下,你们自己找客栈吧。”

王远看着附近的人,确实有不少的书生,都头戴纶巾,书生意气,身板挺直,皮肤白皙,一看就是没下过地干活的读书人。

找了好几间客栈询问价钱,最后才找到一个最便宜的客栈,要了一间中等的房间,400文一天。

身上一身的汗,臭味十足,让小二帮忙烧上一桶热水,这是属于另外的价钱,洗完澡之后身上才舒服,王远换上衣服在房间里面学习。

第二天,去书院探探路,从客栈到书院,走上大概四十分钟的时间,占地面积巨大,这一片全都是书院的地方,就连周围的田地也全都是书院的地方。

古朴侯厚重的大门紧紧的关闭,牌面上面写着明清书院四个大字,牌匾普通,上面的字却不普通,龙飞凤舞,笔尖锋利。带着一股气势。。

“远哥儿,这字可真好看,说不上来的一种感觉。”王二志看的也不一般,说不上来的感觉,赞叹的说道。

王远一直点头,就是很好看,这才是真正的毛笔书法,他那一点小成就,简直在人家面前班门弄斧。

门口立着一个大木板,上面写着开考时间,九月二十号,早八晚六,自带笔墨与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