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枭立刻检索陆云深的工作记录,却发现2004年4月至5月的记录全部缺失,只留下“档案损毁”的标注。他的眉头紧锁:“陆氏档案库的备份系统不可能同时损毁一个月的记录,这是人为删除。”他调出档案操作日志,果然在2004年6月——沈静仪“病逝”后一个月,有一条“高级权限删除记录”,操作人标注为“陆擎渊”。
祖父删除了陆云深的工作记录?苏晚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沈静仪发现项目隐患,报告给陆云深;陆云深未处理,甚至可能隐瞒;沈静仪‘病逝’后,陆擎渊删除相关记录——这三者之间,显然存在某种默契。”她打开“蛛网”算法的终端,调出之前追踪的陆云深匿名捐赠记录,“加上陆云深向北极星基金会的捐赠,以及基金会与‘新纪元’的关联,这条线已经很清晰了:陆云深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与‘海德拉’相关的秘密计划,而陆擎渊一直在背后掩盖。”
陆寒枭没有说话,只是打开另一份档案——沈静仪的“死亡证明”。与之前调查的一致,证明由陆氏私人医生开具,没有公立医院的备案记录,但在附件里,他发现了一份从未见过的“病危通知书”,日期是2004年5月12日,也就是“病逝”前三天,通知书上的主治医生签名,与陆云深的私人医生同名。
“又是陆云深。”苏晚的目光变得锐利,“从项目报告到病危通知,他全程参与,而陆擎渊负责掩盖——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像是陆家内部的一场共谋。”她快速操作终端,将“海德拉”项目人员名单、沈静仪的技术预警报告、陆云深的删除记录、匿名捐赠记录整理成关联图谱,墙面屏幕上瞬间形成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红色节点代表“疑点”,蓝色线条代表“关联”,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直指陆家核心。
就在这时,陆寒枭的私人通讯器突然震动,屏幕上显示着周秘书的加密信息:“老宅安保团队今日异常调动,增加了外围暗哨,且书房的通讯屏蔽系统已启动——陆老爷子似乎在防备什么。”
陆寒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祖父让他午时独自回老宅,如今又提前加强安保、启动屏蔽系统,显然不是简单的“谈话”。他抬头看向苏晚,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老宅之行,恐怕不只是谈沈静仪那么简单。”
“我跟你一起去。”苏晚立刻起身,伸手去拿椅背上的外套,却被陆寒枭抬手拦住。
“不行。”他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退让,“祖父明确要求‘一个人来’,带任何人都会触发他的警惕,甚至可能危及我们刚建立的同盟——他若察觉我们合作,必然会加速销毁线索,甚至对我们动手。”
“可你一个人去太危险!”苏晚反驳,目光锐利,“老宅是他的地盘,安保团队全是他的人,一旦发生意外,我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
“我有预案。”陆寒枭取出一枚微型通讯器,递给苏晚,“这是周秘书准备的量子加密通讯器,可穿透常规屏蔽系统,我会全程开启录音与定位;同时,周秘书已安排三支安保小队在老宅外围待命,只要我发出求救信号,五分钟内即可抵达。”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晚脸上,语气难得柔和了几分,“你留在这里,继续深挖‘海德拉’项目的技术细节,尤其是能源核心的失控风险——这可能是沈静仪‘假死’的关键,也是对抗‘新纪元’的突破口。我们分工合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苏晚看着他手中的微型通讯器,指尖微微蜷缩。她知道陆寒枭说得对,老宅之行必须他独自前往,但担忧仍像潮水般涌上心头。最终,她接过通讯器,将其别在陆寒枭的西装内侧口袋,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体温,两人同时一顿,又迅速分开。
“记住,一旦察觉异常,立刻求救,不要逞强。”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里的分析结果,我会实时同步给你,确保你掌握最新线索,应对祖父的试探。”
陆寒枭点头,抬手看了一眼腕表:“距离午时还有一个小时,我该出发了。”他拿起黑色文件夹,将电子印鉴小心收好,走到书房门口时,突然回头看向苏晚,“苏晚,谢谢你。”
这声“谢谢”比昨夜更清晰,带着坦诚的认可。苏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转身回到终端前,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她没有按照陆寒枭的安排专注于“海德拉”项目,而是调出了“蛛网”算法的最高权限,开始追踪陆云深的实时动向。屏幕上,陆云深的坐标显示在陆氏集团总部,但他的私人通讯器却在十分钟前与一个加密号码有过短暂通讯,而那个号码,正是之前“新纪元”用于传递指令的频道之一。
“陆云深与‘新纪元’仍有联系。”苏晚的眼神变得凝重,她快速将这条线索同步至共享空间,同时联系艾伦,“启动‘暗影计划’,派两支暗线小队,一支监控陆氏集团总部,一支潜伏在老宅外围,一旦陆寒枭发出信号,立刻配合陆氏安保团队行动——记住,不要暴露身份,只负责外围支援。”
通讯器里传来艾伦清晰的回应:“收到,暗线小队已出发,预计二十分钟内抵达指定位置。”
挂掉通讯,苏晚重新看向墙面的关系图谱。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图谱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红色的疑点与蓝色的关联线,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将陆寒枭、沈静仪、陆擎渊、陆云深,甚至她自己,都牢牢困在其中。而老宅的方向,正传来无声的召唤,她不知道陆寒枭此行会遭遇什么,但她清楚,这场同盟合作的第一次考验,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