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2 / 2)

宝钗也听说了宝玉丢失通灵玉的事。因为那天薛姨妈应下了宝玉的亲事,回去后便把这事告诉了宝钗。薛姨妈还问她:“虽说这是你姨妈提的亲,但我这边还没最终应允,想着等你哥哥回来再做决定。你愿意不愿意?”

宝钗反倒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道:“妈妈这话可说错了。女孩儿家婚姻大事本就该由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不在了,这事儿自然该妈妈拿主意;再不济,也得问问哥哥的意思,怎么反倒来问起我来了?”

薛姨妈听了这话,越发觉得宝钗懂事,心里愈发疼爱她,觉得宝钗虽说从小娇生惯养,可性格却天生贞静贤淑。从此之后,在宝钗面前,薛姨妈反倒不再提起宝玉的事了。宝钗自从听了母亲那番话后,自然也绝口不提“宝玉”这两个字。

如今,虽说宝钗听闻了宝玉丢了玉,心里也十分惊疑,可她实在不好开口询问,只能听旁人偶尔提起,自己却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倒是薛姨妈,好几次打发丫头过来询问宝玉丢玉的情况。

不过,薛姨妈最近正为自己儿子薛蟠的事儿焦心不已,只盼着哥哥进京,好帮他洗脱罪名。而且,薛姨妈又得知元妃已经薨逝,虽说贾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但好在凤姐身体好了,出来主持家务,薛姨妈便也不再把贾家的事放在心上。

只苦了袭人,她每天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地服侍劝慰着,可宝玉竟然完全不懂她的心意。袭人只能暗暗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

过了几天,元妃的灵柩停放在家庙里,贾母等人前去送殡,去了好几天。哪知道宝玉的状态一天比一天糟糕,整个人呆呆的,既不发烧,身体也没有哪里疼痛,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毫无条理。

那袭人、麝月等人见状,越发慌了神,几次三番地向凤姐禀报情况。凤姐也时不时地过来查看,起初她以为宝玉是因为找不到那块通灵宝玉而生气,才变成这样。可如今看到宝玉那失魂落魄、毫无生气的模样,她也只能日日请医生来为他诊治。

医生开了好几剂药让宝玉煎服,可吃了药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等到问宝玉到底哪里不舒服时,宝玉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直到元妃的丧事处理完毕,贾母惦记着宝玉,便亲自前往大观园探望他。王夫人也一同跟了过来。袭人等人赶忙让宝玉去迎接并请安。宝玉虽说是在生病,但每天原本还是能起来活动。今天让他去迎接贾母,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去请了安,只是有袭人在旁边扶着,指点他怎么做。

贾母见了,心疼地说:“我的儿,我还想着你病成什么样了,所以特意过来看看你。现在看你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我这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王夫人听了,自然也跟着放宽了心。可宝玉却不怎么回答,只是一直嘻嘻地笑着。

贾母等人进屋坐下后,开始问宝玉话。这时,袭人在旁边教一句,宝玉就跟着说一句,跟平常完全不一样,活像个傻子似的。

贾母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便说道:“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没看出他有什么病,现在仔细这么一瞧,这病可不轻啊,看着就像神魂都丢了似的。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变成这样的呢?”

王夫人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了,又看到袭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只好按照宝玉之前说的话,把宝玉去南安王府听戏时丢了那块通灵宝玉的话,悄悄地跟贾母说了一遍。

她心里也很慌乱,生怕贾母着急上火,还安慰说:“现在已经派人在四处寻找了,还去求签问卦,都说可能在当铺里能找到,肯定能找回来的。”

贾母听闻此事,急得一下子站起身来,眼泪直流,说道:“这通灵宝玉怎么能说丢就丢了!你们这些人也太不懂事了!难道老爷也是撒手不管的不成?”

王夫人见贾母动了气,赶忙让袭人等人跪下,自己则神色凝重,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禀道:“媳妇是怕老太太着急上火,又怕老爷为此事生气,所以一直都没敢禀报。”

贾母咳嗽着说道:“这通灵宝玉可是宝玉的命根子。如今丢了,他才会这般失魂落魄。这还了得!再说这玉满城的人都知道,谁要是捡到了,难道你们还能让人家乖乖交出来不成?赶紧派人去把老爷请来,我有话要跟他说。”

这时,王夫人、袭人等人吓得脸色煞白,纷纷哀求道:“老太太这一生气,等老爷回来,事情就更糟糕了。现在宝玉还病着,就交给我们,我们一定拼了命地去找回来。”

贾母坚定地说:“你们是怕老爷生气,有我在呢,怕什么!”说完,便吩咐麝月去叫人请老爷过来。不一会儿,有人回来传话,说:“老爷刚刚送完客人,出去了。”

贾母说道:“不用等他回来也行。你们就按我说的去办,暂时先不要责罚下人。我让琏儿来,写个悬赏告示,贴在宝玉前日经过的地方。就说,要是有人捡到送来,情愿送上一万两银子;要是有人知道谁捡到了,能送信让我们找回来,就送五千两银子。要是真找到了,可千万别心疼那点银子。这么一找,肯定能把玉找回来。要是就靠咱们家里这几个人去找,就算找上一辈子,也未必能找到!”

王夫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贾母便让人把话传给贾琏,让他赶紧去办。随后,贾母又吩咐道:“把宝玉日常用的东西都搬到我那里去,只让袭人和秋纹跟着过来,其余的人还是留在园子里看屋子。”

宝玉听了这话,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坐在那里傻笑。

贾母于是带着宝玉站起身来,袭人等人赶忙上前搀扶着,一行人出了园子。

回到自己的房中后,贾母让王夫人坐下,又吩咐下人去收拾里间的屋子以便安置。随后,贾母对王夫人说道:“你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我是觉得园子里人太少了,而且怡红院里的那些花树,一会儿枯萎一会儿盛开,实在有些古怪。之前还指望着宝玉那块通灵玉能驱邪避祟,可如今这玉丢了,我就怕那些邪气容易侵扰宝玉,所以我才把他带到我这儿一块儿住着。这几天也别让他出去乱跑了,要是大夫来了,就在这儿给他看病。”

王夫人听了,连忙接口说道:“老太太考虑得自然周全。现在宝玉和老太太住在一起,老太太福气深厚,不管什么邪祟都能被压下去。”

贾母却摆摆手说:“什么福气不福气的!不过是我屋里干净些,经书卷轴也多,让宝玉跟着我念念经,也能定定心神。你问问宝玉,他愿不愿意在这儿住?”

那宝玉见王夫人问自己,只是咧着嘴笑。袭人在旁边轻轻碰了碰他,示意他说“好”,宝玉也就顺着说了声“好”。

王夫人看到宝玉这副样子,心里一阵酸楚,忍不住落下泪来,但在贾母这里,她不敢哭出声。

贾母知道王夫人心里着急,便安慰她说:“你回去吧,这儿有我照应着宝玉。等晚上老爷回来,你告诉他,不用来见我,也别让他多说什么就行了。”

王夫人走后,贾母让鸳鸯去找些安神定魄的药来,按照药方给宝玉吃了。不提。

话说贾政当晚回到家中,坐在马车里时,听到路上有人在交谈。

其中一人说:“人要是想发财,也是容易得很。”

旁边的人好奇地问:“这话怎么说?”

这人接着说道:“今天我听说荣国府里丢了他们家少爷的那块玉,到处贴着寻物启事。上面详细写着玉的大小、形状、颜色,还说要是有人捡到送回去,就给一万两银子的酬谢,要是只送个信儿,也能得到五千两呢。”

贾政虽然没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但心里已经觉得十分诧异。他赶忙催促车夫加快速度,尽快赶回家中。

一进家门,他就把看门的人叫来,询问这件事。看门的人恭敬地回答说:“奴才一开始也不知道。今天中午的时候,琏二爷传达了老太太的吩咐,让人去贴寻物启事,奴才这才知道的。”

贾政听了,不禁长叹一声,说道:“看来咱们家是要衰败了,偏偏养了这么个孽障!刚生下他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关于他的谣言,过了十几年,情况才稍微好了一些。现在又这么大张旗鼓地找玉,这像什么话!”说着,他急忙走进内宅去问王夫人。王夫人便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贾政知道这是老太太的主意,也不敢违抗,只是忍不住抱怨了王夫人几句。随后,他又走出来,吩咐人不要让老太太知道,偷偷把那些寻物启事揭下来。哪知道,早就有那些游手好闲、爱占小便宜的人给揭走了。

过了些日子,竟真有人来到荣国府的大门前,声称是来送玉的。

府里的下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说:“快把玉拿来,我们帮你进去通报。”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张悬赏告示,指着给看门的下人看,说:“这不是你们府上贴的告示吗?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谁能送回这块玉,就给一万两银子。二太爷,你们现在看我穷,等我拿到银子,可就是财主了。别这么爱答不理的!”

看门的下人听他语气强硬,便说:“你至少得让我稍微看一下那玉吧,这样我才能进去通报。”

那人一开始还不肯,后来听下人说得有道理,便从怀里掏出那块玉,托在手掌上扬了扬,说:“看,是不是这个?”

府里的下人们原本只是在外头做事的,只知道有块宝玉,但并不常见,今天才终于见到了这玉的模样。他们急忙跑到里头,像抢着报喜讯一样。

那天,贾政和贾赦都出门了,只有贾琏在家。下人们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琏,贾琏还仔细地问:“是真的吗?”

看门的下人回答说:“我亲眼见到了,只是他不肯给我,说要见主子,一手交银子,一手交玉。”

贾琏听了也很高兴,连忙去禀告王夫人,接着又去回明贾母。袭人听了,高兴得合掌念佛。

贾母并没有改变主意,连声说道:“快叫琏儿把那个人请到书房里坐下,把玉拿过来看看,看完就立刻送银子过去。”

贾琏按照贾母的吩咐,把那个人请了进来,像对待客人一样招待他,还说了许多好话表示感谢:“要借你这块玉送到里头给本人看看,谢银一分都不会少你的。”那人只好把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小包递了过去。

贾琏打开一看,可不是那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吗?贾琏平时对这些并不太在意,但今天却想仔细看看。他看了半天,上面的字也好像能认出来一些,比如“除邪祟”之类的。贾琏看了非常高兴,连忙叫下人伺候着,匆匆忙忙地把玉送去给贾母和王夫人辨认。

这会子,整个贾府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赶来争着要看个究竟。凤姐见贾琏走了进来,便迅速从他手中把玉抢了过来,她不敢自己先看,而是直接送到了贾母手里。贾琏笑着说道:“就这么点儿小事,你还不让我来表表功啊!”

贾母接过玉,打开一看,发现这块玉比之前暗淡了许多。她一边用手轻轻擦拭,一边让鸳鸯拿来了眼镜。戴上眼镜仔细一瞧,贾母说道:“真是奇怪!这块玉看着倒是真的,可怎么原本的宝色都没了呢?”

王夫人也凑过来端详了一会儿,却也没认出来,于是便叫凤姐过来看看。凤姐接过玉,仔细端详后说道:“样子倒是挺像的,就是这颜色不太对劲。不如让宝兄弟自己来看看,他肯定能认出来。”

袭人在一旁看着,也觉得这块玉未必是那一块,但她心里盼着是真玉,所以也不敢说出不像的话来。

凤姐见状,便从贾母手中接过玉,和袭人一起拿去给宝玉看。

这时,宝玉刚睡醒,正迷迷糊糊的。凤姐告诉他:“你的玉找到了。”

宝玉睡眼惺忪地接过玉,看都没看,就随手往地上一扔,冷笑道:“你们又想拿假的来哄我!”说着,只是不停地冷笑。

凤姐连忙把玉捡起来,惊讶地说:“这也太奇怪了,你怎么没看就知道是假的呢?”宝玉只是笑而不语。

这时,王夫人也走进了屋里,看到宝玉这样,便说道:“这不用说了。他那块玉是胎里带来的奇异之物,他自然有办法分辨。想来这块玉肯定是有人见了寻玉的帖子,照着样子做的。”大家听了这话,这才恍然大悟。

贾琏在外屋听到这话,立刻大声说道:“既然不是真的,赶紧把东西拿过来,我要亲自问问他!人家出了这样的事,他竟敢来浑水摸鱼!”

贾母立刻出声制止:“琏儿,把东西还给他,让他走吧。那也是走投无路、穷得没办法的人,见咱们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想着趁机赚几个钱,也是人之常情。如今他白白花了钱弄来这假货,又被咱们识破了。依我看,别为难他了,把这块玉还给他,告诉他不是我们要找的,再赏他几两银子。这样,外面的人知道了,才会一有真消息就送来。要是为难了这个人,就算以后真有人拿到真的,也不敢拿来了。”贾琏听了,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那个送玉的人还在外面等着,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心里正七上八下,突然看见贾琏满脸怒气地走了出来。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