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2 / 2)

袭人听了,连忙点头答应,然后送平儿出去了,不提。

且说那天宝玉原本穿着件圆领的皮袄在家中悠闲地歇息。他看到院里的花开得正艳,便忍不住一次次地走出来观赏,一会儿赞叹花的娇艳,一会儿又感慨花的易逝,心中五味杂陈,仿佛所有的悲喜离合都凝聚在了这株花上。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说贾母要来了,于是赶紧去换了一身行头:一件狐腋制成的箭袖上衣,外面再套上一件元狐皮毛的外褂,然后匆匆出来迎接贾母。因为换衣服换得匆忙,他竟忘了把那块通灵宝玉挂在脖子上。

等贾母走后,宝玉又换回原来的衣服。这时,袭人发现宝玉脖子上空空如也,便问道:“那块玉呢?”

宝玉回答说:“刚才换衣服换得急,摘下来放在炕桌上了,我没带上。”

袭人赶紧回头去看炕桌,却发现上面并没有那块玉。她心里一紧,连忙在各处找寻,可那玉就像蒸发了一样,踪影全无。这一下,可把袭人吓得满身冷汗。

宝玉见状说道:“不用着急,那玉肯定还在屋里。问问她们就知道了。”

袭人以为麝月她们把玉藏起来逗她玩,便笑着对麝月等人说:“你们这些小蹄子!玩归玩,但也得有个分寸。把那块玉藏到哪里去了?可别真给弄丢了,不然大家可都活不成了。”

麝月等人听了,都神情严肃地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咱们玩归玩、笑归笑,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可别在这儿瞎扯!你自己是不是脑子糊涂了,好好想想,到底把东西放哪儿了。别现在又在这儿胡乱赖别人。”

袭人见她这般认真的模样,不像是开玩笑,顿时着急起来,说道:“皇天菩萨、小祖宗!你到底把那东西搁在哪里去了?”

宝玉回答道:“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放在炕桌上的,你们倒是赶紧找啊。”

袭人、麝月、秋纹等人心里也着急,但又不敢声张出去让人知道,只能大家偷偷摸摸地在各个地方搜寻起来。折腾了大半天,一点儿线索都没有,甚至把箱子、柜子都翻了个底朝天,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再找了,便开始怀疑是不是被刚才进来的人给捡走了。

袭人说道:“进来的人谁不知道这玉是跟性命一样的东西,谁敢捡了去!你们先别声张出去,赶紧到各处问问去。要是哪位姐妹捡到了,故意吓我们玩呢,你们就给她磕个头,把东西要回来;要是哪个小丫头偷了去,问出来之后,也别往上头禀报,不管拿什么东西跟她换回来都行。这可不是小事,真要是把这东西弄丢了,比把宝二爷丢了还严重。”

麝月、秋纹刚要往外走,袭人又赶忙追出来,嘱咐道:“刚才在这儿吃饭的那几个人,先别去问。要是找不着,再惹出什么麻烦来,那就更不好了。”

麝月等人按照袭人的话,分头到各处去追问,结果每个人都表示不知道,个个都是又惊讶又疑惑。

麝月等人回来后,全都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宝玉也被吓得愣住了。袭人急得只是在一旁干哭。东西找不到,又不敢回去禀报,怡红院里的人个个都吓得木雕泥塑般一动不动。

大家正呆呆地愣着神,就看见各个知道这事儿的人都赶了过来。探春赶忙让人把园子的门关上,先安排了一个老婆子带着两个丫头,让她们再去园子的各个地方仔细寻找;同时,她又让人去跟大家说:“要是谁把那块玉找出来,重重地赏银。”

大家一听,一来都想赶紧撇清自己,别被这事儿牵连上,二来又听说有重赏,都跟不要命似的,把园子翻了个底朝天,连茅厕都找了个遍。可那块玉就像绣花针一样,找了一整天,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李纨这下可着急了,说道:“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得说句不太得体的话了。”

众人忙问:“你要说什么?”

李纨说:“事情都到这份儿上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园子里,除了宝玉,都是女人。我请求各位姐姐、妹妹、姑娘们,都让自己带来的丫头把衣服脱了,咱们大家互相搜一搜。要是还没找到,再让丫头们去搜那些老婆子和干粗活的丫头。”

大家听了,纷纷说道:“你这话也有一定道理。现在人多手杂的,什么人都有,这样一搜,大家也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只有探春没有言语。那些丫头们也都想着能证明自己的清白,都愿意接受搜查。

先是平儿站了出来,说道:“那就从我开始搜吧。”于是,大家都自己解开衣襟,李纨挨个儿快速地搜了一遍。

探春有些生气地责怪李纨说:“大嫂子,你怎么也学那些没脑子的人的样子。那个偷玉的人既然把玉偷走了,哪还会藏在身上?再说了,这东西在家里是宝贝,可到了外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它是个没用的东西呢,偷它有什么用?我琢磨着,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搞的恶作剧。”

众人听她这样说,又注意到环儿此刻并不在场,联想到昨天他还满屋子乱窜,心里都不由得怀疑到他头上,只是谁也不愿把这话挑明了说。

探春这时又开口道:“要说搞这种恶作剧的,只有环儿最有可能。咱们派个人悄悄把他叫来,私下里哄哄他,让他把东西交出来,然后再吓唬吓唬他,让他别把这事儿说出去。这样,事情也就解决了。”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纨转头对平儿说:“这件事还是得你出面才能弄清楚。”

平儿应了一声,便匆匆去了。没过多久,平儿带着贾环回来了。大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让人沏了碗茶放在里屋,然后故意找借口走开,其实是想让平儿哄贾环说出真相。

平儿笑着问贾环:“你二哥哥的那块玉丢了,你有没有看到?”

贾环一听,脸涨得通红,瞪大眼睛,气呼呼地说:“人家丢了东西,你怎么来问我?怀疑是我偷的吗?难道我是有前科的贼么?”

平儿见他这样,也不敢再追问,只好赔着笑脸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怕三爷你拿去吓他们,所以随便问问,看看你有没有看到,好让他们去找。”

贾环气呼呼地说:“他的玉在他自己身上,有没有看到应该问他自己啊,怎么来问我?那么多人捧着他,有什么好事不来找我,丢了东西倒来问我了!”说完,起身就要走。大家也不好阻拦他。

这时,宝玉急了,说:“都是这块破玉惹的祸!我不要它了,你们也别再折腾了。环儿这一去,肯定会嚷得满院子都知道,这可不是闹事了么。”

袭人等人一听,急得又哭起来:“我的小祖宗,玉丢了倒是小事,要是上面知道了,我们这些人可就要粉身碎骨了。”说着,便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心里更加难过,但都清楚这件事根本无法隐瞒,只能先商量好一套说辞,等回去好向贾母等人交代。

宝玉说:“你们也别商量了,干脆就说是我砸的,这事儿不就结了。”

平儿一听,急得直跺脚:“我的好少爷,你说得倒轻巧!上面要是问起为什么砸玉,我们怎么回答?追问起来,我们不得被逼死啊!要是他们还要看砸碎的玉渣,那又怎么办呢?”

宝玉想了想,说:“那要不,就说我前几天出门的时候弄丢了。”

众人一听,觉得这说法勉强能应付过去,但转念一想,这两天宝玉既没去上学,也没去别的地方。

宝玉又接着说:“怎么没去?大前天我还去南安王府听戏了呢,就说那天弄丢的。”

探春听了,摇摇头说:“这也不行。要是前几天丢的,为什么当天不回来说?”

众人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编个合理的谎话,突然听到赵姨娘的哭喊声。

只见赵姨娘一边哭一边喊着冲进来:“你们丢了东西,自己不找,怎么暗地里拷问环儿!我把环儿带来了,你们这帮趋炎附势的家伙,要杀要剐,随你们便!”说着,一把将贾环推到众人面前,大声骂道:“你是个贼,快快的招吧!”贾环被这么一骂,也委屈得大哭起来。

李纨正打算开口劝解,这时一个丫头跑来禀报:“太太来了。”

袭人等人听了,顿时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宝玉等人也急忙出来迎接。赵姨娘一时也不敢吭声,跟着众人一同走了出来。

王夫人看到众人脸上都带着惊慌的神色,这才相信方才听到的传言,便问道:“那块玉真的丢了?”

众人都不敢出声回应。王夫人走进屋里坐下,便叫袭人过来。袭人慌得连忙跪下,含着泪想要禀报。

王夫人说:“你起来,赶紧叫人仔细去找,一忙乱起来反而不好找了。”袭人听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宝玉生怕袭人真的把事情经过说出来,赶忙说道:“太太,这事和袭人没关系。是我前几天到南安王府听戏,在路上把玉弄丢了。”

王夫人问:“那为什么当天不找呢?”

宝玉说:“我怕她们知道后担心,所以没告诉她们。我还让茗烟他们在外面到处找过了。”

王夫人说:“胡说!现在换衣服,难道不是袭人她们服侍的吗?大凡少爷出门回来,要是手巾、荷包少了,都得问个明白,何况这块玉不见了,怎么能不问呢?”宝玉被问得无言以对。

赵姨娘在一旁听了,心里暗自得意,连忙接过话茬说:“在外头丢了东西,还赖我们家环儿!”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夫人厉声喝道:“现在说的是这个事,你说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干什么!”赵姨娘听了,便不敢再吭声了。

还是李纨和探春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的经过又给王夫人说了一遍。王夫人听后,急得眼泪直往下流,干脆说要回去禀明贾母,去问邢夫人那边跟来的那些人去。

凤姐在病中也听见了宝玉丢失通灵宝玉的事。她知道王夫人会来,料想躲不过,便强撑着病体,让丰儿搀扶着来到园子里。

此时,王夫人正准备起身离开,凤姐赶忙走上前去,用一种娇弱又怯生生的语气说道:“给太太请安。”宝玉等人见状,也纷纷过来问候凤姐。

王夫人见此情景,便开口说道:“凤丫头,你也听说这事了吗?这可真是件稀奇事!刚才一个没看住,那玉就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着。你得好好琢磨琢磨,从老太太房里的丫头算起,一直到你们平儿,看看谁的举止不稳重,谁的心里藏着坏心思。我打算回禀老太太,一定要彻彻底底地查清楚才行。不然的话,这玉对宝玉来说,就跟命根子一样重要,没了它可怎么行!”

凤姐听了,赶忙回应道:“咱们府里人多,情况复杂,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好的?可这事儿要是大张旗鼓地吵嚷起来,大家就都知道了。那偷玉的人要是被太太查出来,他心里清楚肯定是死路一条,走投无路之下,说不定就会狗急跳墙,把玉给毁坏了灭口,到时候可怎么办?依我这糊涂的想法,就说宝玉本来就不喜欢那块玉,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咱们大家都小心谨慎些,别让老太太和老爷知道这件事。这么跟大家一说,再暗中派人到各处去查访,想办法把偷玉的人哄骗出来,到时候玉也能找回来,罪名也能定下来。不知道太太觉得这样行不行?”

王夫人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你说的这些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在老爷面前,怎么才能瞒得住呢?”说完,她便把贾环叫了过来,责备道:“你二哥哥的玉丢了,就只是随便问了你一句,你怎么就到处乱嚷嚷?要是这事儿被嚷出去了,别人把那块玉给毁坏了,我看你还能不能好好活着!”

贾环被吓得哇哇大哭,连忙说道:“我再也不敢嚷嚷了。”赵姨娘在一旁听着,吓得也不敢吭声。

王夫人接着又对众人吩咐道:“依我看,那玉肯定还在府里某个没被找到的地方,好端端地放在家里,还能长翅膀飞了不成?只是这事儿千万不能声张出去。限袭人三天之内把玉给我找出来,要是三天还找不着,这事儿恐怕就瞒不住了,到时候大家也别想过什么安稳日子了。”

说完,王夫人便让凤姐跟她一起到邢夫人那边,商量如何秘密追查这件事,不提。

这里李纨等人围在一起纷纷议论。然后派人把负责看管园子的下人都叫了过来,吩咐他们把园门锁上,又赶紧让人去把林之孝家的找来。悄悄地把事情跟林之孝家的说了,让她去吩咐前后门上的人,三天之内,园子里无论男女下人,在园子内部可以自由走动,但要是想出去,一律不许放行。就说园子里丢了东西,等把这东西找着了,再放大家出去。

林之孝家的答应道:“是。”接着,她又说道:“前些日子,奴才家里也丢了一样不太重要的东西,林之孝非要弄个明白,就上街找了个测字的先生。那先生外号叫刘铁嘴,给测了个字,说得很清楚。回来之后,我们照着线索一找,东西就找到了。”

袭人听了,赶紧拉住林之孝家的,央求道:“好林奶奶!出去快求林大爷帮我们问问去。”林之孝家的点头答应着,然后就出去了。

这时,邢岫烟说道:“要说外面那些测字打卦的,都不太靠谱。我在南边的时候,听说妙玉会扶乩,咱们何不请她来问问?而且我听说,这块玉本就带着些仙机,说不定能问出结果来。”

众人听了,都十分惊讶,说道:“咱们平时和妙玉也常见面,可从没听她提起过。”

麝月便连忙问岫烟道:“想来别人去求她,她肯定是不答应。好姑娘,我给姑娘磕个头,求姑娘去跑这一趟。要是能把结果问出来,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的大恩!”说着,麝月就急急忙忙要跪下磕头,岫烟连忙伸手把她拦住。这时,黛玉等人都在一旁怂恿岫烟,让她赶紧去栊翠庵。

正说着,林之孝家的走了进来,说道:“姑娘们,有个大喜讯。林之孝去测了字回来,说这玉丢不了,以后不管怎样肯定会有人给送回来的。”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都半信半疑的,只有袭人和麝月高兴得不得了。

探春便问道:“测的是什么字?”

林之孝家的回答说:“他话可多了,我这笨嘴拙舌的也学不上来。就记得他拈了个表示赏人东西的‘赏’字。那刘铁嘴也没多问,直接就说:‘是丢了东西吧’?”

李纨听了,说道:“这就算挺准的了。”

林之孝家的接着说:“他还说,‘赏’字上面有个‘小’字,子或者宝石之类的。”

众人听了,纷纷夸赞道:“真是像神仙一样厉害!那他后面还怎么说?”

林之孝家的继续说道:“他说’的意思吗。因为从上面能拆出个‘当’字,就让我们赶紧去当铺里找找。‘赏’字再加上一个‘人’字,不就是‘偿’字吗。只要在当铺里能找到人,有了人就能把东西赎回来,这不就等于偿还回来了吗。”

众人听了,纷纷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先从附近开始找起,反正把周围几个当铺都找一遍,说不定就找到了。等咱们找到了东西,再问人就容易多了。”

李纨说道:“只要能找到东西,就算不问人也没关系。林嫂子,麻烦赶紧把测字的事儿去告诉二奶奶,然后回禀太太一声,先让太太放宽心。再让二奶奶赶紧派人去查。”林家的听了,答应一声就走了。

众人稍稍松了口气,呆呆地等着岫烟回来。正呆等着,忽然瞧见跟着宝玉的小厮茗烟在门外一个劲儿地招手,还大声喊着让小丫头赶紧出来。小丫头见状,赶忙跑了出去。

茗烟一见到小丫头,就急切地说:“你赶紧进去跟我们二爷,还有里面的太太、奶奶、姑娘们说,有天大的喜事!”

小丫头不耐烦地说:“你倒是快说吧,怎么这么啰嗦!”

茗烟笑着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跟你说姑娘,你进去禀报了,咱们俩都能得到赏钱呢。你猜是什么事?就是宝二爷那块通灵宝玉呀,我打听到确切消息来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