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2 / 2)

贾政一听,脸色微微一变,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门上的人回答说:“是水月庵里的一些不堪入目的话。”

贾政沉声道:“拿过来给我看看。”

门上的人连忙说道:“奴才本来想把那张纸揭下来的,可是它贴得太牢了,揭不下来。奴才只好一边抄写上面的内容,一边用水洗掉。刚才李德揭了一张下来给奴才看,就是门上贴的那些话。奴才们不敢隐瞒老爷,所以特地来禀报。”

说着,门上的人便把抄写的纸条呈给了贾政。贾政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大意为:贾芹(西贝合为“贾” ,草斤合为“芹”)年纪轻轻,负责管理水月庵中的尼姑们。一个男子周旋于众多女子之间,把窝藏娼妓、聚众赌博当作陶冶情操。这种行为不端的子弟在这里做事,在荣国府中传出了各种丑闻闲话 。

贾政看过那东西后,气得头晕目眩,赶忙吩咐守门的人不许声张此事,又悄悄让人去宁国府和荣国府相邻的夹道墙壁上再仔细找找看。安排完这些,他立刻让人去把贾琏叫来。贾琏接到传唤,急忙赶了过来。

贾政一见到贾琏,就急忙问道:“寄居在水月庵里的那些女尼和女道士,你平时有没有去查查情况?”

贾琏回答说:“没有,一直以来都是芹儿在那边照料管理。”

贾政又追问:“你知道芹儿照管得来照管不来?”

贾琏说:“老爷既然这么问,想来芹儿肯定是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地方。”

贾政长叹一声,说:“你看看这个帖子上面写的是什么。”

贾琏接过帖子一看,惊讶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正说着,只见贾蓉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二老爷密启”。

贾政接过信打开一看,里面也是一张无头帖,上面写的话和贴在门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贾政当即下令:“快让赖大带着三四辆马车去水月庵,把那些女尼和女道士全都拉回来。注意不要走漏消息,就说是我传唤她们。”赖大领了命令,便出发去了。

再说水月庵里,那些新来的小尼姑、女道士们刚到庵中时,小沙弥和小道士原本是由老尼姑统一管理的,老尼姑平日里会教他们诵经、做道场法事之类的功课。后来元妃不再需要这些法事服务了,小沙弥和小道士们学习起来也就渐渐懈怠了。

庵里的这些女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都有了少女的心思和情感。加上贾芹本就是个风流成性的人,他原本以为芳官等人出家不过是孩子心性、一时冲动,便想去招惹她们。哪曾想芳官是真心实意出家,他始终没法得手,于是就把这份心思转移到了尼姑和女道士身上。

因为小沙弥里有个叫沁香的,女道士中有个叫鹤仙的,都长得十分妩媚动人。贾芹很快就和这两人勾搭在一起了。闲暇的时候,他们还一起学弹奏弦乐、唱唱小曲儿。

当时正是十月中旬,贾芹给庵里的众人领了每月的例钱。便琢磨出一个主意,对大家说:“我替你们领月钱,没办法进城去,只能在这儿歇脚。这天气怪冷的,大家说怎么办?我今天带了些果子酒来,咱们一起吃着乐呵一晚上,怎么样?”

那些女孩子听了都很高兴,于是摆起桌子,还把本庵的女尼也叫了过来,只有芳官没来。

贾芹喝了几杯酒后,就提议要行酒令。沁香等人说:“我们都不会行酒令,不如划拳吧。谁输了谁就喝一杯,这样多痛快!”

本庵的女尼说道:“这会儿刚过中午,就这么吵吵嚷嚷、胡吃海喝的不像话。咱们先喝几杯,想走的人可以先走,谁愿意陪着芹大爷的,晚上回来接着喝,我也不管。”

正说着,只见那个道婆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声说道:“大家赶紧散了吧,府里赖大爷来了!”

一众女尼一听,顿时慌了手脚,赶忙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还让贾芹赶紧躲起来。

贾芹因为多喝了几杯酒,胆子也壮了几分,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是来送月钱的,有什么好怕的!”

话还没说完,赖大就已经走了进来。他看到眼前这乱糟糟的场景,心里顿时火冒三丈。但因为贾政事先有吩咐,不许把事情声张出去,所以赖大只能强压着怒火,装出一副笑脸说道:“芹大爷也在这儿呢吗?”

贾芹见赖大来了,赶忙站起身来,问道:“赖大爷,你来这里做什么?”

赖大说道:“芹大爷在这儿正好。快让那些小沙弥和小道士收拾收拾,赶紧上车进城,宫里传他们呢。”

贾芹等人听了,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想再仔细问问。

赖大却催促道:“天色已经不早了,赶紧的,好赶在城门关闭前进城。”

众女孩子没办法,只好一起上了车。赖大骑着一匹高大的走骡,在后面押着队伍,匆匆往城里赶去。不提。

话说贾政得知了那件事后,气得连衙门都不能去了,独自一人坐在内书房里长吁短叹。

贾琏见状,也不敢擅自离开。这时,忽然有看门的人进来禀报说:“今晚衙门里当值的本应是张老爷,但张老爷生病了,所以派人来请老爷去顶一班。”

贾政原本正等着赖大回来处理贾芹的事情,现在却又突然要他去衙门当值,心里十分烦闷,但也没说什么。

贾琏见状,便走上前去对贾政说:“赖大是饭后才出去的,水月庵离城有二十多里路,就算他赶回来,也得二更天才能到。而今天又需要老爷去帮班,请老爷只管去衙门。等赖大回来后,让他先押着人,也别声张出去。等明天老爷回来再处理。如果贾芹来了,也别跟他说明情况,看他明天见了老爷会怎么说。”

贾政听了贾琏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只好去衙门了。

贾琏好不容易抽出空来,打算回自己房里去。他一边走着,心里一边埋怨凤姐出的那个主意。他本想开口埋怨几句,可一想到凤姐还病着,便只好把怨气咽回肚子里,慢悠悠地往回走。

再说那些下人,一人传十,很快就传进了里头。

平儿最先得知消息,赶忙跑去告诉凤姐。凤姐因为之前那一夜没睡好,一直病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心里还正惦记着铁槛寺的事情。一听说外面贴了匿名揭帖,上面就一句话,她顿时吓了一跳,急忙问道:“贴的上面写的是什么?”

平儿随口应答,一不留神就错说出来了,说道:“没什么要紧的,是馒头庵里的事儿。”

凤姐本来就心里有鬼,一听到“馒头庵”这三个字,吓得整个人都愣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急火攻心之下,她眼前一阵发晕,接着就咳嗽起来,咳了一阵后,“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

平儿一看,慌了神,赶紧说道:“水月庵里不过是女沙弥和女道士之间的事,奶奶着什么急。”凤姐一听是水月庵,这才稍微定了定神,说道:“呸,你这个糊涂东西!到底是水月庵还是馒头庵?”

平儿笑着说道:“是我一开始听错了,以为是馒头庵,后来又听清楚不是馒头庵,是水月庵。我刚才一时嘴快,就说成馒头庵了。”

(编者注: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倘若这不是程高二人记错写错,那这句话就是为了说明平儿也是知道当初凤姐最初收钱棒打鸳鸯的事情了。)

凤姐说道:“我就知道是水月庵,那馒头庵跟我有什么关系!原本这水月庵是我让芹儿去管的,大概是克扣了月钱吧。”

平儿说道:“我听着不像是月钱的事儿,上面还有些难听的话呢。”

凤姐说道:“我更懒得管那些。你二爷去哪里了?”

平儿说道:“听说老爷生气了,他不敢走开。我听说这事情不好,就吩咐让赖大去抓那些女孩子了。要不咱们叫个人去前面打听打听。奶奶现在还病着,依我看,先别管他们的这些闲事儿了。”

两人正交谈着,忽然看到贾琏走了进来。凤姐本想开口询问他,但瞧见贾琏满脸怒容,便暂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这时,贾琏的饭还没吃完,旺儿就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人请爷过去呢,赖大回来了。”

贾琏问道:“芹儿来了没有?”

旺儿回答:“也来了。”

贾琏随即吩咐:“你去跟赖大说一声,就说老爷上班儿去了。先把这些女孩子安排在园子里住下,等明天老爷回来,再送进宫里去。只让芹儿在内书房等着我。”

旺儿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贾芹走进书房,只见几个下人围在一起,指指点点地小声议论着什么,脸上满是神秘的神情,看那模样,不像是宫里来要人的架势。贾芹心里直犯嘀咕,想找个人问问清楚,可又没人愿意搭理他,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正在满心疑惑,就瞧见贾琏走了出来。贾芹赶忙上前请了个安,然后规规矩矩地垂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说道:“不知道娘娘宫里突然传那些孩子们去做什么?叫侄儿好赶!幸亏侄儿今个去送月钱,还没离开,就赶紧跟着赖大一起来了。二叔肯定是知道的。”

贾琏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我能知道什么!你倒是个明白人儿,你自己心里清楚。”

贾芹听得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可又不敢再接着追问下去。

贾琏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可真是干得漂亮!把老爷都给气坏了。”

贾芹说道:“侄儿没干什么。庵里的月钱,我可是每个月都按时给的,孩子们做经忏这些事儿也从来没忘记过。”

贾琏见他还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又想着平日里大家也常在一处玩笑,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你个不长脑子的东西,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说着,就从靴子旁边的夹层里掏出那个揭帖,随手扔给了贾芹。

贾芹捡起一看,顿时吓得脸色如土一般惨白,惊呼道:“这是谁干的缺德事!我也没得罪过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坑我!我每个月就送一次钱,没干过这种事。要是老爷回来,质问我、打我,侄儿可就没命了。我母亲要是知道了,更会把我打死不可。”说着,见周围没人,便“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道:“好叔叔救我一救吧!”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磕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贾琏心里琢磨着:“老爷最讨厌这种事儿了,要是真查出来有这些事,老爷非得大发雷霆不可。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也不好听,还让那个贴帖子的人得意了。以后咱们的事儿还多着呢。不如趁着老爷上班不在家,和赖大商量商量,要是能糊弄过去,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现在又没有证据。”

打定主意后,贾琏便板起脸说道:“你别想瞒我,你那些鬼鬼祟祟的事儿,你以为我都不知道吗?要是想这事儿能了结,就算老爷打你问你,你也得一口咬定没这事儿才行。没脸的东西,起来吧!”说完,便让人去叫赖大。

没过多久,赖大来了。贾琏赶忙和他商量起事情来。

赖大说:“芹大爷这阵子的行径实在太出格了。我今天到庵里的时候,正瞧见他们一群人在那儿喝酒呢。那帖子上写的那些事儿,肯定是真的。”

贾琏转头对贾芹说:“芹儿,你听听!赖大还能冤枉你不成?”贾芹此时脸涨得通红,一句话都不敢说。

贾琏拉着赖大的手,央求道:“帮着遮掩遮掩吧,就说是芹哥儿在家里找来的。你带他了走,就说没有见我。明天你去求老爷,也别追问那些女孩子的事儿了,干脆叫个媒人来,把她们领走卖了,这事儿就算完了。要是娘娘以后还要用,咱们再买就是了。”

赖大寻思着,再闹下去也没什么好处,而且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便答应了下来。

贾琏对贾芹说:“你跟着赖大爷去吧,听他教你。你就老老实实跟着他。”

说完,贾芹又磕了一个头,然后跟着赖大出去了。到了没人的地方,贾芹又给赖大磕了个头。

赖大说:“我的小祖宗,你这事儿做得实在太不像话了!也不知道是得罪了谁,闹出这么一场乱子。你好好想想,谁和你不对付吧?”

贾芹想了想,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