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2 / 2)

湘云说:“明天咱们一起查查看,到时候大家都瞧瞧,现在可别在这儿浪费时间。”

黛玉又说:“话虽这么说,可你下句写得也不好,没必要非得用‘玉桂’、‘金兰’这类词来凑数。”说着便联句道: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大意为:金黄的萱草在风中摇曳,翠色欲滴;烛光摇曳,为华丽的宴席添上一抹暖融融的光辉。)

湘云又笑着说:“‘金萱’这两个字可让你捡了便宜,省了不少力气。这么现成的韵脚都被你用上了,只是你没必要替他们歌功颂德。而且你这下句也是凑数的。”

黛玉回应道:“你不说‘玉桂’,难道我非得硬对个‘金萱’吗?再说了,写诗也得写得富丽堂皇些,这才符合眼前这景色的实际情况。”

湘云没办法,只好又联句道: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大意为:在绮丽的园林中,酒杯与酒筹肆意交错,一片热闹景象。人们分成小组,共同遵循着一个酒令)

黛玉笑着说道:“下一句倒是不错,只是对起来有点难度。”说着,她思索片刻,联道: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大意为:游戏里玩射覆的人,听那三次宣告声。将骰子掷出红色的点,)

湘云笑着说道:“‘三宣’这个词挺有意思的,把俗气的变成了雅致的。不过下一句又说到骰子了。”很快她就对道: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大意为:传花的鼓声喧闹嘈杂,晴朗的月光在庭院和房屋间晃动)

黛玉笑道“你对得倒是挺工整的。不过下一句又有点跑题了,总是拿些风花雪月来凑数。”

湘云说:“毕竟还没说到月亮,总得点缀一下,才不算离题。”

黛玉说:“那就先记下来,明天再好好琢磨。”然后她接着对道: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大意为:月光洒满了天地之间。赏罚并不分主人与客人)

湘云说:“别老说他们了,不如说说咱们自己。”于是她接着联道: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大意为:吟诗时候评论高下。构思时候倚着栏杆)

黛玉说:“这句可以接上咱们俩之前的内容了。”于是接着联句道: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大意为:描绘景色或是倚靠着门。酒喝完了,兴致却还在)

湘云说道:“是时侯了。”于是联道: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大意为:夜深了,欢乐的氛围已经消散。渐渐能听到谈笑的声音变得安静下来)

黛玉说:“到了这个节骨眼儿,就能知道越往后越难了。”于是接着联句道: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大意为:只剩下雪霜留下的痕迹。台阶上的露水汇聚着早晨的菌类)

湘云笑着说道:“这一句该怎么押韵呢,让我想想。”说着便起身,背着手,思索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行了,幸亏我想出一个字来,不然差点就输给你了。”于是接着联句道: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大意为:庭院里的烟雾收敛了傍晚时分棔树的影子。秋天的急流冲泻着石中的精髓)

黛玉听了这话,忍不住也站起身来,连声称赞“妙极”,说道:“你这个促狭鬼!果然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了。这会儿才说出‘棔’这个字,亏你想得出来!”

湘云笑着说:“幸亏我昨天看《历朝文选》时看到了这个字,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树,就想着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了,这就是现在大家俗称的“明开夜合”。’我还不太相信,就还是去查了一下,结果还真是这样。看来宝姐姐知道的还真多。”

黛玉笑着回应:“‘棔’这个字用在这里确实再恰当不过了,也就还罢了。不过,‘秋湍’那一句,你可真是想得太妙了。就凭这一句,其他的都得靠边站。我也得打起精神来对上一句,只是再也想不出像你这一句这么好的了。”说完,黛玉想了一会儿,说道: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大意为:风儿吹动着树叶朝着云朵聚集的根源处聚拢过去。女子的情感孤独且高洁)

湘云说道:“你这对联对得还算可以。不过下一句你就有些偷懒了,好在是借景抒情,没有单纯用‘宝婺’这个词来敷衍应付。”接着,她联道: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大意为:银蟾吞吐着气息,仙药是经过灵巧的玉兔捣制而成的)

黛玉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过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念道: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大意为:人朝着月宫奔去。升天去邀请牛郎织女)

湘云也望着月亮点了点头,接着联道: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大意为:乘着木筏等待织女星的到来,月亮的圆缺变化没有办法掌握)

黛玉笑着说:“你又用了比兴的手法了。”接着联道: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大意为:月魄在晦朔之时徒然存在。壶漏里的水声快要干涸)

湘云正打算接着联诗,这时,黛玉指着池塘中的一片黑影,对湘云说:“你瞧瞧那河里,怎么好像有个人影在黑影里过去了,莫不是个鬼吧?”

湘云笑着回应:“哎呀,又见鬼啦。我可是不怕鬼的,看我去打它一下。”

说着,湘云弯腰捡起一块小石片,朝着池塘中扔去,只听“扑通”一声,水面泛起涟漪,一个大大的圆圈将月影荡散,随后又聚拢了几次。紧接着,只听见那黑影里“嘎”地叫了一声,一只白鹤突然飞了起来,径直朝着藕香榭的方向飞去了。

黛玉笑着说道:“原来是它,刚才突然没反应过来,倒把我吓了一跳。”

湘云也笑着说:“这只鹤可真有趣,倒是帮了我大忙。”于是,湘云接着联诗道: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大意为:窗前的灯中火焰渐渐黯淡下去。寒冷的水塘上空,一只鹤的影子悠悠掠过)

林黛玉听了史湘云的诗句,又是拍手叫好,又激动得直跺脚,说道:“太厉害了,这鹤简直是在帮她啊!这一句跟‘秋湍’相比,那完全是另一个境界,让我怎么对得上?‘影’字也就只能用‘魂’字来对上了。再说说‘寒塘渡鹤’,这写得多么自然流畅,多么贴合眼前之景,多么富有画面感!而且用词又新颖独特,我都想直接停笔不写了。”

湘云笑着说道:“你就再仔细想想,肯定能想出来的。要是实在想不出来,就先放着,等明天再接着联句也行。”

林黛玉只顾抬头望着天,根本不理会她。过了好一会儿,她突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你别在这儿说大话了,我也想出来了,你听听看。”接着,她对出了下句:冷月葬花魂。(大意为:清冷的月亮高悬天际,仿佛在埋葬着花的精魂)

湘云兴奋地拍着手称赞道:“这联对得实在太好了!除了这个,没有别的能与之相配。‘葬花魂’这三个字,真是绝了!”

说着,她又感慨地叹了口气,接着道:“这诗确实新奇别致,但就是情绪太过消沉低落一些。你现在还生着病,不该写这种过于凄凉、怪异的话语。”

黛玉听了,笑着回应道:“不写得这样出彩,怎么能够胜过你?不过下一句我还没想出来,因为我一直把精力都花在琢磨这一句上了。”

一句话还没说完,就瞧见栏杆外的山石后面转出一个人来,笑着说道:“好诗,好诗!就是这诗调子太悲凉了。别再接着往下联了,要是后面还是这样的风格,反倒把前面这两句的韵味给冲淡了,会让人觉得是在生硬堆砌、牵强附会。”

黛玉和湘云压根儿没想到会有人突然出现,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仔细一瞧,不是别人,正是妙玉。两人都十分惊讶,赶忙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妙玉笑着回答:“我听到大家都在赏月,又听到笛子吹得特别好听,心里痒痒,也出来欣赏欣赏这清朗的池水和皎洁的月色。走着走着就到了这儿,突然听到你们俩在联诗,觉得特别清雅脱俗,就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听了。只是刚才我听到这一首诗中,有几句虽然写得很不错,可就是太颓废、太凄惨了。这其实也和人的气运有关,所以我才出来制止你们。现在老太太早就散了场,估计园子里的人都睡熟了。你们俩的丫鬟还不知在哪里找你们呢。你们就不怕冷么?快跟我走,到我那儿去喝杯茶,照这样下去,恐怕天都要亮了。”

黛玉笑着说道:“谁能想到都到这个时辰了。”

于是,三人一同来到了栊翠庵中。

走进庵内,只见佛龛前的烛火还泛着青光,香炉里的香尚未燃尽。几个年长的嬷嬷都已经睡下了,只有一个小丫鬟在蒲团上低着头打盹。妙玉叫醒了小丫鬟,让她立刻去准备烹茶。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小丫鬟赶忙跑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紫鹃、翠缕和几个老嬷嬷来找她们姐妹两个。

众人进门后,见她们正在喝茶,便都笑着说道:“可把我们找惨了,整个园子都找遍了,连姨太太那里都去过了。后来,我们到山坡底下的小亭子里找,正好碰上值夜的人刚睡醒。我们问她们,她们说,刚才在庭外棚下看见两个人在说话,后来又多了一个人,还听到他们说都往庵里来了。我们就猜到是这里了。”

妙玉赶忙让小丫鬟带着林黛玉和史湘云到另一边去坐下休息喝茶来。随后,她自己取来笔、砚、纸、墨,让黛玉和湘云把刚才作的诗念着,自己则从头开始将诗誊写下来。

黛玉见妙玉今天兴致特别高,便笑着说道:“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开心过。要是没看到你这么高兴,我也不敢冒昧地请教,不知道我这诗还能不能得到你的指点?要是写得不好,就烧了它;要是还可以,就请你帮忙改改。”

妙玉笑着说道:“我也不敢随便评价赞赏。不过,这首诗现在已经有二十二韵了。我心里想着:你们俩的精彩诗句已经出来了,要是再继续写下去,恐怕后面会力不从心。我想接着写下去,又怕会玷污了这首好诗。”

黛玉之前从未见过妙玉作诗,现在见她这么高兴,连忙说:“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就算我们的诗写得不好,也能因为你续写的带得更好。”

妙玉说:“现在要收尾了,终究还是要回到诗的本意上来。如果只顾着抛弃真实的情感和事件,而去搜罗那些新奇古怪的内容,一来会失去我们闺阁女子的本色,二来也和题目没什么关系了。”

林黛玉和史湘云都点头说:“非常对。”

于是,妙玉提起笔,一气呵成地写完了续诗,然后递给她们俩说:“别笑话我。依我看,必须得这样写,才能让诗的意境翻转过来。虽然前面有些凄凉的句子,但也没什么大碍了。”

两人接过诗稿一看,只见妙玉续写的部分写道: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大意为:

香炉里,香篆的烟雾缓缓消散于金色的鼎炉之中;那盛着脂粉的玉盆,表面光滑如冰,细腻温润。

悠扬的箫声传来,宛如寡妇在深夜中悲泣,令人肝肠寸断;侍女轻手轻脚地替人将被子焐得温暖宜人。

空荡荡的帐幔上,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却无人共赏;闲置的屏风上,彩绘的鸳鸯成双成对。

夜露浓重,青苔更加湿滑难行;寒霜凛冽,竹子也显得生硬,难以触摸。

依旧沿着曲折的池沼漫步,又登上那寂静而辽阔的高原。

奇石林立,仿佛神鬼在激烈搏斗;怪木丛生,犹如虎狼蹲伏守候。

朝阳初升,透过石雕的赑屃(bi xi,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洒下斑驳光影;清晨的露水,在罘罳(fu si,古代建筑顶上的网状装饰)上凝结成珠。

树林间,千百只鸟儿振翅高飞,声音震彻山林;山谷中,一声猿啼回荡悠长。

对于熟悉的小路,又怎会忘记;对于知晓的清泉,又何须再去探寻源头。

栊翠寺里,钟声悠扬;稻香村中,鸡鸣阵阵。

心中有兴,何来悲伤可继;无愁无虑,意又怎会烦乱。

美好的情思只能自己排遣,高雅的情趣又能向谁诉说。

通宵达旦,也不觉疲倦;烹煮香茶,细细品味,更添几分雅致与深意。

后面写着标题:《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和湘云听了妙玉的诗作后,都赞不绝口,说道:“看来咱们真是舍近求远了。眼前就有一位诗仙,可咱们还天天在纸上谈兵。”

妙玉笑着说道:“等明天我再润色润色。现在看时间也不早了,估计天快亮了,你们还是先回去歇息吧。”

林黛玉和史湘云听后,便起身告辞,带着各自的丫鬟离开了。妙玉将她们送到门外,看着她们走远后,才关上门回到屋内。不在话下。

这里翠缕对湘云说:“大奶奶那边还有人等着咱们一起过去睡呢。现在还是去那边比较好。”

湘云笑着说:“你顺路跟她们说一声,让她们睡吧。我这一去,难免会惊扰到病人,不如去林姑娘那里待到半夜吧。”

说着,一行人来到了潇湘馆,这时已经有一半的人睡下了。湘云和翠缕进了屋,先卸妆、脱衣,洗漱完毕后,才上床准备休息。紫鹃放下轻薄的纱帐,端着灯掩门出去了。

谁料想,史湘云有个择席的毛病,哪怕已经躺在床上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林黛玉向来心血不足,常常饱受失眠之苦,这天又错过了平日里犯困的点儿,自然也是辗转难眠。两个人在枕头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林黛玉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怎么还没睡着?”

湘云笑着说道:“我有择席的毛病,而且刚才路上走了那么久也不困,现在只能先躺着歇会儿了。你怎么也睡不着?”

黛玉长叹一声,说道:“我睡不着,也不只是今天这样了,大概一年下来,总共也就只有十夜能睡得满足安稳。”

史湘云说道:“这是因为你有病的缘故,所以才睡不好。”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