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2 / 2)

还没等他说完,贾政气得大声命令:“把他叉出去!”

刚要被叉出去,贾政又叫道:“回来!”然后命令他再题一副对联:“如果不行,一起打嘴巴!”

宝玉只好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大意为:新涨的绿水增添了浣葛之处的韵味,美好的云朵香气缭绕,似乎在呵护着那些采摘芹菜的学子。这里,“浣葛”暗指女子洗衣的劳动场景,“采芹”则比喻学子们勤奋读书、求取功名的行为。

贾政听后,摇了摇头说:“这个更不行。”

说着,他领着众人走出房间,绕过山坡,穿行在花丛与柳树间,手抚着石头,挨着泉水,走过了荼蘼花架,又步入了木香棚,越过了牡丹亭,穿过了芍药圃,走进了蔷薇院,再从芭蕉坞出来,一路上曲折蜿蜒。突然间,他们听到潺潺的水声,只见水流从石洞中倾泻而出,洞顶藤萝倒挂,洞底落花随水漂浮。

众人都赞叹道:“好景,真是好景啊!”

贾政问:“各位觉得这里该叫什么名字?”

众人回答说:“不用再想了,‘武陵源’三个字最贴切。”

贾政笑着说:“这个名字太实在了,而且也太老套了。”

众人又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个字吧。”

宝玉说:“这个更露骨了。‘秦人旧舍’暗示避乱之意,怎么能用!不如叫‘蓼汀花溆’四个字。”

贾政听了,更是批评这是胡说。

就在即将进入港洞的时候,大家又议论起是否有船只可用。

贾珍说:“采莲船一共有四只,还有一只座船,只是现在还没造好。”

贾政笑道:“看来这次是无缘进去了。”

贾珍提议道:“我们可以从山上的盘道进去。”说完,他便在前面引路,众人抓着藤蔓,扶着树木,小心翼翼地穿了过去。

一路上,只见水面上漂落的花瓣越来越多,而池水却愈发清澈,波光粼粼,蜿蜒曲折。池塘边两行垂柳与桃树、杏树交织在一起,枝叶繁茂,遮天蔽日,真是一尘不染的仙境。忽然间,在桃红柳绿之中,露出一座装饰着红色栏杆的小桥,跨过这座桥,四通八达的小径便映入眼帘。再走不远,就看见一座清幽雅致的瓦房,墙体全部采用水磨砖砌成,屋顶覆盖着青瓦,墙面上还有精美的花纹。那大主山分出的支脉,都巧妙地穿过了园中的墙壁,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贾政说道:“这个地方的房子,实在乏味得很。”

说着,他迈步进入大门,忽然之间,一座高耸入云、玲珑奇巧的山石迎面矗立,四周环绕着各式各样的石块,竟然把里面的所有房屋都遮挡得严严实实,而且连一株花木也看不见。只见到许多奇异的草木:有的攀附着藤蔓,有的牵引着枝条,有的从山巅垂下,有的穿石缝而过,甚至有的低垂到屋檐,缠绕着柱子,萦绕着台阶,盘旋而上。这些草木有的如同翠绿的飘带随风摇曳,有的仿佛金色的绳索曲折盘绕,有的果实红得像丹砂,有的花朵黄如金桂,气味芬芳馥郁,远非普通花香所能比拟。

贾政不由得笑道:“有趣!只是我不太认识它们。”

旁边有人答道:“那是薜荔和藤萝。”

贾政说:“薛荔藤萝不会有这样奇特的香气。”

宝玉回答道:“确实不是。这里面虽然有藤萝薛荔,但散发香气的是杜若和蘅芜,那一种大概是茞兰,这一种大概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色的自然是紫芸,绿色的肯定是青芷。我想《离骚》、《文选》等书籍中提到的那些奇异花草,有的被称作藿纳、姜荨,有的被称作纶组、紫绛,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种类,又有叫做绿荑的,还有丹椒、蘼芜、风连等等。如今时代久远,人们可能已不认识它们,因此都是根据形状来命名,渐渐地名称叫错了也是有可能的。”

还没等他说完,贾政就呵斥道:“谁问你这些了!”吓得宝玉连忙后退,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贾政看到两旁都是环绕的走廊,便沿着走廊走了进去。他看见前方有五间清雅的房子,连着卷棚顶,四面都是走廊,绿色的窗户配着光亮的墙壁,比之前的几处更显清雅别致。

贾政感叹道:“在这轩中煮茶弹琴,也不必再点燃名贵的香了!这样的景致真是出乎意料,各位必定有佳作和新题来题写匾额,才不枉费这番美景。”

众人笑着说:“再也没有比‘兰风蕙露’更贴切的了。”

贾政说:“那就只好用这四个字了。那对联怎么样?”

其中一人说道:“我倒是想了一副对联,大家一起来斟酌修改吧。”接着念了出来: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大意为:斜阳映照下的庭院里,麝兰的香气浓郁而芬芳;明月照耀的河洲上,杜若的香气随风飘散。

大家说:“好是好,只是‘斜阳’这两个字不太合适。”

那个人回应道:“古人有诗写道‘蘼芜满院对着落日余晖哭泣’。”

大家听后纷纷表示:“太消沉了,太消沉了!”

这时,另一个人开口说:“我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请各位品鉴品鉴。”

接着,他便念了出来。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大意为:三条小路上,香风轻轻吹拂着玉蕙,一轮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照耀着金兰。

贾政捻着胡须,声音低沉,打算也题写一副对联。忽然抬头看见宝玉在一旁不敢吭声,便呵斥道:“该你说话的时候怎么又不说了?难道还要别人请你开口吗!”

宝玉听后,回答道:“这里并没有什么‘兰花麝香’、‘明月’、‘水中的小块陆地’之类的景致,如果非要按照这些具体的景物来题写,就是写上二百副对联也写不完。”

贾政说:“谁强迫你一定要用这些字词了?”

宝玉说:“既然这样,那匾额上不如就写‘蘅芷清芬’四个字。对联则是: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

大意为:少女吟咏诗歌的才华就像鲜艳的豆蔻花一样出众;而当她睡足醒来之时,就连梦中的香气也如同酴醾花一般芬芳。这里,“荳蔻”即豆蔻,常用来比喻少女, “酴醾”则是一种花香浓郁的花卉,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梦境或幸福的生活。

贾政笑着说道:“这是模仿自‘书成蕉叶文犹绿’这一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客人们回应道:“就像李白写‘凤凰台’时,完全借鉴了‘黄鹤楼’的意境,只要模仿得巧妙就是好的。如今细细品味,刚才这一联,比起‘书成蕉叶’来,更显得文雅灵动。看起来,‘书成蕉叶’那句反而是受这一联启发而作的。”

贾政听后,笑着反驳道:“哪里会有这样的事!”

说完,大家便走了出来。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座高耸的楼阁,楼层叠起,四周环绕着精美的宫殿,长长的空中走廊曲折回环;青松轻拂着屋檐,白玉栏杆环绕着台阶,兽形的装饰金光闪闪,螭头彩绘熠熠生辉。

贾政说:“这就是正殿了,只是太过富丽堂皇了些。”

众人都回应道:“就该这样啊。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厌恶繁复喜欢朴素,但今天她的地位尊贵,礼仪上应该如此,并不算过分。”

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前行,只见正面矗立着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雕刻着蟠龙螭纹,精巧绝伦。贾政问:“这里该题写什么文字?”

众人回答说:“必定是‘蓬莱仙境’最为贴切。”

贾政却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宝玉看到这个地方,心里忽然有所触动,开始沉思起来,感觉像是以前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具体的时间和情景了。

贾政又叫他题写匾额,宝玉却只顾着回想眼前的景象,完全没有心思去题写。众人不明白他的心思,只以为他是受了半天的折磨,精神疲惫,才思枯竭了;要是再考他、逼他,急了他或许会闹出什么事来,反而不方便。于是连忙都劝贾政说:“算了,算了,明天再题吧。”

贾政心里也担心贾母会不放心,于是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小子,竟然也有不能的时候。好吧,限你一天时间,明天要是再写不出来,我绝不饶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处,你得好好写!”

说着,他便领着众人继续前行,再次环顾四周,才发现从进门到现在,其实只游览了大约五六成的景致。这时,恰好有人来回话,说是雨村那边派人来传达消息。

贾政笑道:“这几个地方恐怕是来不及游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从那边出去时,即便不能细细观赏,也能大致浏览一番。”

说着,他便引导客人前行,来到一座大桥前,只见河水如同晶莹的帘幕一般奔涌而入。原来,这座桥是连接外河的水闸,专门引导泉水进入园中的。

贾政于是问道:“这座水闸叫什么名字?”

宝玉回答说:“这是沁芳泉的正源,就叫它‘沁芳闸’吧。”

贾政听了,笑道:“胡说!偏偏不要用‘沁芳’这两个字。”

沿途行走,他们经过了或简洁清幽的厅堂,或简陋的茅草屋;有的地方用石头堆砌成墙,有的地方则以编织的花朵装饰窗户;时而山脚下隐藏着宁静的尼姑庵,时而树林中掩映着女道士的炼丹房;时而遇见曲折的长廊和幽深的洞府,时而则是方正的楼阁与圆形的亭子,但贾政都没有进去探访。

贾政因为走了半日,腿都酸了,还没机会休息。突然间,前方又显现出一座院落,贾政笑着说:“到这里可得进去歇歇腿了。”

说着,他便带着一行人绕过盛开的碧桃花,穿过由竹篱和花障编织成的月形门洞。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处被白粉墙环绕、绿柳低垂的院落。

贾政与众人步入院内,一进门,两边便是相连的游廊。院中点缀着几块山石,一侧种植着几丛芭蕉,另一侧则是一株西府海棠,它的形态宛如一把撑开的伞,翠绿的枝条轻柔地垂下,花朵绽放出鲜艳的红色。

众人赞叹道:“好美的花!虽然见过不少海棠,但从未见过如此绝妙的。”

贾政解释说:“这叫‘女儿棠’,是从外国引进的品种。有个传说,说它来自‘女儿国’,那里这种海棠最为繁盛,不过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说法罢了。”

众人笑道:“虽然荒诞,但这个名字为何流传这么久?”

宝玉道:“大概是因为那些文人墨客,觉得此花红晕似施了胭脂,娇弱得像有病的美人,非常符合闺阁女子的风度,所以才以‘女儿’命名。想来是被世间一些俗人听了去,便以野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以讹传讹,大家都信以为真了。”

众人都点头称赞宝玉说得妙。

一边交谈,一边众人都走到廊外抱厦(注:抱厦通常指在主建筑的前部或两侧附加的突出部分,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或是一个有顶的平台)下预先安置好的榻上坐下。

贾政于是问道:“你们能想出什么新颖的字眼来题写这个地方吗?”

一位客人说:“‘蕉鹤’二字最为绝妙。”

另一位又说:“‘崇光泛彩’才更好。”

贾政和众人都赞同道:“好一个‘崇光泛彩’!”

宝玉也说:“妙极了!”接着又感叹:“只是有些可惜了。”

众人问:“可惜在哪里?”

宝玉回答:“这里既有芭蕉又有海棠两种植物,其中隐含了‘红’和‘绿’两个字。如果只提芭蕉,那么海棠就没有着落;反之,如果只提海棠,芭蕉也无从说起。所以说,有蕉无棠不行,有棠无蕉更不行。”

贾政问:“依你看该怎么办?”

宝玉说:“依我看,题‘红香绿玉’四个字,才能两全其美。”

贾政却摇头说:“不好,不好!”

说着,便领人走进屋内。只见这几间房间布置得与众不同,空间布局巧妙,几乎难以分辨出各个区域。

原来,四面墙壁都镶嵌着镂空的精美木板,图案各异,有的是“流云百蝠”,有的是“岁寒三友”,有的是山水人物,有的是翎毛花卉,还有集锦、博古、卍福卍寿等多种样式,这些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雕镂作品,色彩斑斓,镶嵌着金银和宝石。每一扇隔断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用来存放书籍,有的放置香炉,有的安置笔墨纸砚,还有的专门用来摆放花瓶和盆景。这些隔断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天圆地方,有的是葵花蕉叶形,还有的是连环半璧状。整个房间装饰得繁花似锦,精巧剔透。

忽然间看到五色纱帐轻轻遮掩,原来那是一扇扇小窗;转眼间,彩绸轻覆,又成了一道道幽静的门户。而且,满墙满壁都是根据古董玩器的形状抠出的槽子,像琴、剑、悬挂的瓶子、桌屏等物品,虽然挂在墙上,但却与墙面平齐。

众人纷纷赞叹:“真是精巧绝伦的想法!怎么想出来的!”

原来,贾政等人走了进来,还没深入两层,就已经辨不清原来的路了。

往左看似乎有门可以通行,往右瞧又有窗户暂时隔开,可等走到跟前,又被一排书架挡住了去路。回头想另寻他路,又见窗纱透亮,似乎有门径可行;但走到门前,却猛然发现迎面也走进来一群人,模样竟与自己一行人一般无二,原来是一面大玻璃镜映照出来的影像。绕过镜子,发现门道更多了。

贾珍笑着说:“老爷,您随我来。从这扇门出去,就是后院;再从后院出去,反而比原先的路近了。”

说着,他们又转过了两层装饰着纱橱和华丽隔断的地方,果然找到了一扇门出去,院子里爬满了蔷薇和宝相花。绕过花丛屏障,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挡住了去路。

大家都惊讶地问:“这股水是从哪里来的?”

贾珍远远地指着说:“水是从那边的水闸开始流,经过一个洞口,从东北面的山坳里被引到村庄里,又开了一条岔口流向西南,最后都汇聚到这里,再次合流,从墙下流出去。”

大家听了,都赞叹道:“真是神奇巧妙极了!”

这时,忽然看见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众人都说:“这下迷路了。”

贾珍笑着回答:“跟我来。”

依旧在前面引路,众人跟着他,沿着山脚忽然一转,眼前竟出现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路,一扇气势恢宏的大门赫然眼前。

大家都赞叹道:“有趣,有趣,真是构思精巧,无与伦比!”于是,大家便从这里走了出去。

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里面,加上没见到父亲贾政有特别的吩咐,只好跟随着来到书房。

这时,贾政突然想起了宝玉,便厉声道:“你还不快去?难道还没逛够吗!也不想想,你已经在外头闲逛了大半天,老太太肯定担心着你。赶紧回去,平时疼你也算是白疼了!”宝玉听后,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