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斋心星钥(2 / 2)

申请流程需要时间审批。利用这段空隙,沈墨再次沉浸到对董晚秋手札和所有已知线索的深度挖掘中。他反复推敲那被撕去的一页可能的内容,结合位育斋的星图标记和“午正三刻”的提示,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出董贯山隐藏“真正核心”的逻辑。

“星图密钥”……如果位育斋的机关需要光影触发,那么这“密钥”是否就隐藏在特定时间、特定角度的光影形成的图案之中?这图案,或许需要与“星髓”或“窥月镜片”结合,才能解读?

而“血脉共鸣”……这依然是最大的障碍。董晚秋生死不明,血脉是否延续未知。如果“真正核心”的开启真的需要董家血脉,那他所有的努力,是否终将徒劳?

他再次拿起那枚“星髓”,感受着其中那丝与星空隐隐相连的脉动。师父周鼎渊的笔记中,除了提到“缚灵”之弊,也曾隐晦地提及,某些强大的、蕴含特殊能量的器物,其“认同”并非绝对依赖于血脉,有时极高的精神契合度、纯净的意念,或者某种特殊的“缘法”,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模拟那种“共鸣”。

这或许是一线希望。

几天后,调阅申请获批。在一个云层较厚、光线柔和的下午——这种天气有利于在库房内稳定观察器物,而不会受到强烈自然光的干扰——沈墨来到了“慎修思永”区域。

这是一处位于故宫偏僻角落的院落,青砖灰瓦,古树参天,气氛宁静甚至有些肃穆。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他穿过几重门户,进入了一间充满樟木和旧纸气息的库房。库房内是一排排高大的金属密集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贴着标签的匣子、盒子。

根据目录,他找到了那几个从寿安宫旧藏移来的漆器盒。它们被分别放置在铺着无酸纸的托盘里,大小、款式与之前那个妆奁类似,都是黑漆戗金花卉纹,但细看之下,纹饰各有不同。

沈墨戴上手套,首先进行常规的观察和记录。他仔细检查每一个盒子的盖顶、四周,寻找任何可能与星图相关的隐藏纹饰。前几个盒子并无特殊发现,纹饰都是常见的牡丹、莲花、兰草等。

当他拿起最后一个、看起来保存状况最差、漆面剥落较为严重的捧盒时,他的指尖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熟悉的悸动。不是来自“星髓”的共鸣,而是一种……更为隐晦的、带着悲伤与守护意味的情绪残留,与董晚秋手札上的气息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淡薄。

他心中一动,仔细审视这个盒子。盖顶的戗金花纹是缠枝莲纹,并无星图标记。盒身四周的纹饰也看似平常。但他没有放弃,轻轻打开盒盖。内部是普通的朱红漆里,空空如也。

他想了想,模仿之前开启妆奁暗格的方法,尝试用手指轻轻叩击盒身不同部位,倾听声音的差异。当叩击到底部某一区域时,声音略显空闷!

有夹层!

他强压住激动,仔细观察底部。这个盒子的底部没有之前那个妆奁那样精巧的机关缝隙,看起来浑然一体。但他注意到,底部边缘有一圈极细的、颜色略深于周围漆面的线条,仿佛是一层后来覆盖上去的、极其薄弱的封边。

他用微型手术刀,小心翼翼地沿着那条细线边缘探入。封边材质似乎是一种特殊的胶合剂,历经百年已然老化发脆。他稍微用力,便听到一声轻微的“噗”声,封边应声裂开一道小口。

他改用更细的探针,缓缓将封边剥离。随着封边取下,露出了底部原本的木质。而在木质底板上,他看到了——不是暗格,而是用极细的针刻上去的、密密麻麻的几行字!

字迹与董晚秋手札上的如出一辙,但更加微小、急促!

他立刻用便携式高清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文字是汉字,内容让他呼吸几乎停止:

「彼之索影,非为镜,实为‘槎’。父云:‘星槎’乃天工根本,载道之舟,录寰宇之秘于‘璇玑玉衡’之中。镜为其眼,影为其迹,星为其图,血脉为其楫。然‘槎’之核心,非金非石,乃‘意’也。肃顺所求,不过皮毛,未得真髓。真髓在……」

字迹到这里,再次中断!底板上有一片明显的灼烧痕迹,将后续的文字彻底毁去!

信息量巨大,且令人震撼!

“索影者”真正寻找的,不是“影镜”,而是“星槎”!是那个承载着“天工坊”最高秘密的、记录宇宙奥秘的“舟筏”!而“星槎”的核心,被记录在“璇玑玉衡”之中?

“璇玑玉衡”——这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用来代指北斗七星。难道“星槎”的核心秘密,就隐藏在北斗七星相关的星图或仪器之中?这与钦安殿的北斗七星阵、位育斋的星图标记,完美地契合起来!

而最关键的,“槎”的核心,非金非石,乃“意”也!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意念?是传承的智慧?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师父会说,精神契合度可能替代血脉共鸣!

那么,被灼烧毁去的后半句,“真髓在……”后面,会是哪里?位育斋吗?还是另一个未知的地点?

沈墨感到自己正在一步步接近那个巨大的、笼罩在历史迷雾中的核心。但每接近一步,前方的岔路与阻碍就越多。

他仔细地将底板上的刻字和灼烧痕迹拍照存档,然后将封边小心地暂时复原,确保不破坏文物本体。做完这一切,他办理好手续,离开了“慎修思永”。

回到斫韵堂,已是傍晚。夕阳给故宫镀上了一层凄艳的金红色。

沈墨整理着今天的发现,心中思绪万千。“璇玑玉衡”、“星槎真髓”、“意为核心”……这些概念不断在他脑中盘旋。

他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重重殿宇,落在了御花园的西北角。

位育斋,那个看似平静的斋堂,此刻在他眼中,已然成为了所有线索交织的焦点,一个可能隐藏着“天工坊”最终秘密、也潜伏着未知危险的漩涡中心。

他必须去,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仅要带着“星髓”和“窥月镜片”,更要带着一颗足够沉静、足够坚定、能够与那“非金非石”之核心产生共鸣的……“意”。

夜风渐起,拂过故宫古老的飞檐。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