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栓被拉开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门开了一道缝,李莲花的脸从缝里露出来。他的头发随意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身上穿着靛青色长衫,袖口还沾着些许泥土。
看上去跟意气风发,红衣潇洒的李相夷,一点相同的都没,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只是多了几分看透世事的淡漠。
“姑娘,你找谁?”他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沙哑,像是许久没说过话,目光落在湄若身上,没有探究,只有平静,仿佛只是在问一个寻常的过路人。
湄若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忍不住心酸——曾经那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李相夷,如今竟成了这般模样。
她定了定神,将心里的情绪压下去,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又郑重:“在下湄若,来找一位名叫李相夷的故人。听闻他曾在这东海附近停留,不知可否见过?”
湄若在说寻找李相夷的时候,就这么看着他的反应。
她刻意没直接说“我找你”,怕太过突兀,反而引起他的抵触。
可话刚说完,就看到李莲花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握着门框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只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李相夷?”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语气里听不出情绪,“没听过。姑娘怕是找错地方了,这海边只有我一个人住,从没见过什么李相夷。”
说完,他就准备关门,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湄若赶紧上前一步,挡住门,从怀里掏出漆木山写的信,递到他面前
“先别急着关门,我这里有一封漆木山前辈写的信,或许你看了,就知道我找的是谁了。”
提到“漆木山”三个字时,李莲花关门的动作明显顿住了。
他的目光落在那封信上,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他瞳孔微微收缩,手指无意识地蜷了蜷——那是师傅的字,他绝不会认错。
他抬眼看向面前的湄若,她的长相初见不觉她惊艳,眉如远山、眼似新月,肤色温润。
这样一个姑娘说带来他师傅的信,还是江湖传言师傅死亡的情况下,这让李莲花不由警惕了几分。
字迹的确是师傅的,却也不排除模仿,他有些不能确定。
海风又吹了过来,带着海浪的声音,小院里的秋海棠叶片轻轻晃动。
李莲花盯着那封信看了许久,终于还缓缓伸出手,接过了信,指尖触到信纸时,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果真的是师傅的,那师傅是不是没死,江湖传言是不是也不可信呢?
李莲花真的希望信是真的